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大事記] EP.3-3 三陽野狼SS80試騎簡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試騎簡記」系列不是每一次都有機會可以撰寫,大致上有幾種情形可以寫這類型的內容:其一,採訪過程中車主主動提出可以讓我體驗,那麼當然開心呀,這麼好的機會自己降臨怎能錯過XD;其二是租車,例如之前騎過的Kawasaki Z900RS Cafe,那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到處騎、到處體驗,不過只限相對新的車種;第三種就是厚臉皮地問前輩可不可以騎看看XD,通常不建議這樣,因為有些車對車主來說是很有價值、意義的,很能理解不會隨便借給一個素未謀面的人。

自己承認過去也有未成熟的時期,那時看到車就會好奇問可不可以騎看看,當然很多前輩寬容我的無禮,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很不好意思。給新入圈的車友建議,看到夢想車當前,還是要理性些,不要因此傷了感情與緣分。

附上前兩篇的連結可以回憶一下~

-----------------------------------------------------------------------------------

Anyway,回到一兩個月前,我前往台南拜訪三陽野狼80的車主殺手(殺手是他的綽號,不是職業!),聊天到尾聲時,前輩就問我要不要騎看看這台車,我心裡想著:「哇嗚!當然好啊XD~」

所以就從殺手的工作室把SS80騎出去~

車體相當瘦長

車體相當瘦長

我跨上野狼SS80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台車真的好小、好細長,比過往騎過的Honda CB100、CS90等等還要更輕盈。長油箱與低把手,跑車的感覺整個瞬間都出來了XD。雖然外型真的很有60年代小跑車的樣子,但腳踏其實是沒有後移的,騎乘上還是會有一點點怪怪的感覺,可能因為我的腳比較長吧,因此坐起來最舒適的位置對我來說其實是在油箱與椅墊的交界處(就是短油箱時前座的位置啦XD)。

不過不重要,畢竟當年這台車的上市不是真的要讓購買者去跑賽道的,所以有沒有腳踏後移就不是那麼得重點,當然如果我自己有這台車,還是會以自己習慣的騎姿去調整腳踏位置。但當下的狀態是「原廠位置」,所以就順它囉~

這油箱就是這麼細,絕對沒修圖

這油箱就是這麼細,絕對沒修圖

油箱從中段開始,兩側都有做凹,雙腳剛好就可以夾在這個凹面處,以我坐的位置,這個凹面的範圍還蠻剛好的耶!

從騎乘者視角來看油箱,第一個念頭是:接縫油箱好帥!可能會直接地聯想到Dream 50油箱中間有一塊橡皮飾帶,如果SS80也有這個部品不知道搭不搭XD;第二個注意到的就是,油箱真的好窄,站在車旁看的感覺遠不及坐在車上的感受。

開關都在左邊,電門在車台上

開關都在左邊,電門在車台上

把手開關佈局上全部都集中在左手,右邊就只有油門線和煞車而已,這樣的精簡設計在早期的車上其實蠻常見的。

左開關近拍

左開關近拍

左把手開關應該是原本就長這樣了,銀色外殼上只有黑色的按鍵和撥桿,沒有標示,所以可能剛買到車的時候要先研究一下什麼開關是什麼功能。由上到下分別是大燈、喇叭、方向燈,基本上都是上賽道用不到的功能啦,所以如果要比賽,就整個拆掉就行了XD。

-----------------------------------------------------------------------------------

殺手的工作室在一個死巷裡,附近都是路寬很窄的巷弄,而且還不是棋盤格般整齊,所以一騎出工作室的我等同迷路,不過那也是我騎到終於想到要繞回去的時候才發覺自己迷路XD,可見好玩的車很危險,不小心就會掉進坑裡了。

我平時沒有什麼機會會接觸到排氣量小於100cc的機車,騎過的車應該雙手數得出來吧,例如:AR80、RG50 Gamma、金旺90、KC80、CS90...等等,都是特定領域中的極端車款XD,所以也無從與SS80互相比較。自己認為騎乘感上很像CS90,而動力更像CB100,也許因為車體很輕、車身很窄,在巷弄中穿梭非常靈活,爬坡也很輕快。

