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
高端研發的COVID-19疫苗在今天下午發表二期臨床試驗解盲記者會,數據結果成效達到顯著。
關鍵
- 對內|國產疫苗要能真正開始施打需要三步驟=解盲成功→食藥署審查委員會EUA緊急授權通過→預約施打及施打流程完備。
- 對外|歐盟申請第三期臨床試驗/生產常規藥證/國際認證
聽執行長說書
國產疫苗成效
3,815位受試者,其中20-64歲疫苗組,血清陽轉率(seroconversion rate)為99.9%,也就是施打後可有效使接種者產生抗體;不良反應最明顯是71.2%受試者會有注射處疼痛(安慰劑組為23.3%)、注射處腫脹10.5%(安慰劑組0%)、疲勞36.0%(安慰劑組29.7%)、肌肉疼痛27.6%(安慰劑組16.6%),有達顯著效益,意即成功解盲。
影響|先穩定,中解三級,後輸出2.0
解盲成功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在後續申請食藥署通過EUA緊急授權之後,如指揮官陳時中於立法院質詢時回答最快有可能七月即可開始施打國產疫苗。也就是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補上日本124萬劑AZ施打完畢到下一批採購國外疫苗抵達之前的空窗期,同時能夠長期穩定的供給。
換句話說當疫苗可以穩定供給施打後,對醫護警政量能的維持,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的運轉,都可以穩定下來,進而期待在暑假完畢之前就解封三級的管制。
而此外國產疫苗在解盲成功後,也能開始申請三期以及常規藥證和國際認證,意義在於Taiwan can HELP 2.0 輸出,和口罩一樣輸出友邦,以及施打國產疫苗能夠作為未來商務工作、旅遊泡泡、求學等施打疫苗証明。
危機只是好了一點,台灣還是沒有放鬆的本錢。
即便上面都順利完成,但是COVID-19還在持續變異當中,從武漢、英國、印度、南非株,而且依舊還是有許多國家,也就是不同人種、地區、氣候等各種變項來讓病毒持續變異當中,況且像是印度和南非變異株,台灣因為沒有這些確診病例,因此即便要研發都沒有病毒株可以研發,只因為台灣不是WHO的成員。
因此疫調、匡列、隔離依舊很重要,戴口罩勤洗手還是最根本,而有了更多疫苗之後,究竟要如何施打、如何罩維持國家運作的順序下去確實分配,很明顯地更是這兩天最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