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是枝裕和解構家的風貌,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橫山家之味海報, source from wikipedia

橫山家之味海報, source from wikipedia

是枝裕和在2008年的橫山家之味裡講述了一個家庭故事。橫山家的長子純平自小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勝過由阿部寬飾演的次子良多太多,導致良多在哥哥的陰影之下鮮少被父母看見且看重。即便純平因為救人而意外喪命後許多年,橫山家的父母對長子的思念仍是有增無減,且不避諱在其他兒女面前表現出對長子的懷念。

每逢純平的忌日,良多的母親甚至會邀請當初長子奮不顧身救起來的良雄一同到家裡緬懷,良多看不慣母親看似好意下包裹的恨意,可他的父親橫山醫生儘管一直知道母親的用意卻還是默許了。橫山醫師很遺憾自己的長子本來可以繼承衣缽但因為太過善良,只想到救人卻把自己命搭上,雖說醫者救人但他心裡身為父親的部分是抑鬱難平。

當良多帶著妻子由佳里及繼子淳史回家與家人見面時,由佳里馬上敏銳地知道對家人著墨甚少的良多在父母的眼裡是什麼樣的情況。眼裡只有已逝的長子,卻忽略近在眼前的次子,更不用說對沒有血緣的繼“孫子”會有過多的情感,不過是帶著生疏距離的客氣,如同招待客人般,讓人挑不出錯。橫山醫生活在自己職業的驕傲裡頭,看不上次子修復師的工作,也鮮少與其交流,可卻對良多帶回的繼子說,長大可以當醫生。

相較之下,良多的母親因為當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思想比較傳統,認為孩子還是要親生的好。雖然處處招待周到卻獨獨漏掉要幫淳史準備睡衣,或許她認為兒子跟由佳里的婚姻不會長久的走下去因此無須多此一舉。畢竟良多再怎麼比不上純平的優秀可在婚姻的選擇上依然能有比由佳里更好的選擇。良多母親淑子心裡最看重的是長子,長子離世後,雖然平常與女兒有較多聯絡,但心裡卻又偏向較少互動的次子,雖然女兒多次對她暗示想要搬來同住,可淑子何嘗不知丈夫與次子之間的鴻溝已深,根本不可能有同住的機會,但她還是以此理由拒絕了女兒。

短暫的兩天一夜讓曾同住一屋簷下的家人再次聚首,可又因為無法對彼此坦承而錯失解開心結的機會,無奈只能又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軌道。電影的最後是良多開著車帶著與由佳里的女兒及淳史來為父母掃墓。無法從父母眼裡心裡得到肯定的良多,終於一路走順了自己選擇的路,自己給了自己肯定。雖然他沒有忘掉上回與父母來為大哥掃墓,母親說要是能坐車多好,可惜那時的他沒有車,那時的父親不看好他的工作,母親不看好他的婚姻,但人生很長,路也不是永遠崎嶇,偶爾上坡,偶爾下坡,重點是要堅持走,一直走,如同本片的英文名,still walking。

