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 Hiatus Kaiyote,是幾年前無意間在 YouTube 發現了
<Nakamarra> 這首歌的 MV。那時候對各類音樂的接觸尚相當粗淺,卻已經有很強烈的感受:
「哇......,原來有人可以把音樂玩成這樣。」
那次之後,便開始關注了這一個來自澳洲墨爾本的樂團。三四年過去,<Nakamarra> 不時在生活中被想起,同時也更期待他們新作品的樣貌。這一天終於來臨,Hiatus Kaiyote 經歷了 “hiatus” 之後,發行了他們第三張專輯
《Mood Valiant》,各串流平台也正式上線。
來自澳洲的 Hiatus Kaiyote,於 6月24日 推出《Mood Valiant》專輯。
《Mood Valiant》的宣布
這張專輯早在今年初已經開始進行宣傳,讓關注他們的樂迷引頸期盼,等得耳朵癢(我自己)。一開始先後釋出了
<Red Room>,以及與巴西資深製作人 Arthur Verocai 合作的
<Get Sun> 歌曲 MV,已經宣告了樂團的強勢回歸。在專輯正式發布之前,無論從 MV 的製作,到專輯與單曲的行銷面向來看,Hiatus Kaiyote 這一張時隔五年的回歸之作,是投入了相當大比例的誠意。這之間歷經團員分別推出個人作品、主唱 Nai Palm 走過患癌的打擊,或許也和樂團轉投 Brainfeeder 廠牌後的首張作品存在一定的影響關係。
《Mood Valiant》是一張極具主題結構與連貫性的專輯作品。首先將所有曲名一字排開,一個類似「一個人兀自在池塘邊獨處呢喃」的意象相當突出地表現出來。從 Tiger Lily、Chilvary、Sun、Rose Water,到 Stone or Lavender 等,這些元素明顯的共同性,勾勒出樂團在這一張專輯欲探討的主題方向。
專輯曲目
多首曲目不時穿越各種大自然的環境聲音,如 <Flight Of The Tiger Lily> 以及 <Get Sun>。<
All The Words We Don’t Say> 在長達五分鐘的時間,更是刻劃了各種爆破和來回敲擊。之後的 <
Hush Rattle> 卻只在 40 秒內出現類似撫慰的聲吟。這樣的對比,感受到曲目鋪排上的有趣。來到 <
Stone Or Lavender>,則採用了鋼琴和弦樂,回歸簡單的伴奏配件,用歌聲的情感上做出堆疊,一句句宣洩出內心的篤定,「We could get over, only if we wanna. Please believe me, please believe me when I say」。
《Mood Valiant》專輯封面,同樣充滿和諧的“破碎感”。
樂團特色
Hiatus Kaiyote 擅長在歌曲中拼湊多種聲效,並且運用極具音樂技巧的節拍游刃切換,在音樂中營造一種和諧的 “破碎感” ,專輯中的 <Chilvary Is Not Dead> 表現尤其顯著。此外,主唱的歌聲更是樂團中不可不提及的一大特色。主唱 Nai Palm 的音域廣闊,從磁性的低吟,到高音的揚唱,在歌聲上更形塑一個似無邊界的想像。而與上一張專輯時的形象相比,她明顯有著體型上的變化。
在音樂之外,整個樂團的視覺形象同樣有相當跳脫的吸引力。除了 Nai 的各種繽紛裝扮,在 MV 中也時常大膽運用各種顏色,玩弄出恰到好處的絢麗奪目。而這一次《Mood Valiant》的推出,可見樂團推出了不同版本的黑膠唱片,除了在串流當道時代,表現出對於藝術載體的堅持以外、將創意最極致的發揮、讓樂迷仍不住掏出錢包的策略,也是相當讓人敬佩的。
是什麼樣的音樂?
從維基百科上,Hiatus Kaiyote 被定位成 Jazz-funk 樂風走向。但我相信,有聽過他們作品的朋友們肯定認同他們但音樂難以被定義。從《Tawk Tomahawk》到《Choose Your Weapon》,樂團已經很大幅度地表現了自己在音樂創作上的多元潛力以及獨特性,界更是多次被 Drake、Questlove、Kendrick Lamar 等重量級西洋創作人所認可。而來到這一次的《Mood Valiant》,Hiatus Kaiyote 更是在往內探索的同時,揉合更多的音樂語言,也用更完整的形式表現了一張專輯的可能樣貌。
如果要用一句話表達這一張專輯的感受,只能很直白地再一次說:「哇......,原來人類已經把音樂做成這個樣子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