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近年各獎項-詩教獎、詩運獎、優秀詩人獎得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近年各獎項-詩教獎、詩運獎、優秀詩人獎得主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1976年成立,由台灣全國各地以講授台語漢文為主的傳統詩社、各縣市傳統詩學會,為了弘揚台灣固有漢文文化,因此聯合台灣全國各地詩社組成。每年定期頒發詩教獎詩運獎以及優秀詩人獎。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李玉璽老師編輯2019年7月初稿,最新修正202412

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文(台語文讀音)學習處所

1)雲嘉南高屏--https://vocus.cc/article/60c07458fd897800014ccaad

2)南投彰化--https://vocus.cc/article/60c07458fd897800014ccaa6

3)桃竹苗台中--https://vocus.cc/article/60c07457fd897800014cca9d

4)台北市--https://vocus.cc/article/60c07457fd897800014cca90

5)新北市--https://vocus.cc/article/60c07457fd897800014cca97

6)基隆宜蘭---https://vocus.cc/article/60c07456fd897800014cca88

台灣早期戒嚴時期,對於全國性人民團體的組成規範極其嚴格,全國性詩學團體早期只有以下數個,依照成立年代先後分

(1)中國詩經研究會

1965年由監察院職員何南史等戰後來台外省人,創設於監察院內,于右任死後,頓失政府大力補助,政府色彩漸淡,2003年改名中國詩人文化會,近年以台中空大學習指導中心為活動據點,統派政治色彩較濃,活動力較有監察院支持之時為低。

(2)中華民國新詩學會

1967年中華文化復興節國父誕辰,在台北市中山堂成立,近期以台北市為主要活動據點

(3)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1976年成立,由台灣全國各地以講授台語漢文為主的傳統詩社、各縣市傳統詩學會,為弘揚台灣固有漢文文化,因此聯合台灣全國各地詩社組成。

該等團體所設立獎項名稱也類似,初期都由內政部或教育部等中央部會頒發,如1987年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頒發給新詩詩人韓仁存(羅門)詩教獎時,是由教育部長李元簇頒發者是。羅門是新詩詩人,本名韓仁存(1928--2017),海南島人,曾任台灣新詩詩社藍星詩社社長,妻子蓉子(王蓉芷)是江蘇揚州人,也是新詩詩人。可能當時該等獎項由三個全國性詩學團體輪流主辦,才會出現由傳統詩學會推薦新詩詩人的現象。

解嚴後人民團體成立條件放鬆,各種詩學團體林立,政府對民間藝文團體的介入程度也逐漸減輕,因此各該獎項也改由各團體自行決定頒發種類與內容,雖然偶有省政府頒獎活動,但已取消由中央政府教育部或內政部頒獎。

中華民國新詩學會

設有「詩教獎」、「詩運獎」及「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青年限定40歲以下)。目前是由各詩刊、詩社推薦,也可以自行推薦,為了鼓勵報名,沒有限定資格,只要願意,都可以報名參選。

中國詩人文化會

主要以台中等中部地區為活動基地,因組織較小,為增加參與意願,獎項種類繁多,因此受獎人數也較為可觀,有

(1)詩學薪傳獎(2)詩學貢獻獎

(3)弘揚詩教獎(4)推展詩運獎

(5)優秀詩人獎(6)優秀吟唱詩人獎

(7)模範詩人獎(8)優秀青年詩人獎

近年因為老成凋零、統派色彩的問題,青壯的參加者不多,活動較少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獎項維持1970年代以來的傳統,由資深到資淺分別是

(1)詩教獎(2)詩運獎(3)傑出詩人獎

目前依照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的規定,會員需先獲得資淺獎項,方可得資深獎項。

另,台灣省政府於精省後,也曾於林政則省主席任內(任期為2010–2016)舉辦「推動詩學績優社團、個人表揚活動」,廣發獎狀,表揚各地傳統詩社以及績優幹部。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近幾年詩教獎、詩運獎、優秀詩人獎得獎人名單
早期的歷屆資料,還請各位詞長留言補充(年度、種類、得獎人姓名),讓歷屆得獎人資料更加完整

