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美国的人们,可曾想过接受美国的价值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朝野上下的“美国梦”



在世界的东西两边,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梦想,将诸国判分为不同的政体。一种是黄图霸业,统驭万民,千秋永固。这就是集权政府,他们掌握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与下层子民保持着森严的阶级划分。

在这种政治生态下,人们会自然地萌生脱离强权的意愿,追求平等自由的权利。这就是另一种梦想,亦即俗谓的民主社会。

世界上的政府大都始自第一种,而最终演化为第二种,因为政治演变代表着文明的进程。这两种梦想今天仍在对抗,集权政府把一切民主自由的诉求定性为“反动意识”,因为民主总是与专制相抵牾,支持人们去选择自己所渴望的政治形态。这样的主张会动摇专政的根基,促成价值观的挑战。

时至今日,自由意识大都集中于西方,尤其汇聚于头号资本主义帝国美国。所以很多人追求着一个“美国梦”,而出于对抗本能,东方也打造了自己的“中国梦”。

在政治上宣传梦想,无非是为权利寻求拥护。但实际上受众们并不愚蠢,心中明白哪些梦想是常态性的空泛说辞,哪些梦想更具现实意义。所以尽管朝野内外都响彻着“中国梦”的呼声,但无论官员还是“反贼”,最后都以美国的生活为追求。且官员们往往比底层更理性,需要把腐败资产和家人转移时,定然只会选择美国或其他非专制国家。

对立的群体在目标上殊途同归,共同拥抱着“美国梦”,这表示人性是划一的。不过也很容易发现他们身上还存在另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投奔美国的同时,压根没打算接受这个国家的价值观。



被调包的价值和权谋



在中国很少有人去思考价值观的意义,因为我们从小接受斗争教育,只要政治立场而不要价值立场。即便颂扬美国的人,也大都出于对专政的反感,而不是对其价值的认同。作政治抵抗的人总是冀望于寻找强大的依傍,所以对美国的赞誉很多是源自政治意图,恰如中国媒体惯例性地抹黑美国:

这类似于毛泽东“论斗争路线”的精神,它属于权谋范畴,——因为政府敌视美国,所以自己就要颂扬美国。根据“敌人反对我拥护”的原则,爱美国自然就成了对抗路线上的正确之选。

当然,由于美国一直担当着民主卫士和世界警察的角色,就难保不让受到压迫的人把他视为救星。不过任何民主国家救人的本意是普世价值,而并非政治和纷争。普世价值更多是对思想的解放,只是被投机者们作为了推翻政权的手段。所以对普世理想吹嘘得最大声的通常都是权谋家,在需要政治借力的时候信誓旦旦,然而在目的达成之时,也就彻底与民主分道扬镳。



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形态



和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社会不同,美国是一个契约国家,国家的纽带乃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始于从英国前往北美殖民地的那批清教徒开拓者,始于他们在美洲大地上基于价值共识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这份公约也成为了后来“独立宣言”的先导,其最核心的宗旨就是自由平等

这批美国的开创者,正是不满政治和社会现状而去建立自己的价值理想。他们用战争和生命换来美洲的独立,旨在建立一个更自由平等的国度,让公民享有对等的权利和机遇。

而这个价值的核心就是人权高于主权,这是保障自由和平等的前提。为确保这一点,美国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作为宪法根基。这决定了政府必须接受最大限度的法律监督,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利会损害美国的价值信条。所以独立宣言声称:如果政府破坏这一切,人民有权利废除它。

正是这种权利彼此制衡的政治形态,才成就了社会和文化本身的进步。同时一个自由主义的国度也会本能地抗拒官僚主义,所以在美国的一切领域都存在着自发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大学社团,妇女联合会,基金会,互助会,志愿者协会等,这正是民主权利所赋予全民的行政职能。

在很多国家,政治会试图塑造民众的价值观,但在美国则一定是价值引导政治。美国人会提防自己被政治所左右,他们知道谎言和舞弊是政客的本能,所以要让宪法产生制约。因此法律确立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知情权,并建立了世界最早的信息披露制度。因而美国的政坛不祭祀神明,——他的总统会被弹劾,丑闻会被披露。美国一直在批判和纠正错误,以此巩固自由和平等的理念。


政府永无完美,唯有价值永固



不过优越的价值理念并不代表美国是一座理想国。美国既没有完美的政治理想,也没有绝对的公义。抛开一切夸饰和贬损,我们看到三权分立和宪法精神并不能杜绝美国的罪恶,在这里仍会出现政治权谋,金融欺诈,资源掠夺,甚至战争罪行。同时,自由文化所带来的精神放纵也容易导致毒品泛滥,以及个性解放带来了许多极端主义,信仰狂热和偏执性暴力。

