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8 有種比較叫天生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話嘮不用錢

有時候東西寫一寫,還是會不自覺贊同以前想過的一些事。
上一集,我提到師長在看人 (學生) 時常會有「倖存者偏差」的概念在裏頭,好似說很多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這個人 (學生) 的素質就決定了他今天的高度。
事實上,這也是社會觀感在面對個體問題時,雙重標準的一種表現。
成功者的努力會被讚揚,褒獎恍如天生,如同優美的性格與生俱來;尚未成功的人會一律被打為失敗者,接受一切社會觀感的檢討,歸納出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所以這也是為何我會提到,那些外在的標籤不太需要理會的原因: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很無力,也可以強大到不用害怕任何的失去

本週優質節選

相處上你可以選擇不尊重呀,那就不能怪別人拆台你唷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外貌?是很重要,但人種不對,再漂亮可能也沒用
  • 星座?其實就是天生的,對有興趣的人來說
個人認為今天的內容很挑戰某些價值觀,後來還是決定寫的原因在於:如果今天有人對這些話題有興趣,我自然很樂意多聊幾句;但如果有的人打從一開始就對這些東西嗤之以鼻,我想我也不會對對方有任何興趣,那就還是暢開大聊吧,哈!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你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追蹤當鬧鐘用就可以了 XD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外貌?

其實長的很好看的人,看久了也是會審美疲勞啦 ...
小S的犀利應該很多人都見識過吧,哈
康熙來了》停播五年多,我讀師大的第一個學期,真的是每天在看節目配飯,也曾經想過說:天啊,停播!這樣以後還能看什麼有趣的節目嗎?畢竟電視節目越來越不怎麼好看,好像也是事實。
很多時候看節目當下都是節目效果,其實事後回想這些很經典的橋段,都覺得 ... 這個社會挺現實的。
靠外貌走遍天下的人不少吧?近幾年開始流行一些短語梗圖,就充斥過這類的訊息,以男生來說:首先,你要長的帥,人家才看的到你的內在
這有很多話題可以發揮,比如說:
  • 不只是帥,還要有車、有房,爸媽雙亡
  • 當你認真健身,發現你的臉還是長這樣
  • 你以為買台重機載的是美女,其實吸引的都是棒子
這類很容易讓人看了會會心一笑的內容 XD。
這種狀況很像以前聽過的一種比喻是:今天高中生為什麼會被灌輸需要認真考試、考好大學?是因為看學歷選擇要不要任用的人大有人在,當然錄取之後的工作能力、人格特質才會開始顯現,一個好學歷至少在台灣,就像拿了張高級門票的感覺。
那外表,是一個讓人願意在人海中,選擇主動親近你,對你產生興趣的門票。
當然就衍生很多說法,其中像是:通常一個願意花時間打理外在的人,相信也是一個非常認真生活的人。
逆風了,我覺得看臉時代是有例外的
在現代,長的好看的人真的變多了,願意打理自己的人也變多了,所以相形之下沒這麼在乎外表的人,就會被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不努力、很邋遢、不重視自己,不過這倒是很呼應別人確實多半會先看到外在,才決定要不要往內在去深入。
提一個 ... 其實不太應該被主觀歸類的族群,就是 C 妹。
幾個月之前的網路節目《綜口味開房間》有聊到這件事,就是同志族群中,也依然的有不同的分類,C 妹是其中一種類型,泛指那些性向是同志,但無論穿著還是個性都偏向光譜另一側的人們。
C 妹的族群在同志圈裡不容易吃的開,多半原因是來自,男同志喜歡的性別氣質感受上是又再往極端處一些的,也就是會容易喜歡上比一般認知的男生再更 Man 的男生們,這種感覺。
所以會造成部分男同志會覺得說,如果我要跟一個性別氣質是偏陰柔的男生在一起,那我大可以回到普羅大眾認為「正常」標籤的性向,去和一般女生在一起就好,「感受上也不會覺得有些不太自然」,大致上就是 C 妹族群想戀愛的困境。
但他們卻不是不注重自己外表的人,卻依然的不容易被人接受,就不能說明這是一個絕對「看臉時代」,而是:反正主流的觀感不喜歡,管你是什麼樣子我都不會喜歡
當時節目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小賴本身就是同志,所以回答起這類的問題倒是滿起勁。
他的回應讓我想到一個人,雖然這個舉例並不貼切,但結果是一樣的。
又讓我想到「蔡康永」。
蔡康永說過,他願意為同志族群發聲,不希望社會大眾因為他是「蔡康永」所以才選擇接受「他們」,雖然他一個人沒辦法讓社會觀感覺得說,同志的戀愛性向馬上就應該被當成是正常的來看待,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和他有相同的知名度才有這個資格出櫃。
而當有天不再有這個櫃子的時候,是最好不過的結果。
同樣的,小賴當時給的建議就是,C 妹是一群,其實很需要顛倒過來:先讓別人看到你的才華,你原本的形象才能更順利的被人接受,這種感覺。
亦即因為才華的展現,讓大家看你的時候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反而能讓人接受你與眾不同的地方
有時候必須比一般人更認真生活的人,卻得不到能使人欣慰的結果,更加深了我認為社會可能真的沒有什麼「平等」,畢竟呼籲人的主動尊重,大概從一開始就走錯了吧?

