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無法抗拒的演算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猶記得有一年的年終大會時,照慣例除了吃一頓尾牙,有一些抽獎遊戲之外,還加入了一段每位團隊伙伴的一年自我總結以及來年展望。
每位同事無論所負責的職務為何,大家自己整理、自由發揮,把一整年在待人處事上的所見所聞以及感想檢討都透過簡報的方式呈現,最後還加上在即將到來的一年有什麼期待的想像。透過這樣的方式,大家可以更了解團隊中彼此的點滴辛勞,某方面來說,也頗能增進彼此的情誼。
除此之外,自己也利用時間,準備了一段分享資料。當時正當諸如 TikTok 之類的短視頻興起之際,許多人的時間都像被黑洞吸走一般的消失,就是因為一則又一則無止盡的短視頻,每一則都一邊試探著用戶的愛好,一邊餵食著同質性的內容。
除了短視頻之外,也包含了類似「推送你所感興趣的新聞」之類的應用,當時如日中天。(對的,如果你也稍有了解,其實這些都是系出同門一脈相傳!)也就是因為有了新聞信息的準確推送訓練,才導致推送讓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會如此的得心應手。
當時的分享,決定就是「訴求」一下讓團隊的大家可以多思考,多想想。利用難得的靜下心來聽別人準備材料的機會,告訴大家這一切背後的「商業邏輯」,以及因為這樣的機制設計下,會多麼讓使用者以為自己接觸了許多新事物,事實上卻是越來越聚焦在自己的同溫層,且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其實心裡明明知道這是一場不可逆的狂潮,且人性如果有這麼好對誘惑抵抗,那就好了。但依然希望能透過這些方式,讓大家能在心中種下一點點可能的光明。利用深入淺出的講解與說明,讓大家知道這些都是「算法」與「人工」的算計結果,所使用的就是心理學裡面的這些讓人無法抗拒的技巧。
分享後,大家有吸收甚至聽到心坎裡嗎?坦白說依然是信者恆信。大家可能短暫的決定離開這些平台一陣子,但正因為社交圈裡面無時無刻都在包覆以及轟炸著,所以很容易的又被吸引回去後,繼續進入這無止盡的迴圈。
事實上,也不會有太多的灰心與無奈,畢竟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能否過的精采,都是自己的一個選擇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在台灣的情況如同野火肆虐般的四處延燒,疫苗吵吵鬧鬧,但在英國確實是因為疫苗的注射率達到一定程度後,逐步放鬆管制禁令。看看逐步恢復的英國咖啡市場,也可以想想未來某一天(希望很快),這樣的日子也回到我們身邊。
以為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防疫習性,想不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一段付出一些些善意,收穫滿滿的感動的歷程,與你分享。
外界的風雨,與數位世界的風雨,是否刮得內心狂亂不已?
能自由自在主宰自己的時間,是許多人的嚮往。但能否真正安心自在,那可能是要歷經許多經驗,才能達到的境界。
加州的 Coachella 音樂節一直有許多讓全球粉絲們難以忘懷的演出現場,歷經這一切延後與取消後,也正式宣布要回來了呢!
疫情在台灣的情況如同野火肆虐般的四處延燒,疫苗吵吵鬧鬧,但在英國確實是因為疫苗的注射率達到一定程度後,逐步放鬆管制禁令。看看逐步恢復的英國咖啡市場,也可以想想未來某一天(希望很快),這樣的日子也回到我們身邊。
以為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防疫習性,想不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一段付出一些些善意,收穫滿滿的感動的歷程,與你分享。
外界的風雨,與數位世界的風雨,是否刮得內心狂亂不已?
能自由自在主宰自己的時間,是許多人的嚮往。但能否真正安心自在,那可能是要歷經許多經驗,才能達到的境界。
加州的 Coachella 音樂節一直有許多讓全球粉絲們難以忘懷的演出現場,歷經這一切延後與取消後,也正式宣布要回來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新房間將會記錄跨領域菁英的對話 可能發生在某個群組 也可能發生在某場聚會 在這裡 完全去中心化,個人身分低調,彼此平等碰撞 主持人每次會換掉一半人  每次都會重新邀情 目標是幾次去蕪存菁後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 在這裡 組織的思考品質相當、領域互異 信任彼此的智商...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討論近期在社群媒體經營的觀察和感想,同時介紹了一本書《未來預演》中的內容和影響。藉由書中案例和個人經驗,探討未來預演的影響力。文章觸及了個人成長和信念的轉變,並分享了未來的展望和期待。
Thumbnail
某天我隨意地在瀏覽社交媒體,當時我也不過就是將手機螢幕多停留了在"剪髮"的短影片...大概停了五秒吧!結果不得了了,接下來每滑個幾則,就會穿插剪髮相關的訊息,甚至跨越平台也是,每瀏覽幾則就會不斷的放送剪髮資訊,我整個手機像被跟蹤了一樣,這實在讓我對於這神奇的演算法感到敬畏。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假想題 總想明天、後天、未來還沒到的恐慌, 這個問題應該是生活大眾都有的存在。 只是有人選擇一天過一天! 有人選擇面對並去深入探討! 看的見的,永遠可解~ 看不見的是焦慮不安! 因為像無底深淵般的黑洞⋯⋯ 是自我想像的世界, 一直想一直想! 後來最終原來黑洞是我們的投影,
Thumbnail
對於自己身邊充滿這麼多的善意與真誠,除了充滿感激,同時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當中,有好多人都讓我覺得,是那種很值得一直維持良好關係甚至應該多投入更多時間與之互動的才是,否則好可惜。不管他們是前同事啊、外部合作夥伴,或者單純是朋友的朋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新房間將會記錄跨領域菁英的對話 可能發生在某個群組 也可能發生在某場聚會 在這裡 完全去中心化,個人身分低調,彼此平等碰撞 主持人每次會換掉一半人  每次都會重新邀情 目標是幾次去蕪存菁後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 在這裡 組織的思考品質相當、領域互異 信任彼此的智商...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討論近期在社群媒體經營的觀察和感想,同時介紹了一本書《未來預演》中的內容和影響。藉由書中案例和個人經驗,探討未來預演的影響力。文章觸及了個人成長和信念的轉變,並分享了未來的展望和期待。
Thumbnail
某天我隨意地在瀏覽社交媒體,當時我也不過就是將手機螢幕多停留了在"剪髮"的短影片...大概停了五秒吧!結果不得了了,接下來每滑個幾則,就會穿插剪髮相關的訊息,甚至跨越平台也是,每瀏覽幾則就會不斷的放送剪髮資訊,我整個手機像被跟蹤了一樣,這實在讓我對於這神奇的演算法感到敬畏。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假想題 總想明天、後天、未來還沒到的恐慌, 這個問題應該是生活大眾都有的存在。 只是有人選擇一天過一天! 有人選擇面對並去深入探討! 看的見的,永遠可解~ 看不見的是焦慮不安! 因為像無底深淵般的黑洞⋯⋯ 是自我想像的世界, 一直想一直想! 後來最終原來黑洞是我們的投影,
Thumbnail
對於自己身邊充滿這麼多的善意與真誠,除了充滿感激,同時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當中,有好多人都讓我覺得,是那種很值得一直維持良好關係甚至應該多投入更多時間與之互動的才是,否則好可惜。不管他們是前同事啊、外部合作夥伴,或者單純是朋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