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分享]追風箏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是美國2007的年度大片,改編自卡勒得·胡賽尼(Kahled Hosseini) 發表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這是第一部以英文書寫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也是為數不多,為阿富汗人發聲的暢銷書,因為這部小說,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阿富汗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種族議題,以及個人在大環境下所遭受的不同命運。原著是以阿米爾為主人公,以第一人稱敘事,自傳色彩濃厚。

1973年,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發動政變(註一),推翻君主,建立了共和國。劇中的主人翁阿米爾(Amir) 成長於七零年代的阿富汗首都卡布爾(Kabul)的中產之家,父親是地毯商人,小伙伴哈桑(Hassan)是他的僕人,就像爸爸有阿里(Ali) 侍侯一樣,而阿里是哈桑的爸爸,他們兩對父子,互為主僕一起生活著。阿米爾的媽媽在生他時,難產而死,哈桑的媽媽據說是出走了,兩個孩子是同一個奶媽帶大的。阿米爾會說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則是「阿米爾」。還有一位父輩人物,叫拉辛汗(Rahim Khan) 的,他是爸爸的摯友,也是生意上的伙伴。相對於爸爸,拉辛汗似乎更寬容些,他看出了阿米爾的寫作天賦。

阿米爾和哈桑雖說是一起長大,然而他們互為主僕關係,已經註定二人不同的命運,兩人個性也不同,阿米爾是敏感的文藝青年,好強卻又怯懦退縮,哈桑則豪爽直牛,鞍前馬後地一心一意對待阿米爾。阿米爾是普什圖人(註二),每日必要上學,哈桑沒有上學,因為他是哈札拉人(註三),每次阿米爾放學時,哈桑會在路上等他,聽他說學校的事。每年冬雪溶化之後風箏大賽,是孩子們期待的年度盛事,兄弟倆一個鬥風箏,一個追風箏,二人合作無間,堪稱完美搭檔。

一次無意中,阿米爾聽到爸爸與拉辛汗的對話,在爸爸的眼裏,阿米爾是懦弱而缺乏勇氣的,不夠誠實,也不夠堅強,爸爸注意到經常是哈桑在為阿米爾跟人衝突,孩子的世界難免簡單粗暴,有一次哈桑為了阿米爾跟人打架受了傷,當爸爸問到哈桑怎麼了時,阿米爾説是哈桑自己跌倒受傷的。還有一次,哈桑為了幫他撿風箏,遭到惡少阿塞夫(Assef) 的凌虐,他躲在暗處,看到發生的一切,並末挺身拯救哈桑,而是默默地走了,裝作若無其事。

阿米爾朦朦朧朧地覺得父親好像對哈桑比對自己好,喜歡哈桑勝於喜歡自己,小小年紀不自覺地産生妒意,阿米爾竟然精心設計了一件莫須有的偷竊事件,他把生日得到的現金和手錶,趁著哈桑父子不在時,放入他們的房間裏,謊稱失竊,因為爸爸告訴他,人最大的罪惡是偷竊(註四)。失竊事件最終導致阿里父子離開了他們,且去意堅決,無可挽回。令阿米爾吃驚的是爸爸竟然難過得流下眼淚。

1978年,再度爆發政變與軍閥內戰,次年引發蘇聯出兵阿富汗(註五),爸爸放棄了奮鬥經營大半生的事業,在蘇聯佔領阿富汗之前,帶著阿米爾逃離家園,他們和其他很多人藏匿在油罐車中,一路顛波,九死一生,抵達巴基斯坦的白瓦城(Peshawar),再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獲得移民美國的簽證。而哈桑和阿里則留在阿富汗。

到了美國之後,阿米爾學習美語,適應的很好,而爸爸卻顯得抑鬱寡歡,在美國,爸爸沒有了地毯生意,靠打工,賺取微薄的工資生活。後來他們在周末的聖荷西跳蚤市場做點小生意,而這也是他們重要的社交活動,吃著阿富汗煎餅(potato bolani ),和其他跟他們同樣背景的阿富汗人,談論家鄕的往事與時事,阿米爾也是在那邊遇到了也是阿富汗移民的女孩,成為後來的妻子,日子過得平靜而且安逸。