星座?

非科學的話題,它的脈絡和有趣,只有願意敞開心的人才能獲得。
如果告訴你是會大器晚成的人,感覺怎麼樣呢?
如果要研究人天生會有什麼東西啊,有一個挺有趣的辦法,就是把你的出生時間問個清楚,把「星盤」給挖出來看看。
好一陣子我在研究人出生時候的星盤。會促成我研究星座,是因為我想透過這個管道認識自己多一點。
其實星盤就是你出生那一刻,讓你躺在地平線上,對著太陽系照一張照片的感覺,然後我們藉由別人留下來的智慧,去判讀這張照片有沒有屬於你的個人資訊。
當然其實想認識自己的辦法層出不窮,像以前學生時代是很多的性向測驗、職涯測驗等等的,而我是好奇「我是誰」,以及我想了解一些,可能在我身上有過的痕跡或故事,會不會被我忘在哪一處,就決定從這個部分人覺得非科學的東西著手。
以前我一直以為星座是一種統計,事實上學過統計的同學,應該會知道星座完全不是統計學的一環,是星座本身就是「占星學」,而星座沒有什麼假設檢定這種東西。
每個人只會有一張星盤,畢竟一個人不會在只有一個意識的狀況下出生兩次吧?
在讀這些相關的書籍,了解的東西越多,就會知道有些東西是天生就黏在自己身上,不論是自己有什麼優勢,還是家庭帶來的課題,一併都能在盤上看出個大概。
如果天生就帶有好東西,甚至不用努力是不是就真的很好?也許有的時候實在是因為生活裡的無力感一直在增加,是來自再努力也不見得能擁有的失落感吧?
更別說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會長的不好看啦,或是不管做什麼、學什麼必定會慢人半拍啊,改不掉的臭脾氣啊等等的,似乎都比伸手而不得的成就令人難過許多。
當然也是因為人本來就容易慣性放大「損失」給人的感受吧。
那星座有趣的地方在於說,其實占星學並「沒有」把人分種。
星座是一種形容,「把人分種」是滿明確的誤解。
剛剛有提到說,星盤是出生那一刻馬上對太陽系快照下來的結果,時間不一樣、地區角度不同,幾乎不太可能造就出兩個極度相似的照片,非常有趣。
一般我們熟知的太陽星座,在占星學是一種人生意志的總結,比如說一個巨蟹座的朋友,不論他現在是什麼樣的調調、個性,總會有意識、無意識的在他關注的領域裡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安全感,而這個領域要看宮位才能決定。
所以讓人覺得只聊一下自己是幾月幾號出生,是什麼樣星座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個性,說實在的,是有點過於簡陋的辨識方法。
同樣是安全感問題,事實上每個人的盤面都有,可以看出生的時候月亮在哪個星座,或者 4 宮是原本巨蟹座的位置,有沒有什麼星在上面?都是判讀方法,只是說太陽是顯性的,會把巨蟹座對安全感的需求給暴露出來,僅此而已。
又比如今天聊到「外貌」,一個人的外貌,或是給人的觀感也有許多資訊可以判讀。
比如說出生的時候,地平線東方 (臉面對螢幕,左手向左側平舉過去),太陽要升起的位子 (左手掌指向) 就是你的上升星座,可以詮釋你在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途中,是用什麼星座的特質完成的。
那描述外表,一個上升星座是雙子的人,多半都是手長腳長的 (就是我),因為雙子座的原始含意就和四肢有關。
或者金星也可以很好的描述一個人的外貌,但必須要和其他行星連結一下。
如果一個人的盤上,金星和火星 (性成分) 或冥王星 (冷靜、潛在的) 有互動到,這個人的性魅力特質可能會很強烈,行走賀爾蒙,只是要看角度才能決定是可能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現出來,有的人是順利、自然的,有的人則是要磨練一番這樣子。
像身高會如何、體型會如何?以及這個人的魅力、長才在哪?基本上可以透過太陽、上升、金星幾處看出來。
而且這還只是星座的一部分而已,有幾本研究星座的書可以在此推薦給大家到書店去翻翻看:
  • 當代占星研究:星座、行星、宮位的涵義都會個別解釋,初期可以當成是看看自己、看看別人的特別之處,有興趣研究下去的話則是要開始記大量的判讀資訊,這樣才會越看越準
  • 占星相位研究:可以當作是《當代占星研究》的第二集,因為每個人的盤面,隨便兩顆行星都會產生「角度」,我在文內所謂的「有互動」就是這個意思,兩顆星夾出了可以解釋你個人特質的角度,這本書寫的特別詳細
  • 占星與真我:在前兩本名詞解釋看完一輪之後,大概會需要系統性的綜合你所看過的東西,以及要怎麼樣規則化的判讀自己盤面的資訊,這本講的非常好,可是會很需要花時間練習就是
那關於我認識的占星學就簡單介紹到這囉!

