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鬥吧,資產組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資產配置都是繞不開的話題。當大家手中握有資源,無論是現金、股票、債券、不動產...我們都會有個資產組合比例。
而只要是理性的投資人,都希望自己的投資組合收益高、風險低。

如果有一些組合的風險一樣,我們就選預期回報最高的。相對的,如果兩個組合的預期報酬相同,我們就選風險最小的。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問題是要如何估算呢? 大家想一下「夏普率」,它的精神就是計算回報和風險(波動)的比例。

我請出好朋友Portfolio Visualizer, 「精心調配」出三個組合,分別是藍色組合(股票和現金)、紅色組合(股票、債券和現金)和黃色組合(股票和債券),用來比較年化報酬(CAGR)、波動(Stdev)和夏普率(Sharpe Ratio)。

raw-image

大家可以看到,藍線和紅線相比,CAGR都是6.20%,但是紅線的Stdev只有4.37%,所以紅線略勝一籌。同理,藍線和黃線相比,雖然Stdev都是6.26%,但是黃線的CAGR有7.78%,因此黃線是比較優秀的組合。

換句話說,用這個推理方式來比較不同組合,大家應該會喜歡高夏普率。(廣義的說,也包括Sortino) 以夏普率最低的藍線為例,風險比紅線高,收益比黃線低,因此理性投資人最好不要選它。


「誰願意採用藍色組合啊?」大家可能會覺得好笑,但世界上就是無奇不有。有些人喜歡持有現金,並配置少部分的股票(包括定投策略),他覺得這樣比較安心。由於拒絕使用資產分散的方式,配點債券降低波動,所以整體自然比較吃虧。不過這裡我強調,資產配置沒有對錯,只有績效差異。同樣的價格,Ferrari比Porsche慢;同樣的速度,Ferrari比Subaru貴(見WRX STI Type RA NBR)。所以,如果我們只考慮速度和價格,就不該選Ferrari. 問題是,考慮買車的因素很多,有人就是喜歡為「情懷」付錢啊,我們能說它錯嗎? 我們可以用很多指標比較不同組合的優劣,但也不須因為評分高人一等,而認為自己就是正確的。畢竟這些衡量方式,只是眾多參考依據之一。

除了Sharpe Ratio, 有些人也會參考最大回撤(Max Drawdown, MDD),因為這關係到槓桿的極限。由於Sharpe不會被槓桿影響,所以有些人會制定高Sharpe的策略,並使用槓桿放大收益,同時將MDD控制在理想範圍內。理論上,當MDD變成100%的時候,它就爆倉了。關於槓桿策略和資產特性的關係,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說明,在此先不贅述。簡單來說,如果我們發現策略太保守,那就上槓桿,直到MDD達到我們可以承受的標準。而如果MDD超出心理舒適範圍,我們就應該降槓桿。再次看圖,我認為22.81%的MDD最差(對,藍組又中一槍),但還算安全。只要投資人不要開到接近5倍槓桿,都不會出事。當然,理論歸理論,未來的真實狀況誰也不知道。


好了,MDD也說了,Sharpe也提了,我們可以回頭檢視「理性投資人」。

我剛剛說的「精心調配」,是為了讓CAGR和Stdev一樣,方便各位比較。但在實際投資領域中,數字不會這麼剛好,況且資產也不見得只有兩樣。即使我在文內提到一些數字,但頂多也只是定性「比大小」,並不涉及定量計算。因此,如果要系統性的決定資產比例,我們需要有一套方法來協助評估。也就是說,如果我要求6%的CAGR,應該要能對應到一組Stdev最小的策略;或者如果我只能接受10%的Stdev,我也想知道合理的最高CAGR策略;要是我既考慮最低3%的CAGR,又要求最大Stdev不超過15%,同時還想知道區間內的合理最高Sharpe,我也應該要有辦法「算」出來,而不是「湊」出來。

