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孩子

含有「追風箏的孩子」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卡勒德·胡賽尼的處女作《追風箏的孩子》自 2003 年出版以來,迅速獲得全球矚目。這本小說不僅是個人成長與親情的故事,更是一部深深烙印阿富汗歷史動盪與文化裂痕的文學作品。它的力量來自於誠實直白的敘事、深刻的人物刻畫,以及一種難以迴避的倫理質問:我們能否真正贖清過去的錯誤?
Thumbnail
5/5追風箏的孩子
2007 The Kite Runner 追風箏的孩子 我小時候第一次看這個電影時,完全無法理解。 為何「羞愧感」會使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情。主角 Amir 眼睜睜看著好友 Hassan
5/5追風箏的孩子
「追風箏的孩子」,一開始看到這書名時,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放風箏時的愜意。然而,覺得特別的是,「追」與「放」之間的差異。也自然而然地想像著:「追風箏」,對一個孩子來說,那是何等的豪興與狂放。人與風箏的互動從原本的一線之牽轉而成為努力追取的對象,那種感動與浪漫該是讓人著迷的吧!
Thumbnail
作者簡介 |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阿富汗裔美籍小說家。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父親為阿富汗外交官,母親在高中教授波斯語與歷史。1967年,由於父親的身分,在外交部協助下,一家遷移至巴黎。1980年,時值蘇聯入侵阿富汗,全家轉而前往美國,隨後獲得政治庇護。
Thumbnail
5/5追風箏的孩子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4/06/06
懊悔,若來得及,一定會想盡力去彌補曾經的錯.看來是本不錯的書!
西卡-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6
天敏的天空 我最後看哭了。只要有勇氣面對,不管什麼時候都行
記得阿米爾那偉大的商人父親曾說過:「最嚴重的罪過只有一種,就是偷竊,偷竊是一切罪過的根本。如果你撒謊,就是偷走其他人知道真相的權利。如果你欺騙,就是偷走擁有公義的權利。
Thumbnail
這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每看一次哭一次。改編成電影視覺化後,雖然少了一些角色的心理描繪與塑造,卻多了清澈的笑聲、熱鬧的市集和悠揚的風箏,以及塵土、槍響和血跡。 
Thumbnail
我躺在胡賽尼的文字裡,享受憂鬱、享受痛苦,要是還沒讀完,我想,大概,沒人能笑著逃出胡賽尼筆下的阿富汗。「為你,千千萬萬遍。」
Thumbnail
從小地理與歷史就學得很差,對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沒有google我現在還是指不出來它在哪裡,可是我記住了這個國家的一小段生活情景與歷史片段,是因為一部小說。 書中男孩的友誼,帶我們看見阿富汗曾經的繁華自足,如同我們生活的每一天。而當煙硝四起,曾經理所當然的生活,都因為生存的抉擇,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