1996年,塔利班掌權之後以嚴厲的依斯蘭教義統治阿富汗,2001年,塔利班進行更大規模迫害哈扎拉人,他們强占了阿米爾家的房子,此時阿米爾在美國長大成為一名作家,而父親已經過世。一天,他接到老朋友拉辛汗的來電,告知家鄉的狀況,請他回來看看,成年之後的阿米爾回到家鄉,當年父親建立的家園被塔利班佔據,阿里多年前因誤踏地雷被炸死(典型的阿富汗式的死亡),哈桑與法札娜(Farzana)結婚,有了小孩索拉博(Sohrab,1990年 冬出生),哈桑和法札娜為了要保護阿米爾爸爸的宅院免遭破壞,雙雙被殺,而殺他們的理由是他們沒有資格在大房子裏,因為他們是哈扎拉人。他們的孩子成了孤兒,受到塔利班人的蹂躪。拉辛汗懇求阿米爾去救出索拉博,並告知他麈封多年的密袐,原來爸爸也是哈桑的親生父親,哈桑和他原來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此時的阿米爾真是難過得説不出話來。

冒著生命危險,阿米爾進入阿富汗尋找索拉博,十歲的孩子在孤兒院中遭到非人的待遇,冤家路窄,帶頭凌虐的人正是當年霸凌哈桑的阿塞夫。種族間的傲慢與偏見所造成鄙視,從一代人糾結到下一代人。後來經過重重的困難,阿米爾終得成功救出索拉博,將他帶到新大陸開展新生活。