最早期該等獎項是由教育部頒發,是由
(1)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2)中國詩人文化會(2003年之前稱【中國詩經研究會】)
(3)中華民國新詩學會
等三個台灣全國性詩學組織,聯合於每年慶祝詩人節大會活動中予以表揚,後來才改由各社團各自頒發,因此後來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就改成經過理監事會議決議後,由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自行頒發。

2021年起規定,凡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會員,加入三年後得受推薦成為優秀詩人獎候選人,經理監事會議同意,獲頒優秀詩人獎,取得優秀詩人獎三年後,得受推薦成為詩運獎候選人,取得詩運獎三年後,得受推薦成為詩教獎候選人。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的獎項由資深到資淺分別是

(1)詩教獎

(2)詩運獎

(3)傑出詩人獎

獲獎人均須為未欠繳會費之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會員,由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幹部推薦後,經會議通過。2021年起規定,凡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會員,加入三年後得受推薦成為優秀詩人獎候選人,經理監事會議同意,獲頒優秀詩人獎,取得優秀詩人獎三年後,得受推薦成為詩運獎候選人,取得詩運獎三年後,得受推薦成為詩教獎候選人。

已知近年得主如下,如有資料增添修刪者再請告知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13年度(2024年)

詩教獎--李丁紅

詩運獎--蔡忠憲

優秀詩人獎-陳英毅、巫邕儀、吳炫璋、黃金妙、楊木仁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12年度(2023年)

詩教獎--楊龍潭

詩運獎--陳玉錦

優秀詩人獎-張宏毅、朱英吉、李乾寬、林魏銘、林茂泰、林文智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11年度(2022年)

詩教獎--許錦雲

詩運獎--黃增忠、楊東慶

優秀詩人獎--蔡飛燕、范錦燈、鄭瑞圖、王啟銘、蔡松根、徐大年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10年度(2021年)

詩教獎2名-魏秋信 林鎮嵍

詩運獎4名-李玉璽 顏清楠 蔡耕農 陳素端

優秀詩人獎13名 劉麗洋 簡美秀 黄英邦 洪塔美 陳秀英 許錫豐 李清堂 巫素珍 黃元雄 郭子銘 賴燕昌 吳天富 林明珠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9年度(2020年)

詩教獎1人-武麗芳
詩運獎4人-曾麗華、龔必強、林錦花、林瑞煌
優秀詩人獎12人-潘界禎、陳慧龍、黃國泰、鄭清花、陳建得、廖進財、吳奇凌、吳忠勇、盧祈全、蔡忠憲、連珊屏、王堡榕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8年度(2019年)

詩教獎2人-陳運棟、陳漢傑

詩運獎2人-吳榮鑾、陳國勝

優秀詩人獎9人-陳佳聲、顏清楠、蔡久義、劉榮村、陳國欽、侯儒、陳祐堅、張崇鈴、林世崇。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7年度(2018年)

詩教獎2人-張錦雲、劉光照

詩運獎2人-魏秋信、 許錦雲

優秀詩人獎5人 — 李玟瑰、黃色雄、李玉璽、藍靜芬、王徐桃。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6年度(2017年)

詩教獎1人 — 吳春景

詩運獎 2人— 連嚴素月、巫漢增。

優秀詩人獎6人 — 林晴夫、林錦花、周春進、陳碧蘭、盧麗美、謝鉉龍。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5年度(2016年)

詩教獎1人-簡華祥

詩運獎2人-鄞強、李秉昇

優秀詩人獎7人-王金蓮、林忠義、范德意、魏碧純、曾俊源、江維楨、張麗雲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4年度(2015年)

詩教獎 1人- 蔡瑤瓊

詩運獎2人-吳春景、潘春梅

優秀詩人獎7人-蔡耕農、柯銀雪、林麗玉、黃玉妹、徐玉鏡、林展南、鄭美貴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3年度(2014年)