而且个人贪欲总在蚕食美国社会的整体成就,重商气氛造就了物质崇尚,促成了某些资源的世袭和垄断。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的信任,尤其在种族间存在根深蒂固的成见。而为了弥合这些矛盾,美国却耽溺于某些形式主义的粉饰,媒体们刻意渲染美国的价值观框架,并以一种矫枉过正的方式去宣扬种族平等,但最终却加剧了对立。

实际上,每种理想都会伴随着固有的弊端,即便这理想是自由和平等,所以人们才需要对价值整体进行权衡。不过美国很幸运地没有就此因噎废食,也没有试图改变国家的价值根基。美国知道民主和平等永远是通过抗争来巩固的,人们更愿意一路奋进,以各种权利运动敦促法律和社会的改良。

因此美国一直处于各种公民运动之中,也正是这些运动促成了国家屡次的重大变革。美国在这期间经历了托马斯潘恩的独立宣言,经历了解放奴隶的南北战争,经历了凯迪斯坦顿和苏珊布朗奈尔的女权运动,经历了马丁路德金的种族平权主张,还经历了变革资本主义本身的劳工运动和环保运动……。

美国人抱有自我纠错的意愿,勇于自我革新,他们很明确要在法律机制下建立自由和人格平等,并让这种观念成为公民的整体意识。也正是这种对宪法的捍卫和价值追求,让荣光归于了这个自由女神守护的国度。


价值前提下的三省吾身



美国并非救世主,他只是一座以价值照亮世界的灯塔,自由女神会庇佑那些接受这些价值观的人。这份庇护中还包含着对人道主义的信仰,也正是这一点确保了美国的强大。这种强大无关乎经济和军力,而在于对每个人的关怀。

因此美国才如此包容,同时也因这份开放和包容带来了难以超越的成就。即便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会不断派生矛盾,美国也不会改变其宗旨,因为这是他的立国之本。美国的问题层出不穷,但他仍具有世界最优越的政治形态并标志着文明的方向。

可以说,无论在世界任何一处建立了这种价值观,这地方都能如今日美国之强盛。唯有那些追随人道主义和价值精神而来的人,才会保持积极和乐观,并用自己的创造性让美国保持着进步和活力。

但今日世界却存在一大批懒惰的公民,他们浑浑噩噩的指望着普世价值的垂怜,而从未去思考这个价值的内涵。自由和民主并不是被动和冷漠的,他要求公民本身的参与。

所以在被拯救之前,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接纳并践行了这些价值。反省自己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追求公义,是否具有人道关怀,是否对弱势群体,动物和生态环境奉献过绵薄之力。甚至在生活中,自己是否还有浪漫的情怀,是否还有热情和纯真,是否还有创造力和达观的精神,是否对所爱的人面带笑容而不是充满愤懑,是否足够豁达而能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这一切会显得比较繁琐,但这确实是美国所推崇的价值。这和中国内敛的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美国并不是一个自扫门前雪的国家,他的精神是外放的。即便是一个移民,也要付出力量去维护这个国家的价值和信仰。

当然并不是不接纳这一切就无法在美国生活,美国的开放让他持续接收着世界的移民,当然也包括政治庇护。这自然给了许多投机者以机会,——在中国一直存在着移民美国的产业链和教程。

