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如何成為瘟疫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想像一下,我告訴了你以下所有內容。
有一個國家——在一場新的、致命的流行病最新變種浪潮中——有了一位新的衛生部長。老一個剛剛辭職,因為他違反了自己的封鎖規定與“助手”有染……順便說一下,他們都結婚了……助手的兄弟收到了一份利潤豐厚的政府合同,用於提供 Covid 物資。
新的衛生部長有什麼背景?或許,他是一名醫生?也許……科學家?或者只是一個工作日稱職的職業政府官員?不,他是前投資銀行家。在科學、醫學、醫療保健甚至政府管理方面的資歷為零。
這位投資銀行家出身的衛生部長隨後開始閱讀該國最便宜、最俗氣、最骯髒的小報之一——這種雜誌經常喜歡發表偏執、仇恨、民族主義、極端主義、迷信和其他類型的激進廢話。
說什麼?請記住,這個國家正處於最新變種的新浪潮中。例如,他是說我們都應該加倍努力嗎?向高尚的醫生致敬,尊重他們,更努力地與疾病作鬥爭?
不,他或多或少宣布,政府正在放棄與 Covid 的鬥爭,人民也應該放棄。他宣稱,我們只需要“學會與 Covid 共存”。他似乎也暗示了政府一開始就試圖擺脫的那種古老的、名譽掃地的“群體免疫”策略——讓疾病發揮最嚴重的作用,讓魔鬼走在最後。
到底怎麼回事?當我和我的朋友讀到這篇文章時,我們驚訝地看著對方——並互相評論:“這甚至不會發生在[插入貧窮國家]......巴基斯坦......伊拉克......孟加拉國......”
我的朋友們,這就是今天的英國。我什至花了四段時間才開始解釋愚蠢中的荒謬悲喜劇愚蠢、腐敗中的腐敗和惡意中的惡意,這些層層使其成為地球上最愚蠢的國家和世界上最新的失敗國家。
但不要從我這裡拿走它。看到上圖了嗎?理智而有思想的英國人——僅存的少數,來自一個曾經聰明、溫柔、善良和關心他人的國家——正在分享它。他們開始稱自己的國家為“瘟疫島”。他們沒有錯。
上圖顯示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慘淡局面。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的 Covid 發病率相對較低。有西班牙 - 一個更高的地方,並非巧合,英國人最常去的地方。有俄羅斯和東歐,在邊緣,紅色,發病率仍然更高。
然後是英國。深紅色,帶有紫色和黑色斑點。Covid 發病率幾乎超出了圖表範圍。一位推特讀者對我發表評論,指出了黑色補丁:“東北部發生了什麼?” 這看起來像是一種新的變種出現。
英國科學家和醫生對上述所有情況都感到絕望。他們正確地指出,在新一波中放棄大流行基本上是在生產“變種工廠”。“ 這是為什麼?
當我夏天回到美國時,疫苗接種過程非常順利。沒有人習慣於在美國運行良好的事情——但拜登在為國家接種疫苗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令人驚嘆、世界一流的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英國不是這樣。不到一半的英國人接種了兩劑疫苗。那時,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接種阿斯利康疫苗——英國因英國退歐民族主義而囤積和擁護的疫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問題是阿斯利康疫苗對新變種效果不佳。兩次給藥後,它對 Delta 變體的療效是令人懷疑的60% -而不到50% 的英國人曾兩次給藥。將所有這些點聯繫起來:您所在的國家幾乎沒有接種過疫苗,即便如此,最新變種已經具有抗性的疫苗僅提供 60% 的保護。
難怪英國現在迎來了新一波的 Covid。你可能會問,這有多糟糕?真的,真的很糟糕。英國現在每天的病例數比整個美國都多。英國每天大約 20,000 人,而美國每天大約 11,000 人。但是美國的人口大約是英國的四倍半。這意味著按人均計算,英國現在每天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大約是美國的十倍。
而美國的表現並不是特別好,比如澳大利亞或新西蘭。它只是比特朗普留下的災難好一點。但是英國?它自成一派——與世界上最無能和腐敗的國家(如巴西或印度)並駕齊驅,這讓 Covid 失控。不過,這真的是一個像英國這樣的國家應該存在的地方嗎?
這一切是怎麼來的?好吧,通過一個致命的組合。
這裡真正發生的事情是,政府希望它也能吃到蛋糕。它希望它可以 a) 宣​​布放棄 Covid b) Covid 會神奇地消失 c) 它可以宣稱戰勝 Covid 並且 d) 被譽為人民的解放者和 e) 世界領袖。
英國公眾也被鮑里斯·約翰遜政府對英國脫歐幻想世界的幻想所迷住。約翰遜就像一個花衣吹笛者,用閃閃發光的甜蜜幻想迷住了一個國家的孩子,同時帶領他們離開懸崖邊緣。總的來說,這個國家並不關心約翰遜政府導致其成為世界上最糟糕的 Covid 結果之一,即令人震驚的疾病和大規模死亡。英國人仍然以二比一的比例支持約翰遜。
民族主義引誘了英國人,然後它從內部炸毀了他們的大腦,現在他們似乎根本無法思考了。因為,就像我說的,如果我告訴你上面那個骯髒的故事……第一任衛生部長、這件事、助手、任人唯親……投資銀行家……放棄抗擊大流行病……當然,任何理智和有思想的人都會感到震驚恐怖、厭惡和憤怒。但是英國人很高興生活在一個幻想世界中,他們的國家將神奇地再次變成古樸的村莊和冒泡的小溪,一秒鐘都無法正視現實。
任何理智的人都可以告訴你——就像任何優秀的醫生或科學家一樣——英國政府所希望的不會發生。Covid 不會神奇地消失,只是因為它放棄了與 Covid 的鬥爭。沒有疫苗接種的群體免疫不存在,在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一種疫苗在一次劑量下只有33% 有效率,在兩劑下有 60% 有效率針對一種變體,永遠不會產生群體免疫。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我們正面對著偉大的接管-全球治理/新世界秩序「大重置」 【第 1 階段】 △ 模擬威脅、製造恐懼 (2019年12月-2020年3月) > 在中國爆發疫情> 增加病例和死亡人數 > 從一開始就把「疫苗接種」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 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 Covid-19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我們正面對著偉大的接管-全球治理/新世界秩序「大重置」 【第 1 階段】 △ 模擬威脅、製造恐懼 (2019年12月-2020年3月) > 在中國爆發疫情> 增加病例和死亡人數 > 從一開始就把「疫苗接種」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 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 Covid-19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