詩教獎1人-吳振清

詩運獎3人-洪水河、劉光照、蔡瑤瓊

優秀詩人獎8人-張亙宇、涂文雄、陳保琳、林炳堂、李江龍、林淑婉、陳漢津、龔天耀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2年度(2013年)

詩教獎1人-邱瑞寅

詩運獎1人-張耀仁

優秀詩人獎9人-李秉昇、吳榮鑾、劉金城、謝滿吉、呂秋淋、董學武、郭炳煌、顏清楠、陳連金。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1年度(2012年,不詳)

詩教獎 — 不詳待補

詩運獎-林鎮嵍

優秀詩人獎- 不詳待補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100年度(2011年)

詩教獎1- 黃祈全

詩運獎2人-邱瑞寅、張錦雲

優秀詩人獎8人-金谷園、許錦雲、陳水金、陳玉錦、黃增忠、楊素霞、賴文雄、謝麗昆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99年度(2010年)

詩教獎1- 蔡元直

詩運獎2人-吳振清、武麗芳

優秀詩人獎8人-林顏、洪龍溪、陳國威、林炳堂、龔必強、孫朝明、曾麗華、吳江潮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98年度(2009年)

詩教獎 1-蔡中村

詩運獎 1人-鍾常遂

優秀詩人獎8人:林素娥、陳素端、陳國勝、蘇恩惠、林瑞煌、黃增忠、張錦雲、陳林甘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97年度(2008年)

詩教獎 1人- 吳五龍

詩運獎 2人-李宏健、呂春福

優秀詩人獎 5人— 潘春梅、劉宏民、蔡瑤瓊、黃浩文、李文進(以當時公文為準,網路有記載台中科技大學林翠鳳教授曾獲此獎,係屬誤植)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96年度(2007年)

詩教獎1人 — 楊阿本

詩運獎 2人— 姚植、李昆漳

優秀詩人獎6人 — 陳針銅、朱碧雲、林秀桂、黃瓊、劉光照、曹進雄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95年度(2006年)

詩教獎 1人— 吳應民

詩運獎2人-張鐵民、李餘慶

優秀詩人獎5人-邱瑞寅、林雪花、謝清水、張新傳、王希昭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94年度(2005年)

詩教獎1人-蘇子健

詩運獎2人-蔡元直、陳漢傑

優秀詩人獎4人-吳江潮、賈偉芳、魏秋信、徐麗崑、洪嘉惠 *賈偉芳係由中國詩人文化會提名受獎,並非本會提名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93年度(2004年)

詩教獎1人-林正三(網傳玄奘大學文幸福教授曾獲此獎,有誤)