诚然美国移民局无法洞察人心所有的不轨,因为他不能以主观审查去违背价值原则。所以很多人仍然可以无视价值而生活在美国。——不过欠缺了价值认同,就无法体会到真正的美国精神和归属感。在黑暗中的人,更需要考虑的是仅仅向灯塔借光,还是将自己融入光明。这就像婚礼时牧师总会问夫妻是否愿意,对于不爱的人,当然可以违心说愿意,但这并无自由意味,因为自由就是悦纳自己的选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舟與中國的沙龍
70會員
21內容數
2022/01/19
外界对这位新晋领袖的信息很模糊,而中国人对他亦不甚了解。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在各国记者前亮相,最高领袖向媒体挥手致意,在按惯例宣讲了共产党对中国的积极意义后,习近平表示新的领导班子将承继历史,带领民族前进。他总结道:“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 或者说:
Thumbnail
2022/01/19
外界对这位新晋领袖的信息很模糊,而中国人对他亦不甚了解。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在各国记者前亮相,最高领袖向媒体挥手致意,在按惯例宣讲了共产党对中国的积极意义后,习近平表示新的领导班子将承继历史,带领民族前进。他总结道:“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 或者说:
Thumbnail
2022/01/19
中国自古是一个官民对立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法则是官为豺狼,民为羔羊;官员总是像狼一样目露凶光,四面打量;所以群羊也就俯首帖耳,过得谨小慎微。大家都认为这是封建祖制,顺理成章,而社会也就此维持着一种平衡。 有人坚持认为,薄熙来在大连和重庆的作为是一系列政绩面子工程;在中国,做表面功夫往往最得人心。
Thumbnail
2022/01/19
中国自古是一个官民对立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法则是官为豺狼,民为羔羊;官员总是像狼一样目露凶光,四面打量;所以群羊也就俯首帖耳,过得谨小慎微。大家都认为这是封建祖制,顺理成章,而社会也就此维持着一种平衡。 有人坚持认为,薄熙来在大连和重庆的作为是一系列政绩面子工程;在中国,做表面功夫往往最得人心。
Thumbnail
2021/06/10
最后的盛宴 古往今来的每个王朝都有其兴衰的过程,历史的演变从不因大众意愿而变迁。但奇怪的是,政权通常由高层开始分解,官僚们最易弃船而逃,反倒是底层更愿意在倾圮的高墙下饮宴。 这可能因为人们的财富已经与这个系统绑定,从而让他们难以割舍。尤其汉奸这类特种职业,一方面高度依赖政权,二来社会也抵制卖国贼
Thumbnail
2021/06/10
最后的盛宴 古往今来的每个王朝都有其兴衰的过程,历史的演变从不因大众意愿而变迁。但奇怪的是,政权通常由高层开始分解,官僚们最易弃船而逃,反倒是底层更愿意在倾圮的高墙下饮宴。 这可能因为人们的财富已经与这个系统绑定,从而让他们难以割舍。尤其汉奸这类特种职业,一方面高度依赖政权,二来社会也抵制卖国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書名:美國的決斷 眾所周知,美國是對臺灣最重要的盟友,而全世界的政治秩序也都是美國說了算,然而平心而論,我們對於美國的瞭解,尤其是外交政策方面知道多少?這又是一個令人難以一時之間就能交代完的問題,而這也是本書作者張國城在完成《國家的決斷》後,決定以本書作為續作的動機。
Thumbnail
書名:美國的決斷 眾所周知,美國是對臺灣最重要的盟友,而全世界的政治秩序也都是美國說了算,然而平心而論,我們對於美國的瞭解,尤其是外交政策方面知道多少?這又是一個令人難以一時之間就能交代完的問題,而這也是本書作者張國城在完成《國家的決斷》後,決定以本書作為續作的動機。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人類文明史充斥著戰火,慾望以及征服。無論我們如何解釋辯駁,一個更大的國家領土形式,依賴於對外發動頻繁的軍事行動,或是以各種名義進行領土上的擴張是文明發展的常態。
Thumbnail
人類文明史充斥著戰火,慾望以及征服。無論我們如何解釋辯駁,一個更大的國家領土形式,依賴於對外發動頻繁的軍事行動,或是以各種名義進行領土上的擴張是文明發展的常態。
Thumbnail
世界上的政府基本都是历史演化的結果 — — 除了一個特例,美國。美國的建立,是在英國制度演化的基礎上,人類史上唯一一次人為的頂層設計。
Thumbnail
世界上的政府基本都是历史演化的結果 — — 除了一個特例,美國。美國的建立,是在英國制度演化的基礎上,人類史上唯一一次人為的頂層設計。
Thumbnail
美智庫親中派連續對台灣讀者發表專文,包括中國學者開始參與其中令人注目,「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防衛台灣不是世界的責任。「台灣的真相」美國人知道、中國人知道,只有台灣人不知道。
Thumbnail
美智庫親中派連續對台灣讀者發表專文,包括中國學者開始參與其中令人注目,「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防衛台灣不是世界的責任。「台灣的真相」美國人知道、中國人知道,只有台灣人不知道。
Thumbnail
我們推崇自由、民主,認為這是普世價值。 但自由民主到底是什麼?是說,宣傳要被中國統一能算言論自由嗎?用民主方式能推翻大法官釋憲嗎? 既然說要自由,那麼刑法裡的一堆規定是否有限制自由?既然說要民主,那麼政府的行政命另有多少經過民主程序推出? 實際上,奧妙在於界線,界線才是我們要關心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推崇自由、民主,認為這是普世價值。 但自由民主到底是什麼?是說,宣傳要被中國統一能算言論自由嗎?用民主方式能推翻大法官釋憲嗎? 既然說要自由,那麼刑法裡的一堆規定是否有限制自由?既然說要民主,那麼政府的行政命另有多少經過民主程序推出? 實際上,奧妙在於界線,界線才是我們要關心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
Thumbnail
8月15日,No. 227,#民主與獨裁本質上的差異,#如果有的話 我依然相信,人類本身的不完美,堅持追求完美的精神 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浪漫
Thumbnail
8月15日,No. 227,#民主與獨裁本質上的差異,#如果有的話 我依然相信,人類本身的不完美,堅持追求完美的精神 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浪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