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adland》前半段給我的感受比較偏向"小負面"情緒多一些;觀賞過程中會不時地冒出對主角生活的想法,自以為地為主角tag上"刻苦"、"受大環境所迫使"等憐憫標籤(OS:然而在電影結束後仔細回想電影情節時,這些出自於自己"自以為"的觀點,其實有點可笑)。
但後續隨著劇情的發展,這些為主角貼上的"莫名"標籤卻在慢慢地褪去,沒有再去多思考主角"在有所選擇的情況下,為什麼要當游牧族?"、也不再覺得她是"無可奈何";電影放映至此,才感覺自己真正地在融入在觀影的氛圍中。
映後回想電影情節時,後勁滿強而足,也有許多議題值得深思與探討(相信也有許多專業影評在討論)。僅以此篇,紀錄觀賞時的所感所想。
(底下有小提到電影情節,但應該在可承受"爆雷"範圍內...)
「當主角受在路上相遇、同是游牧族的友人邀請,去他家與其家人相聚時;主角在聚會後的隔日早晨,趁其他人仍在酣然入梦,獨自坐在友人家中餐桌椅上,畫面緩緩移動帶著觀眾"繞"了客廳室內一圈、接著鏡頭切換到坐在餐桌椅的主角身上;無任何語言旁白對話,定格在主角身上停頓了一陣後,主角毅然起身、踏出家門、開車駛離。」
- "我以為她(主角)會留下來"-雖然這樣電影就演不下去了,但還是有點希望她留下來。
我對這幕拍攝手法的解讀是,鏡頭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帶領觀眾環繞客廳室內的一切,想表述的也許是一個"家"的概念;一個家,承載著世上多數人的夢想與盼望,然主角置身其中望著身邊的一切,她清楚知道這不是她想要的"家"的形態(至少現階段不是),所以才會離開。同時她也已經嘗試過,聚會後夜宿友人客房,她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只好回到自己的露營車上入睡,這一幕要表達的,是不是她的"家"就在露營車上?
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並作出選擇,無疑是人生中重要的課題之一,如果抱著"得到了,但又想要更好的"或"如果選錯了,怎麼辦?"等態度,是否就做不好這一題呢?
- "就這樣離開了?至少知會一聲?"-或許她有留張小字條,而電影中沒有特別交代,只能留待觀眾自行填空。
現階段的自己很多時候不太喜歡"不告而別",但以前好像常這樣,因為少時不懂地以為什麼都不說的"離開"是種灑脫,彼此都可以不用太傷感;但爾後在成長的路途上,越發覺得在必要時,應該好好對身邊的人事物道別(或學習道別),即使是在日常中。不管是聚餐後的一個擁抱或一個搭肩碰觸的動作、不管別人是否感受得到或猜想別人會不會覺得"矯情"、都不要去管,覺得有需要就來一個就好。
電影節奏很舒緩、平靜,讓人彷彿隨著主角走過那一段旅程,而心境的體會,則端看個人經歷與解讀,這也是電影有趣之處;在不同時期、帶著不同的閱歷去看同一部電影,皆有不同的再發現。
小記:電影配樂"Ludovico Einaudi - Oltremare"很好聽*3(很重要的要說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