詩運獎2人-吳慶添、黃輝智

優秀詩人獎4人-黃玉妹、張秋保、蕭玉杉、黃澤祥

台語日語性別法制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一詞的使用,最早源自美國,在1962年,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發表了著名的小說《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後,引起廣大的回響。
四句聯常常要符合時代的變遷適時修正,性別議題就是人權議題,目前司法思潮希望不只一男一女可以成婚,一女一女,一男一男也一樣有結婚的機會,因此四句聯如能符合民法意涵、時代潮流,內容上變得更加的包容多元溫暖而有人性
為了方便台灣的漢文傳統詩學習者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格律規矩可循,建立詩會詞宗較為客觀的評審標準,因此拋磚引玉整理出以律詩絕句為主的傳統詩格律規則如下
從網路上盡量蒐集到的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詩漢文以及傳統詩詞研習創作課程的開課資訊,開課內容因授課老師而異,請親洽各該開課單位(雲嘉南高屏篇)
從網路上盡量蒐集到的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文以及傳統詩詞研習創作課程的開課資訊,開課內容因授課老師而異,請親洽各該開課單位(南投彰化篇)
從網路上盡量蒐集到的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詩漢文以及傳統詩詞研習創作課程的開課資訊,開課內容因授課老師而異,請親洽各該開課單位(桃竹苗台中篇)
「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一詞的使用,最早源自美國,在1962年,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發表了著名的小說《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後,引起廣大的回響。
四句聯常常要符合時代的變遷適時修正,性別議題就是人權議題,目前司法思潮希望不只一男一女可以成婚,一女一女,一男一男也一樣有結婚的機會,因此四句聯如能符合民法意涵、時代潮流,內容上變得更加的包容多元溫暖而有人性
為了方便台灣的漢文傳統詩學習者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格律規矩可循,建立詩會詞宗較為客觀的評審標準,因此拋磚引玉整理出以律詩絕句為主的傳統詩格律規則如下
從網路上盡量蒐集到的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詩漢文以及傳統詩詞研習創作課程的開課資訊,開課內容因授課老師而異,請親洽各該開課單位(雲嘉南高屏篇)
從網路上盡量蒐集到的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文以及傳統詩詞研習創作課程的開課資訊,開課內容因授課老師而異,請親洽各該開課單位(南投彰化篇)
從網路上盡量蒐集到的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詩漢文以及傳統詩詞研習創作課程的開課資訊,開課內容因授課老師而異,請親洽各該開課單位(桃竹苗台中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賀嘉義朴子台語漢詩漢文學習團體樸雅吟社社員李玉璽教授,以詩作「寄臺中友人四首」參加2024年第十三屆台中文學獎,榮獲古典詩組第一名 樸雅吟社敬賀 2024.09 樸雅吟社位在台灣嘉義縣朴子市,是一個提倡臺灣台語現代文以及臺灣台語漢文漢詩的民間台語社團,在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社區學校高明寺教室開設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在台灣,對現代詩歌傾注熱情的詩人,多半有共組詩社和合資出版同仁詩刊的經驗,尤其剛出道的與尚在強勢媒體副刊闖出名號的新銳,維繫或經營同仁詩刊雜誌,自然成為他們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奇妙的是,當新秀詩人獲取聲名之後,往往要面臨一面問題,他們的詩歌裡是否飽含台灣文化主體性,以此為使命起點傳揚台灣詩歌的精神。
Thumbnail
所謂台灣文學體制化,以1997年真理大學和2000年成功大學分別為即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在高教系統設置台灣文學相關系所為開端。在此之前,能以台灣文學為研究的學者如前所述,多在清大中文。 除了許俊雅。
Thumbnail
今年三月間,應台北文化局之聘,擔任﹝第26屆台北文學獎﹞古典詩創作類決審委員,在3月21日上午赴台北市中山南路﹝張榮發金金會﹞出席由﹝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決審會議。近十年來我先後參與過﹝台中文學獎﹞、南投﹝玉山文學獎﹞、彰化﹝磺溪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都是擔當古典詩創作决審委員。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賀嘉義朴子台語漢詩漢文學習團體樸雅吟社社員李玉璽教授,以詩作「寄臺中友人四首」參加2024年第十三屆台中文學獎,榮獲古典詩組第一名 樸雅吟社敬賀 2024.09 樸雅吟社位在台灣嘉義縣朴子市,是一個提倡臺灣台語現代文以及臺灣台語漢文漢詩的民間台語社團,在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社區學校高明寺教室開設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在台灣,對現代詩歌傾注熱情的詩人,多半有共組詩社和合資出版同仁詩刊的經驗,尤其剛出道的與尚在強勢媒體副刊闖出名號的新銳,維繫或經營同仁詩刊雜誌,自然成為他們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奇妙的是,當新秀詩人獲取聲名之後,往往要面臨一面問題,他們的詩歌裡是否飽含台灣文化主體性,以此為使命起點傳揚台灣詩歌的精神。
Thumbnail
所謂台灣文學體制化,以1997年真理大學和2000年成功大學分別為即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在高教系統設置台灣文學相關系所為開端。在此之前,能以台灣文學為研究的學者如前所述,多在清大中文。 除了許俊雅。
Thumbnail
今年三月間,應台北文化局之聘,擔任﹝第26屆台北文學獎﹞古典詩創作類決審委員,在3月21日上午赴台北市中山南路﹝張榮發金金會﹞出席由﹝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決審會議。近十年來我先後參與過﹝台中文學獎﹞、南投﹝玉山文學獎﹞、彰化﹝磺溪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都是擔當古典詩創作决審委員。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