人格特質?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分享一下之前做過 MBTI 測驗的結果,好像強調自己是人數最少的人格特質還滿有趣的,雖然有時候看一看會想說,奇怪怎麼 16 種人格就有 2-3 種都說自己是人數最少的,我困惑了一下。
我的劃分結果是 INTJ 建築師,看完解說之後,就是很稀有難搞的人格特質嘛。基本上因為真的佔人口比例是不高,看數據顯示鐵定在最後三名,思想跟作為上都不是這麼的 ... 世俗 (可以這樣形容嗎),所以就有點容易被當成異類。
但實際上我很喜歡這個人格自帶「建樹」的特質,而且會保留自己做事的動力,或是保護好自己精力的能力;在先前我聊到討厭的課程的時候,其實就有「保護精力」的概念在裡面:我真的需要把活動的能量留給自己去創造新事物
那據一些民間文章,也會聊到部分企業會參考 MBTI 的人格特質測驗,佔錄取分數的多少,來決定要不要任用你。
但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我覺得還是花時間認識自己,在喜歡的範圍之內把自己培養成「能為別人帶來價值的人」,以能賺錢的角度來說,會實在一些。
13會員
225內容數
文字沒有立意討喜,專注書寫人際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訂閱破千人!訂閱文就該這麼寫,我心目中的典範訂閱破千人!訂閱文就該這麼寫,我心目中的典範
Thumbnail
avatar
承熙
2023-09-12
沒有人幫你完成的事,就自己來吧!比如說:把寫在網路的文章編成書!我的人生有沒有想過「要靠寫作賺錢」呢?當然是有的!後來我知道「寫作」不會是我的職業,也不會是我的收入來源,更不是我擁有的才能,但我總還是可以起身動手去做那些「沒有人會幫我完成的事」,而我只是想完成它而已!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23-09-07
《從語音到文章: 運用AI工具,激增寫作效率》2:設定好你專屬的思考自動化流程,一不小心就寫出大量原創文章 透過Zapier建立出「思考自動化工具」真的很有意思。 透過將語音轉換為文字,每個人都可以更輕鬆自在地記錄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透過GPT4等AI,幫助我們找出自己談話逐字稿中的重點,並且根據生成文章的大標題與段落的小標題。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9-01
《從語音到文章: 運用AI工具,激增寫作效率》1:使用Zapier自動化工具,不用5分鐘就能從「想法」到「文章草稿」目前我使用Zapier的方式,是先上傳一個我在手機上錄的聲音檔(m4a格式)到Googl Drive,然後把聲音檔案串接到OpenAI的Whisper API作為語音辨識的手段,將手機上錄的聲音黨轉換成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8-31
《20230817發文兼2023打狗祭》預告,緯創本蛙推薦價112呀,文章下方寫了三千字,十張圖解~就有人鬧場說不算耶TTXC 2023 Takao Rock打狗祭 策展也是必應創造主要業務,花錢看人打狗應該很爽,幫高雄觀光做個宣傳,十月不是吃冰季,再想想如何盡地主之誼,呃,怎樣人狗盡歡。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81611629692219393 呃,狗兒子跑哪去了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3-08-17
《首爾大學ㄧ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掌握四個要點,寫出批判性文章寫作就像任何一項技能一樣,需要不斷刻意練習。有邏輯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寫下成為文章,是現在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 相信大家都聽過批評性思考,首爾大學朴注勇教授即時將這套方式運用在寫作上。能夠讓大家,邏輯正確,有憑有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發表個人主張之前,應該先參考前人思考的脈絡 教授說:在開始
Thumbnail
avatar
駱和煦
2023-01-11
想法發展101:三個原子寫作想法發展主階段,讓數位寫作者在失去興趣之前就完成文章,為自己的寫作履歷加瓦添磚,持續輸出創造你好,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為了成為多產的數位寫作者, 從2022年4月開始,實踐原子短文(Atomic Essay) 已經有7+個月。這段期間我輸出了120+篇原子短文,幫助我很有效率地完成平日作為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我也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2-11-11
怕死就寫不出好文章今天的標題好像比以往更為聳動了:) 其實也不是說我想成為什麼很偉大的作家,而是在看完「午夜。巴黎」後,內心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只是我心裡的「文章」,一如既往的替換成「人生」。
avatar
Dying
2022-04-06
善用這兩種能力,就能寫出高CP值百搭款文章開頭!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Thumbnail
avatar
陳冠穎(冠冠老師)
2022-02-23
不會寫程式就去寫文章! / 如何找到天職 / 完美主義是一種阻礙我們習慣被一種思維受限:別人怎麼做有效果,我們就照著做,應該會有用吧? 對,我相信有些適用,但事實上,事情不完全是這樣子運作。 在未知的道路上,你也可以發揮創意,彈性的嘗試不同的方法,因為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單一制式的。
Thumbnail
avatar
馬斯卡彭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