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捧沙的孩子們_致青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沙開始慢慢從指縫溜走;越走越少。

沙開始慢慢從指縫溜走;越走越少。

願你長成自己理想中的大人。

聽說是畢業典禮。

可身在其中的我卻感覺事不關己。畢業證書早領好了、畢業照已經拍了、所有環節都設計成了影片,提前剪了。由於幾乎不露臉,更省去梳妝打扮的麻煩。當天要做的,只有準時上線。

三個小時下來,開好的一大包衛生紙也沒用上。比起離情依依的畢業生,我們倒更像觀賞了某場演出的觀眾。流不出眼淚不是對離別無感,而是沒有意識到真的要分別了。一切都像假的。

只有典禮前的一小段獨白是真的。

剎那間才想起,自己本該是主角的。頂著畢業生代表的頭銜,對著螢幕上的自己低語,想設法添點什麼,讓這個不完整的句點看上去好受些。

在此摘錄一小段當晚的字句。

-

有個孩子,雙手捧著滿滿一把沙。他想把沙帶回家,提醒自己大海的形狀。

沿路走,沙開始慢慢從指縫溜走;越走越少。可能走到最後,什麼也抓不住。

親愛的外星人們,明天過後,我們都會離開校園、踏上不同的路。我們都將成為雙手捧沙的孩子,儘管努力地想抓住甚麼,可隨著時間過去,一切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十八歲的瞬間。很可能到了最後,當你攤開掌心看看,已經甚麼也不剩。

但是不要氣餒。你會發現,只要閉上雙眼,你就能在心裡聽見大海的聲音。

-

在給同學的畢業卡片裡,我每一張的結尾都會加上這麼一句:

願你長成自己理想中的大人

在年幼裡昂首仰望的年紀,我們都曾有過「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這種大人」的念頭。距離成年的日子愈發靠近,忽覺這件事真的很重要。在拚了命的向外衝時,千萬不要忘了自己的起點、自己原來的樣子。

這是那晚跟自己做的約定:

如今我們要長大了,也會學著如何扮演好一個大人。

同時我也會,努力長成自己理想中的大人。


2020.06.30. _ 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巷子的沙龍
2會員
39內容數
太多話想說。都說在這了。 偶爾,也把那些堆放太久的心室垃圾,拿來倒一倒。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常說的青春,是親身經歷呢,還是自己想像出現的美妙畫面? 盲目的青春 小孩子們你正處在最青春的時候,應該要多去嘗試與體驗許多事情。在環境耳濡目染下,自己也覺得在青春的時光 ,所以有了很大的信心覺得自己有青春的資本,做起事情來覺得都是正確的。 伴隨著莫名的自信,就像是打了增長素的小孩子,好似青春讓我自己
Thumbnail
常說的青春,是親身經歷呢,還是自己想像出現的美妙畫面? 盲目的青春 小孩子們你正處在最青春的時候,應該要多去嘗試與體驗許多事情。在環境耳濡目染下,自己也覺得在青春的時光 ,所以有了很大的信心覺得自己有青春的資本,做起事情來覺得都是正確的。 伴隨著莫名的自信,就像是打了增長素的小孩子,好似青春讓我自己
Thumbnail
也許我一直還沒長大。 我依然是那個說再見就會淚流滿面的孩子,20歲是一條分水嶺,我告訴自己要長大,但心裡總是慢慢來,不疾不徐,對於長大沒有用太多的心,也許我仍然憧憬放學回家就能看見家人的日子。 適應力也是一種能力吧?我想我在這方面是個初學者,懵懂。 同學們忙著逃離家裡的管束,我忙著在想什麼時候能回家
Thumbnail
也許我一直還沒長大。 我依然是那個說再見就會淚流滿面的孩子,20歲是一條分水嶺,我告訴自己要長大,但心裡總是慢慢來,不疾不徐,對於長大沒有用太多的心,也許我仍然憧憬放學回家就能看見家人的日子。 適應力也是一種能力吧?我想我在這方面是個初學者,懵懂。 同學們忙著逃離家裡的管束,我忙著在想什麼時候能回家
Thumbnail
經過大大小小的典禮加冕,最終出了社會邁入職場正式宣告成為大人,然後就彷彿再也看不到盡頭
Thumbnail
經過大大小小的典禮加冕,最終出了社會邁入職場正式宣告成為大人,然後就彷彿再也看不到盡頭
Thumbnail
噹~噹~放學了,同學三三兩兩走出教室,有些人要去上社團;有些人要去和同學吃飯,有些人要參加放學後學校所舉辦的活動。大家都好忙,於是書包很快地收拾好,便離開了。 但是,我和他們有些許的不同。 今日的鐘聲響起,放學了,大家收拾著課本,準備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我跌落到了國三的回憶裡。
Thumbnail
噹~噹~放學了,同學三三兩兩走出教室,有些人要去上社團;有些人要去和同學吃飯,有些人要參加放學後學校所舉辦的活動。大家都好忙,於是書包很快地收拾好,便離開了。 但是,我和他們有些許的不同。 今日的鐘聲響起,放學了,大家收拾著課本,準備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我跌落到了國三的回憶裡。
Thumbnail
當然,長大也很好,至少我們還在,現世依然安好,只是我們得換一個角度,再度重拾對於這個世界的熱情,就像過去一樣。
Thumbnail
當然,長大也很好,至少我們還在,現世依然安好,只是我們得換一個角度,再度重拾對於這個世界的熱情,就像過去一樣。
Thumbnail
有個孩子,雙手捧著滿滿一把沙。他想把沙帶回家,提醒自己大海的形狀。 沿路走,沙開始慢慢從指縫溜走;越走越少。可能走到最後,什麼也抓不住。 親愛的外星人們,明天過後,我們都會離開校園、踏上不同的路。我們都將成為雙手捧沙的孩子,儘管努力地想抓住甚麼,可隨著時間過去,一切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十八歲的瞬間。
Thumbnail
有個孩子,雙手捧著滿滿一把沙。他想把沙帶回家,提醒自己大海的形狀。 沿路走,沙開始慢慢從指縫溜走;越走越少。可能走到最後,什麼也抓不住。 親愛的外星人們,明天過後,我們都會離開校園、踏上不同的路。我們都將成為雙手捧沙的孩子,儘管努力地想抓住甚麼,可隨著時間過去,一切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十八歲的瞬間。
Thumbnail
Gap Year 對一個人的意義是什麼? 或許這個社會總是告訴我們,大學畢業應該快點去工作,賺錢養活自己,儘快負起當一個「大人」的責任。 當時間逼著我們急急忙忙成為大人以後,我們都還記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 在看這部片的過程,內心感覺好奇妙。這是自己導師班學生的畢業製作,兩個都是。 現在的他們正面
Thumbnail
Gap Year 對一個人的意義是什麼? 或許這個社會總是告訴我們,大學畢業應該快點去工作,賺錢養活自己,儘快負起當一個「大人」的責任。 當時間逼著我們急急忙忙成為大人以後,我們都還記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 在看這部片的過程,內心感覺好奇妙。這是自己導師班學生的畢業製作,兩個都是。 現在的他們正面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藍天、白雲、沙灘、碧海,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形容。似乎從沒有什麼改變,關於這些再常見不過的形容詞。「……」但我腦海中的詞彙只能如此形容,畢竟不論再怎麼樣將其寫多麼華麗、絢爛,用多好的方式去形容它。它最終還是不會改變,不會變得更加美麗,也不會成為不一樣的東西。我按下手機上的發送鍵,送出了剛拍下的
Thumbnail
...藍天、白雲、沙灘、碧海,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形容。似乎從沒有什麼改變,關於這些再常見不過的形容詞。「……」但我腦海中的詞彙只能如此形容,畢竟不論再怎麼樣將其寫多麼華麗、絢爛,用多好的方式去形容它。它最終還是不會改變,不會變得更加美麗,也不會成為不一樣的東西。我按下手機上的發送鍵,送出了剛拍下的
Thumbnail
年紀越小時間越快── 是小學生和中學生的蛻變, 是中學生和大學生的青春。 年紀越大時間越慢── 像是昨天的海, 像是昨天的你。
Thumbnail
年紀越小時間越快── 是小學生和中學生的蛻變, 是中學生和大學生的青春。 年紀越大時間越慢── 像是昨天的海, 像是昨天的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