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 都算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忽然來了個緊急插播 case,一下子滿滿的行程堆滿。
近幾年來全球各地都因為疫情的突發狀況,讓許多人的生活節奏出現變化。例如過去很可能每年依照不同的時期準備不同的主題,可能該報稅的時候準備報稅,該做全年計劃時讓團隊各自開始籌劃,並開始彙整。要過年前則是忙著尾牙活動的籌辦。這樣的規律,數十年如一日,儘管每年有點大大小小的變化,卻大致都在一定的規律中發生與處理著。
然而因為疫情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突然必須斷開連結,過去許多人面對面快速會議討論並做出決議,然後對外尋找解決方案提供廠商,雙方討論案子、討論預算、溝通合同、簽約執行,這一切都因為當面溝通這件理所當然的因素讓多數人都習慣了這樣的決策效率。但開始遠距工作後,突然就有了很多要改變與適應之處。
近十年來自己其實逐漸在調整生活與工作的重心與型態。常常跟朋友討論起來,往往被投以羨慕的眼光。不過此時自己一定會據實以告的補上一桶冷冷的冷靜冰水,這看似自己能決定的自由時光,其實是犧牲了很多零碎的時間換來的。當成為自由接案的工作型態時,也代表放棄了「下班開關」的功能。再也無法有個明確的上下班分野,也別想會有清晰的週間與週末差異。為什麼?因為此時此刻的你,將會面對每個案子都代表一個生存的可能機會的選擇,除非有絕對把握能在一個案子中獲取足以讓自己無憂生活很長一段時間的相對收入,否則接案工作者是不會想放掉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的。
調整了工作心態後,此時收到臨時的任務,反而在調整自己工作狀態與心態上顯則悠遊自在許多。可以一口其直接全身專注的進入籌劃模式,把需要的各種要求整理出來,也可以很快的找到可行的資源溝通,讓任何有可能在這個 case 中需要的外部資源能處於隨時備戰的安心狀態。
喘了一口氣,在爬格子的過程中,滿懷感激與謙遜,能用隨緣卻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現在的每一個選擇,其實正是因為過去的每一步,都算數。才能換到現在的些許從容自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加州的 Coachella 音樂節一直有許多讓全球粉絲們難以忘懷的演出現場,歷經這一切延後與取消後,也正式宣布要回來了呢!
恍若隔世的情景,發生在不同的地理區域,看到不一樣的管制手段,在此時此刻也算是很有感觸......
難得的又出門了一趟,一陣暴雨襲來,雨後的天空與外界的紛擾,形成了強烈對比。
一個轉念,可以是心境的完全不同感受!
Lock down 期間在家組裝家具,有了對比,才感受到產品好壞的真切差異。
針對是否施打疫苗者提供差異巨大的演唱會門票區別,這樣的「疫苗」議題是否比現在充斥媒體的疫苗消息看起來輕鬆點?來喘口氣吧~(然後繼續期待疫苗快來!)
加州的 Coachella 音樂節一直有許多讓全球粉絲們難以忘懷的演出現場,歷經這一切延後與取消後,也正式宣布要回來了呢!
恍若隔世的情景,發生在不同的地理區域,看到不一樣的管制手段,在此時此刻也算是很有感觸......
難得的又出門了一趟,一陣暴雨襲來,雨後的天空與外界的紛擾,形成了強烈對比。
一個轉念,可以是心境的完全不同感受!
Lock down 期間在家組裝家具,有了對比,才感受到產品好壞的真切差異。
針對是否施打疫苗者提供差異巨大的演唱會門票區別,這樣的「疫苗」議題是否比現在充斥媒體的疫苗消息看起來輕鬆點?來喘口氣吧~(然後繼續期待疫苗快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心中默默數著這日子,還有大約2年左右,計劃才會開始,現階段我就只好告訴自己要悠著點,有了這樣的心境,在工作上,有一種但求無過不求故功的想法。 每過一些時日,我就在盤點及預計要交接的工作項目,我想就大致交接,細項理應由未來工作者自己去慢慢發現,而不是用著我的方式,畢竟人都是不一樣的。 現階段的我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事物的所有進程都會朝向一種解脫吧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工作風格的迥異、溝通落差造成嫌隙,或者是做了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面對這些狀況,意外發現自由工作的重要價值之一––給予自己心態豁達的權利。並不是說自由工作就可以隨興地以「說走就走」相逼,而是至少可以先認知到這個合作關係,雙方是對等且相互需要的。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心中默默數著這日子,還有大約2年左右,計劃才會開始,現階段我就只好告訴自己要悠著點,有了這樣的心境,在工作上,有一種但求無過不求故功的想法。 每過一些時日,我就在盤點及預計要交接的工作項目,我想就大致交接,細項理應由未來工作者自己去慢慢發現,而不是用著我的方式,畢竟人都是不一樣的。 現階段的我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事物的所有進程都會朝向一種解脫吧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工作風格的迥異、溝通落差造成嫌隙,或者是做了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面對這些狀況,意外發現自由工作的重要價值之一––給予自己心態豁達的權利。並不是說自由工作就可以隨興地以「說走就走」相逼,而是至少可以先認知到這個合作關係,雙方是對等且相互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