人類想出了什麼辦法呢? 下一篇,我會介紹著名的Markowitz和「效率前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狂徒的沙龍
506會員
108內容數
我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人話分享知識。
狂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4
隨波逐流的是信徒,興風作浪的是狂徒。 小學中年級,有個數學老師知道我很叛逆,不喜歡背課本上的條文,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 結果他送我歐基理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告訴我,在球形和鞍形空間內第五公理失效。 升上高年級,我就到處拿黎曼幾何和羅氏幾何,去和歐氏幾何的同學吵架。 我用粉筆對抗一堆
Thumbnail
2022/10/14
隨波逐流的是信徒,興風作浪的是狂徒。 小學中年級,有個數學老師知道我很叛逆,不喜歡背課本上的條文,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 結果他送我歐基理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告訴我,在球形和鞍形空間內第五公理失效。 升上高年級,我就到處拿黎曼幾何和羅氏幾何,去和歐氏幾何的同學吵架。 我用粉筆對抗一堆
Thumbnail
2021/10/10
到底誰跟你說,資產配置會「降低回報」?
Thumbnail
2021/10/10
到底誰跟你說,資產配置會「降低回報」?
Thumbnail
2021/09/24
來到本系列的完結篇,相信大家手中的武器又更多了,正式進入新石器時代。
Thumbnail
2021/09/24
來到本系列的完結篇,相信大家手中的武器又更多了,正式進入新石器時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從網路上可以獲取很多財商的相關知識,有越來越多投資人懂的利用ETF來投資。在更有觀念的,會挑選彼此相關係數低的多種ETF,來組成投資組合。 而當納入了不同資產類別的ETF之後,要如何配置他們的權重就是一個好問題。 要怎麼解這個問題呢?答案就是效率前緣!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從網路上可以獲取很多財商的相關知識,有越來越多投資人懂的利用ETF來投資。在更有觀念的,會挑選彼此相關係數低的多種ETF,來組成投資組合。 而當納入了不同資產類別的ETF之後,要如何配置他們的權重就是一個好問題。 要怎麼解這個問題呢?答案就是效率前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給已經有自己固定進出邏輯的朋友,不論是量化策略開發者或是借用別人的策略來進行具體的回測時,都可以注意以下幾項關鍵詞,幫助理解資金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整體策略的好壞。 初始資金(Initial Capital) 即你一開始帳戶裡的本金,很少有什麼事情會像對失去本金的恐懼那樣徹底破壞交易者的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給已經有自己固定進出邏輯的朋友,不論是量化策略開發者或是借用別人的策略來進行具體的回測時,都可以注意以下幾項關鍵詞,幫助理解資金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整體策略的好壞。 初始資金(Initial Capital) 即你一開始帳戶裡的本金,很少有什麼事情會像對失去本金的恐懼那樣徹底破壞交易者的信
Thumbnail
到底誰跟你說,資產配置會「降低回報」?
Thumbnail
到底誰跟你說,資產配置會「降低回報」?
Thumbnail
來到本系列的完結篇,相信大家手中的武器又更多了,正式進入新石器時代。
Thumbnail
來到本系列的完結篇,相信大家手中的武器又更多了,正式進入新石器時代。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的金融商品有千百種,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常見的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基金、房地產、黃金、ETF等等。然而這麼多種類的商品,又該如何正確地配置呢? 首先,我們不是神,一定不可能精準預測哪支股票會漲會跌,如果有,這篇文章請直接可以直接略過XD。正如同我們無法事前預測漲跌,因此,我們勢必要把一套資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的金融商品有千百種,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常見的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基金、房地產、黃金、ETF等等。然而這麼多種類的商品,又該如何正確地配置呢? 首先,我們不是神,一定不可能精準預測哪支股票會漲會跌,如果有,這篇文章請直接可以直接略過XD。正如同我們無法事前預測漲跌,因此,我們勢必要把一套資
Thumbnail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資產配置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Thumbnail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資產配置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Thumbnail
這篇稍微難了一點,但只要耐心看完,就會發現「天下有免費的午餐」,還會發現「有人在亂講話」。
Thumbnail
這篇稍微難了一點,但只要耐心看完,就會發現「天下有免費的午餐」,還會發現「有人在亂講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