Road to life, keep walk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okarchery的沙龍
147會員
255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bookarche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31
2025年1月,日韓合作推出新春特別劇「慢行列車」(Sow Train)。由土井裕泰執導筒,野木雅紀子編劇。集結日本實力派女演員松隆子、多部未華子,男演員星野源、松坂桃李及韓國演員朱鍾赫共同演繹的跨世代、跨國、跨文化家庭社會變遷風貌。 故事主線圍繞著位於古都鎌倉的澀谷一家人。因父母在弟妹童
Thumbnail
2025/01/31
2025年1月,日韓合作推出新春特別劇「慢行列車」(Sow Train)。由土井裕泰執導筒,野木雅紀子編劇。集結日本實力派女演員松隆子、多部未華子,男演員星野源、松坂桃李及韓國演員朱鍾赫共同演繹的跨世代、跨國、跨文化家庭社會變遷風貌。 故事主線圍繞著位於古都鎌倉的澀谷一家人。因父母在弟妹童
Thumbnail
2024/06/21
在亞洲,不少片名有「情書」兩字的,劇情走純愛路線居多,而2021年由Netflix主創的戀人的最後情書(The Last Letter from Your Lover),改編自作家Jojo Moyes的小說。由Augustine Frizzell執導,雙主線的故事,平行展開,正敘倒敘穿插其中,悲喜交
Thumbnail
2024/06/21
在亞洲,不少片名有「情書」兩字的,劇情走純愛路線居多,而2021年由Netflix主創的戀人的最後情書(The Last Letter from Your Lover),改編自作家Jojo Moyes的小說。由Augustine Frizzell執導,雙主線的故事,平行展開,正敘倒敘穿插其中,悲喜交
Thumbnail
2024/02/20
有的電影看完預告片就知道整部電影的走向,有的是看完參不透卻意猶未盡,完全被引起興趣。例如Emma Stone(艾瑪史東)跟Mark Ruffalo(馬克盧法洛)在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trailer裡起舞的模樣。帶點荒誕不羈,尤其跳舞的配樂乍聽下有點哥德式暗黑,但不知不覺中,聽著聽著開
Thumbnail
2024/02/20
有的電影看完預告片就知道整部電影的走向,有的是看完參不透卻意猶未盡,完全被引起興趣。例如Emma Stone(艾瑪史東)跟Mark Ruffalo(馬克盧法洛)在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trailer裡起舞的模樣。帶點荒誕不羈,尤其跳舞的配樂乍聽下有點哥德式暗黑,但不知不覺中,聽著聽著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全員親爹娘變養父母
Thumbnail
全員親爹娘變養父母
Thumbnail
改編自同名漫畫作品的《海街日記》,影片中的三場喪葬儀式,帶動劇情段落的發展,由家庭瑣事感受日常作息的和樂氛圍,透過生活飲食娓娓道來對家人的記憶,四季更迭下四姊妹間真切互動的手足情誼。因為喪禮串起這一家人的點滴,藉由味覺與回憶交錯的共鳴,最終帶來和解的圓滿,一如「美麗的事物依舊美麗,真讓人開心」。
Thumbnail
改編自同名漫畫作品的《海街日記》,影片中的三場喪葬儀式,帶動劇情段落的發展,由家庭瑣事感受日常作息的和樂氛圍,透過生活飲食娓娓道來對家人的記憶,四季更迭下四姊妹間真切互動的手足情誼。因為喪禮串起這一家人的點滴,藉由味覺與回憶交錯的共鳴,最終帶來和解的圓滿,一如「美麗的事物依舊美麗,真讓人開心」。
Thumbnail
1998年的《八月照相館》,一部自己看不厭的電影,一個愛不成也感激的愛情故事,電影橋段是熟悉的韓風,氛圍卻出奇優雅雋永,淡然處理沉重的生死議題,不會故意煽情惹哭觀眾,看畢卻有份揮之不去的愁緒與落寞。
Thumbnail
1998年的《八月照相館》,一部自己看不厭的電影,一個愛不成也感激的愛情故事,電影橋段是熟悉的韓風,氛圍卻出奇優雅雋永,淡然處理沉重的生死議題,不會故意煽情惹哭觀眾,看畢卻有份揮之不去的愁緒與落寞。
Thumbnail
「我親愛的朋友們」正在播出的時候很幸運的讀到盧編的一本散文「此刻不愛的人,都有罪」。 這本書裡面提到了很多盧編的成長背景和她的父母,在看過了之後就更能夠理解「沒關係是愛情啊」和「我親愛的朋友們」裡海秀、阿菀跟母親之前的拉扯矛盾,還有最近的「我們的藍調時光」裡面親情描述為什
Thumbnail
「我親愛的朋友們」正在播出的時候很幸運的讀到盧編的一本散文「此刻不愛的人,都有罪」。 這本書裡面提到了很多盧編的成長背景和她的父母,在看過了之後就更能夠理解「沒關係是愛情啊」和「我親愛的朋友們」裡海秀、阿菀跟母親之前的拉扯矛盾,還有最近的「我們的藍調時光」裡面親情描述為什
Thumbnail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互相珍惜愛護的人,一定能。 家人,這個詞的意思是有血緣關係的人;親人,這個詞是指藉由法律關係而有所交集的人。家人與親人如同無形的牽絆,連接著我們與他們,卻也互相牽制、綑綁,久而久之,那些「詞」成了枷鎖,有些人將這些當成「義務」而非發自內心地去維持關係。
Thumbnail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互相珍惜愛護的人,一定能。 家人,這個詞的意思是有血緣關係的人;親人,這個詞是指藉由法律關係而有所交集的人。家人與親人如同無形的牽絆,連接著我們與他們,卻也互相牽制、綑綁,久而久之,那些「詞」成了枷鎖,有些人將這些當成「義務」而非發自內心地去維持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