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卡布奇諾、拿鐵等咖啡稱謂,在未飛抵台灣唸大學以前,幾乎不曾出現在日常飲食裡,印象裡在生活上也無它們存在過的痕跡,而舊時對於「咖啡」的認知,只有那杯源於家鄉的「白咖啡」。
要說它是當地具標誌性的飲食文化代表,想來應是不為過,雖家鄉裡的吃喝美味實不止這一味,但不管是旁人問起或聊起,總覺多以「它(白咖啡)」作為開場,「誒,你們那的白咖啡是不是很出名?」。
雖說小時候早已習以為常地見大人們在早餐桌上必點那白咖啡一杯,惟那時對它的想像,始終只有那咖啡香,僅能聞之,而無法嚐之,「小孩子不能喝咖啡」猶如同桌大人們的耳提面命;縱然日後已能自主選擇點上一杯,也仍會被提醒「咖啡不要喝太多,小心"上癮"」,「但你們都在喝啊」,「就是啊,你也想以後每日不喝一杯咖啡就覺得不自在嗎?」;想來如今個人不太愛或養成喝咖啡的習慣,許要歸功於此。
逢年節返鄉,雖不太喝咖啡,但帶著「遊子歸鄉」的儀式感,偶爾還是會在外用餐時,點上一杯;家鄉裡許多茶室皆有自家白咖啡的沖泡方式,以往時有所訪,唯長江(江氏)係未曾造訪過的一家。
由入口駛入,映入眼簾的單層獨棟建築,紅瓦白牆,已自帶舊時代氛圍,據說原是民生房屋住所,後期則改造成如今這般風貌,說是改造,但房屋內外仍保有當時的傳統特色,尤其入屋處鐵門的形狀造型,宛如放大版的長形鐵花窗,地坪所鋪的馬賽克地磚,配色亦頗有70、80年代茶餐室風格。
屋內用餐座位以近似蒂芙尼藍(Tiffany Blue)鐵製折疊椅與大理石桌面作組合,搭配黑、灰、白等色混貼地坪與些許斑駁的淺色系天花。
似蒂芙尼藍(Tiffany Blue)鐵製折疊椅與大理石桌面
店家彩繪餐牌細緻,且圖文並茂;生熟蛋、烤麵包(塗抹牛油、咖央或斑斕醬),麵食類如通心粉、雲吞面等熟悉不過的南洋早餐選擇皆是菜單內容,重點是實(食)物與其內容相符。
簡單點了店家招牌「長江白咖啡」與烤麵包;以手動「拉冲」方式沖泡的白咖啡送上桌時表面仍滿佈氣泡,湊近唇邊稍微啜吸綿密氣泡,聞著香氣,咖啡接續緩緩滑入口腔,加入糖與奶後的咖啡口味偏甜,但比例拿捏得宜,並不掩蓋咖啡原味,反而突顯,配著烤得酥脆、放上牛油條與塗過咖央的麵包,這兒的早餐許就是這麼一回事。
有關「白咖啡」的敘述與介紹,歡迎參閱
此篇,想必會瞭解更多,以下節錄。
- 「白咖啡是白的嗎?白咖啡是什麼?關於白咖啡的定義,普遍是指在烘焙過程中添加較少雜質的咖啡豆。有些資料說是完全不含雜質,根據我走訪幾家白咖啡名店,店家證實還是有添加的,只是添加物較少...」
- 「白咖啡是在咖啡中加入淡奶與煉奶,多數採高空拉沖方式,普遍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排出咖啡裡的空氣而讓口感更滑順,上桌時咖啡表層布滿細緻氣泡為其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