三陽野狼80是循環四檔,但以臺灣的交通來說四檔很夠用了,而且論瞬間加速的動力,其實它很有潛力,一個人市區通勤不只是方便,還帶有點樂趣XD。前輩跟我說他們之前在西濱公路上嘗試測SS80的極速,差不多GPS時速89km/h,以機械錶來說應該剛好指到100。不過如此輕的車,加速與極速變異性蠻高的,端看騎乘者當天早上吃多少早餐與撞風面積XD。

最便宜的檔顯就是直接印在儀錶上!

最便宜的檔顯就是直接印在儀錶上!

舊時代的車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指引」,提示車主要怎麼駕馭這台車,像是鈴木會在打檔桿旁邊標示每個檔位的位置與方向,避免新手第一次騎車不知道打檔桿要如何踩勾。而本田則傾向於視覺實用高C/P派,直接把檔顯印在時速錶上,告訴你騎到多快就可以準備換檔了。

(所以看野狼SS80的設計,應該一檔起步後騎到時速30km/h可以直接打四檔,直奔100km/h...拜託不要真的去試!)

raw-image

另外一個指引是打印在引擎右側case上的選用機油參考值。由於過去的機油是屬於single-grade的機油,黏度是單一值,會隨著氣溫影響機油黏稠度的表現,SAE後的數字越大表示黏度越稠。所以以SS80引擎上的標示,建議氣溫15度以上加SAE 30的機油!

不過以臺灣的天氣,除非寒流來或是高海拔地區,不然大部分時間都不會低於15度,且現在普遍都使用multi-grade的機油了,這就算是種時代的痕跡了吧~

-----------------------------------------------------------------------------------

後來因為真的迷路了,又沒有帶手機在身上,繞了一大圈總算看見來時路上有印象的地標(其實是一台掛舊式七碼黃牌的跑速樂XD),慢慢找回原本的路回到殺手的工作室XD。

raw-image

很謝謝前輩讓我有機會認識這台三陽野狼SS80,希望疫情快快退散,年底再一起賽道見XD!

以上~

-----------------------------------------------------------------------------------

攝影:Canon 5D Mark IV、Sony Xperia XZ-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4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城市寫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29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Thumbnail
2022/12/29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Thumbnail
2022/03/31
這麼普及的車款零件應該不難找、不難翻新,只是有沒有心願意去做而已。小松自己覺得現今檔車已經不是主流車種,很多車行因此沒看過或不熟悉老檔車的維修邏輯,所以才會一句:「老車就都這樣啊!」打發掉他。然而實際上舊型的老車就是新車的基礎,反而因為這樣,老野狼結構比很多新車簡單直覺。
Thumbnail
2022/03/31
這麼普及的車款零件應該不難找、不難翻新,只是有沒有心願意去做而已。小松自己覺得現今檔車已經不是主流車種,很多車行因此沒看過或不熟悉老檔車的維修邏輯,所以才會一句:「老車就都這樣啊!」打發掉他。然而實際上舊型的老車就是新車的基礎,反而因為這樣,老野狼結構比很多新車簡單直覺。
Thumbnail
2022/02/06
在開始講大野狼之前,必須要先知道一件事,那就是1977年(或差不多那附近)是個白金狼的分水嶺,在此年份之前才能夠被定義為初代白金狼,當時的塗裝是有立體翅膀鋁標的小油箱,搭配很大顆的史帝田鐵汽缸(非常無敵重,因為是鐵的)。
Thumbnail
2022/02/06
在開始講大野狼之前,必須要先知道一件事,那就是1977年(或差不多那附近)是個白金狼的分水嶺,在此年份之前才能夠被定義為初代白金狼,當時的塗裝是有立體翅膀鋁標的小油箱,搭配很大顆的史帝田鐵汽缸(非常無敵重,因為是鐵的)。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