這部電影觸及討論的議題很多,包括友誼,背叛,欺騙(偷竊的一種),種族階級意識,鬥風箏風俗,移民海外,阿富汗近代歷史…等等,其中一再出現的主弦律是,哈桑一家對阿米爾一家展現的忠誠與善良,必要時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然而哈桑一家做為哈札拉人,永遠改變不了其他族群對他們的傲慢與偏見…。

~~~~~~~~~~~~~~~~~~~~~~~~~~~~~~~~~~~~~註一:1973年至1978年間,為穆罕默德·達烏德汗領導時期,創建人穆罕默德·達烏德汗原是王室成員,趁著表兄原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出國看病之時,發動政變,成立了阿富汗共和國,自己擔任第一任元首,對外政策一貫親蘇聯。

註二:普什圖人(Pashtun),是一般認知的阿富汗人,最阿富汗境內最大的族群,屬於高加索民族,信奉遜尼派回教。

註三:哈札拉人 (Hazara),阿富汗第三大族群,蒙古族的後裔,具有蒙古人模樣,信奉什葉派回教。

註四:有一次父子二人討論回教徒飲酒的情況,爸爸對阿米爾説出他的「偷竊理論」,世上唯一不可饒恕的罪是偷竊,任何罪行都是偷竊的一種,譬如說,殺人者,是偷走了被殺者生命,偷走了他妻子的丈夫,偷走了他子女的父親。説謊者,是偷走他人知的權利。作弊者,是偷走他人公平競爭的機會…等等。言下之意,(回教徒)飲酒小事一樁,算不上什麼罪過。

註五: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了革命成功奪取政權。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接替達烏德成為阿富汗總統阿富汗國家元首並改國號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史稱四月革命,1979年9月,同為人民派領導人的哈菲佐拉·阿明與塔拉基發生火並,並將其殺死。阿明上台後,與蘇聯關係惡化。同年12月,蘇聯突然派遣軍隊進入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權,並將其處死,扶植旗幟派領導人卡爾邁勒上台。這一事件成為蘇聯-阿富汗戰爭的開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雲媒體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經典是經過時間的淘煉留下的東西,如果你沒有時間看所有的東西,你可以跟我一起看經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記得阿米爾那偉大的商人父親曾說過:「最嚴重的罪過只有一種,就是偷竊,偷竊是一切罪過的根本。如果你撒謊,就是偷走其他人知道真相的權利。如果你欺騙,就是偷走擁有公義的權利。
Thumbnail
記得阿米爾那偉大的商人父親曾說過:「最嚴重的罪過只有一種,就是偷竊,偷竊是一切罪過的根本。如果你撒謊,就是偷走其他人知道真相的權利。如果你欺騙,就是偷走擁有公義的權利。
Thumbnail
戰爭和種族讓許多平民百姓家破人亡,但也培養出惡劣至極的富有惡人。有些人天性善良、溫柔,在看不見的地方默默耕耘,只為了讓世界的一處角落得以滋潤;有些人則是懦弱、躊躇不前,優柔寡斷使他錯過人生重大的際遇和一切。讓我們利用「風箏」回顧那些杯盤狼藉卻充滿勇氣的過往。
Thumbnail
戰爭和種族讓許多平民百姓家破人亡,但也培養出惡劣至極的富有惡人。有些人天性善良、溫柔,在看不見的地方默默耕耘,只為了讓世界的一處角落得以滋潤;有些人則是懦弱、躊躇不前,優柔寡斷使他錯過人生重大的際遇和一切。讓我們利用「風箏」回顧那些杯盤狼藉卻充滿勇氣的過往。
Thumbnail
這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每看一次哭一次。改編成電影視覺化後,雖然少了一些角色的心理描繪與塑造,卻多了清澈的笑聲、熱鬧的市集和悠揚的風箏,以及塵土、槍響和血跡。 
Thumbnail
這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每看一次哭一次。改編成電影視覺化後,雖然少了一些角色的心理描繪與塑造,卻多了清澈的笑聲、熱鬧的市集和悠揚的風箏,以及塵土、槍響和血跡。 
Thumbnail
《阿米爾》 故事的主人翁,在巷子裡目睹自己的摯友─哈山被虐待強暴卻逃走。 其實看到那個章節,身為讀者的我也很想衝進書的世界裡好好教訓那混帳。 但,轉念一想,如果我是阿米爾呢? 那時一定會很希望自己有超能力,可以瞬間讓情勢轉換,救了哈山,讓阿塞夫真的成為"一支耳朵的阿塞夫"。 那是本能。 《哈山》
Thumbnail
《阿米爾》 故事的主人翁,在巷子裡目睹自己的摯友─哈山被虐待強暴卻逃走。 其實看到那個章節,身為讀者的我也很想衝進書的世界裡好好教訓那混帳。 但,轉念一想,如果我是阿米爾呢? 那時一定會很希望自己有超能力,可以瞬間讓情勢轉換,救了哈山,讓阿塞夫真的成為"一支耳朵的阿塞夫"。 那是本能。 《哈山》
Thumbnail
「為你,千千萬萬遍。」 內容是以回憶的方式敘述,很多事情,也許真的只有在你去回憶它的時候,一切才會豁然開朗。在前幾章,阿米爾(第一人稱)從一段話,描述他和哈山,以及他和他父親的關係。同一個屋簷下,幼小的阿米爾所講的第一字,是「爸爸」,然而,哈山所講的,卻是「阿米爾」。 事情是這樣的。
Thumbnail
「為你,千千萬萬遍。」 內容是以回憶的方式敘述,很多事情,也許真的只有在你去回憶它的時候,一切才會豁然開朗。在前幾章,阿米爾(第一人稱)從一段話,描述他和哈山,以及他和他父親的關係。同一個屋簷下,幼小的阿米爾所講的第一字,是「爸爸」,然而,哈山所講的,卻是「阿米爾」。 事情是這樣的。
Thumbnail
我躺在胡賽尼的文字裡,享受憂鬱、享受痛苦,要是還沒讀完,我想,大概,沒人能笑著逃出胡賽尼筆下的阿富汗。「為你,千千萬萬遍。」
Thumbnail
我躺在胡賽尼的文字裡,享受憂鬱、享受痛苦,要是還沒讀完,我想,大概,沒人能笑著逃出胡賽尼筆下的阿富汗。「為你,千千萬萬遍。」
Thumbnail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是美國2007的年度大片,改編自卡勒得·胡賽尼(Kahled Hosseini) 發表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這是第一部以英文書寫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也是為數不多,為阿富汗人發聲的暢銷書,因為這部小說,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阿富汗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種族議題。
Thumbnail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是美國2007的年度大片,改編自卡勒得·胡賽尼(Kahled Hosseini) 發表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這是第一部以英文書寫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也是為數不多,為阿富汗人發聲的暢銷書,因為這部小說,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阿富汗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種族議題。
Thumbnail
相對於男性,女性在社會往往是弱勢,那麼當女性處在情勢更嚴峻的戰地裡又會是如何呢?《追風箏的孩子》作者胡賽尼,這次同樣將故事設定在自己的家鄉阿富汗,主角卻換成了兩位背景截然不同,卻因緣際會承受同樣苦難的女性。不只談論了女性在保守派伊斯蘭社會中的困境,也讓讀者更了解阿富汗飽受戰火荼毒的近代歷史。
Thumbnail
相對於男性,女性在社會往往是弱勢,那麼當女性處在情勢更嚴峻的戰地裡又會是如何呢?《追風箏的孩子》作者胡賽尼,這次同樣將故事設定在自己的家鄉阿富汗,主角卻換成了兩位背景截然不同,卻因緣際會承受同樣苦難的女性。不只談論了女性在保守派伊斯蘭社會中的困境,也讓讀者更了解阿富汗飽受戰火荼毒的近代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