美國聯準會(FED)於6月2日宣布,開始逐步賣出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買進的公司債及ETF,2020年5月中旬美國聯準會破天荒的買進公司債,其目的在避免企業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無法取得資金,現在美國聯準會決定要賣出當初購買的公司債及相關的ETF,代表什麼訊息?
在美國聯準會宣布啟動出售公司債計畫後,我們可以看到美元指數有轉強的現象,並且台灣時間6月4日凌晨收盤的美國四大指數也全面下跌,當下美國的經濟數據其實相對的好,例如ADP 小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美國民營機構 5 月新增就業 97.8 萬人,遠超市場預期,且創2020年 6 月以來新高。另外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跌破 40 萬人,續刷疫情爆發以來新低。。
站在數據分析的角度思考,我們無法將單一天的美元指數上漲、美股四大指數下跌,通通歸咎給美國聯準會啟動出售公司債計畫,並且本周五(6月4日)美國又將公告非農就業數據,因此現在的美元指數及美股四大指數變化,我建議先平淡視之不要過度解讀。
讓我們從「本質」,美國聯準會出售公司債的影響!
當初美國聯準會啟動購買公司債的目的是為了維持企業資金活水,讓美國企業不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無法取得經營的資金,但這個救急政策已經在2020年底,因當時財長梅努欽要求聯準會,結束大部分緊急放款計畫並歸還未動用資金給財政部時結束。
因此站在維持企業資金活水的企圖,在2020年底時就已經終結了,而當時的現象就像是泡澡時將水龍頭關掉一樣,水不會變少但也無法再增加。所以雖然當時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嚴重,但企業卻沒有因為FED停止購買公司債而出現危機,甚至美股四大指數在2021年都突破了2020年的高點。
但現在美國聯準會決定售出公司債,這代表不只水龍頭關水還要開孔放水,就結果而言水缸中的水勢必會流乾!
站在企業的角度而言,其實企業並不關心誰持有「已經」發行的公司債,因為發行後不管誰持有公司債,企業都必須履行到期還款及定期付息的動作。請注意除了這兩個動作以外,因為公司需要的資金已經在發行的當下取得,因此往後公司債價格就算貼到地板上,對企業也沒有影響。
不過因為債券都有到齊可拿回全部本金的特性,因此很難價格會貼到地板上,除非公司已經要倒了!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美國聯準會就算真的從夏季開始出售公司債,並且在2021年底前售完,對企業本身的影響不大。
但對投資市場而言呢?
就美國聯準會出售公司債的交易行為觀察,出售公司債過程等於是市場的投資人拿錢跟美國聯準會買公司債,或許你會覺得「拿錢買東西」不是一個很正常的行為嗎?
但關鍵是你交易的對象,本來是釋放資金到市場的美國聯準會!
這就像你到公司上班領薪水,結果每個月五號公司就會拿出一堆滯銷的產品,對你說「你對公司的忠誠度有多少,就買多少吧!」,請問這樣的情況下你會覺得自己被變相減薪嗎?可自由運用的資金也無形減少了!
而美國聯準會售出公司債的動作,雖然沒有公司向員工兜售滯銷產品這樣惡劣,但實際的結果一樣會造成流入市場的資金又回到發鈔的單位,進而導致市場的資金活水減少,最終就像被挖洞放水的水缸一樣。
或許也因為如此,美國聯準會特別強調目前去年底之前購買的公司債及ETF規模,只有137億美元其中包括52.1億美元的公司債!並且出售公司債與目前的貨幣政策無關,相信也是避免投資市場出現過度恐慌的情緒。
另外美國聯準會依舊維持每個月買進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雖然購債範圍視8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及400億美元的房貸擔保證券(MBS),但就市場資金池的角度思考,售出137億美元並且拉長時間到年底與買入每月1200億美元相比,其實對市場整體資金影響真的微乎極微。
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市場的波動呢?
首先美國聯準會宣布售出公司債的計畫,勢必會被擴大解讀成減債計畫的試金石,但說實話目前除了聯準會有投票權的官員外,誰也無法確定到底什麼時候聯準會將開始將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限縮,因此做為名嘴這是一個可以聊很久的話題,甚至發生的當下可以告訴你.....我早在5月就告訴你了!
但就交易而言,我們無法利用「想像」作為進出場的判斷,因此冷靜的思考我們可以得到幾個結論
- 美國聯準會出售公司債的計畫,對「未來」市場資金池的影響其實非常小。
- 美國聯準會多位官員的確有表示已經討論過減債的話題,但目前也一直強調最終行動會根據實際的經濟數據判斷
- 根據過往美國聯準會的行為,重大政策很有機會在8月的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宣布,今年確定該場重要會將如期舉辦,因此8月26日到8月28日期間將可留意美國聯準會的相關公開談話內容。
所以目前美國聯準會出售公司債的計畫,其實只是一件小事!但更讓大家擔心的是背後是否引爆減債計畫啟動。所以短期美國股市可能會有較大的修正行情!
不過拉長時間觀察,美國經濟正處於新冠疫情解封的轉淚點,我不認為美國聯準會在這時候會拿油救火,澆熄市場復甦的信心,雖然我這樣的認為跟名嘴一樣是個人觀感,但就交易而言本來就應該靠數字評估而非塔羅牌與個人感受判斷,不是嗎?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自己嚇自己,在聯準會沒有真正釋出要減債之前,我們還是應該根據經濟數據為基準判斷偏多或偏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