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好難,而且常感到痛苦 | 投資隨筆#16

投資好難,而且常感到痛苦 | 投資隨筆#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但是令人上癮



最近想通了兩件事情:


Q:投資的每一天,大多時間是處於不舒服的狀態,為什麼難以自拔地投入?

A:因為每過一段時間,就能感受到成長。

只要有在思考,人到了某個契機,自然會領悟到某些事情。

脫離了二元論和只會簡單歸因的思考層次,捫心自問,有一直敞開心胸,面對不同的事情有所包容,對於新事物長抱有好奇心嗎?

非也,當發現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能夠比旁人更深入與廣闊的當下,可能就是限制自己的開始,直到有天又重新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有機會幡然悔悟。

這樣的學習和進化速度太慢了。

而且觀察到身邊的人鮮明的案例,如果太久沒打破個人能力和眼界的傲慢,那原本擁有謙虛和好奇心的人,也可能逐漸扭曲,用自己的傲慢角度解釋任何事情。

心生警惕。


投資和交易需要的知識和思考能力是無窮無盡,市場一直在變,科技一直在進步,週期的更迭位置太複雜。

總有無數的狀況與問題。

  • 結果遇到失敗,不順利

  -> 感受到痛苦,然後檢討。

  • 少賺

   -> 感受到更痛苦,思考有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 部位太多,或者現金太多,或這個時候該不該槓桿?要放過這個時機嗎?

  -> 思考也不見得有答案,痛苦。

  • 接下來市場可能發展的劇本?怎麼理解目前獲得的資訊?為什麼自己沒有辦法得出像那些高手的論述,還缺乏了什麼知識和脈絡?

  -> 無力感和無知感可能是最痛苦的,尤其當開始意識到某些自己的侷限。

搞得慣性打電動的自己,今年除了elden ring之外,入手的遊戲打開都沒興趣玩。

投資和交易就好像一種無限賽局的競賽,比起有限賽局的挑戰還困難,不知道終點在何處的遊戲,獲得的成就和喜悅感就是發現自己的進步,然後更進一步有信心可以生存下去。


Q:為什麼覺得很孤單?

A:原來週遭的人是對於賺錢有興趣,而不是熱衷於交易和投資的研究。


有點聯想到<<致富心態>>所說的,人們只是想要擁有跑車的感覺,並不是真心羨慕你擁有了跑車這件事。

所以囉,話不投機就講不下去,原來我是想找人討論交易和市場的見解,但沒有辦法告訴別人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然後我們都可以因此賺錢。





avatar-img
虎斑貓的沙龍
5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虎斑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工作的關係,一直在學習資料科學。 分享一個今天有被震驚到的觀念:
最近看到兩個新聞,都是在講政府統計的空屋率。 內政部台灣公佈空屋戶數約88萬戶,總戶數約890萬戶,空屋率下降到10%以下,近年來新低。 主計處的統計,空屋有166萬戶,攀升的數字突破以往。 166萬-88萬=78萬,中間相差78萬戶究竟跑到哪裡去?到底誰說的是真話?巨大的落差不免引起我的興趣
之前一直認為投資著重的是觀念,認知上觀念正確的話應該就不需要策略,策略大概是屬於那些短近短出的交易者,與他人在零和遊戲當中廝殺需要的方法。 而前陣子在航運股的投資交易學到了教訓,深深體認到投資絕對是需要策略的幫助,只有依靠觀念來執行交易,會缺乏足夠的守成能力。 意識到策略的重要性,今天突然領悟了,
這次哪裡不一樣 人們容易因為未知和恐懼到害怕和焦慮,如果有事情脫離了控制,那麼與其強塞一個理由或原因解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回歸到狀況分析與檢討。 首先,自己是不是還是承認總有未知,以及無法理解的事情存在?答案是:是的。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子,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過去信誓旦旦
最近工作的關係,一直在學習資料科學。 分享一個今天有被震驚到的觀念:
最近看到兩個新聞,都是在講政府統計的空屋率。 內政部台灣公佈空屋戶數約88萬戶,總戶數約890萬戶,空屋率下降到10%以下,近年來新低。 主計處的統計,空屋有166萬戶,攀升的數字突破以往。 166萬-88萬=78萬,中間相差78萬戶究竟跑到哪裡去?到底誰說的是真話?巨大的落差不免引起我的興趣
之前一直認為投資著重的是觀念,認知上觀念正確的話應該就不需要策略,策略大概是屬於那些短近短出的交易者,與他人在零和遊戲當中廝殺需要的方法。 而前陣子在航運股的投資交易學到了教訓,深深體認到投資絕對是需要策略的幫助,只有依靠觀念來執行交易,會缺乏足夠的守成能力。 意識到策略的重要性,今天突然領悟了,
這次哪裡不一樣 人們容易因為未知和恐懼到害怕和焦慮,如果有事情脫離了控制,那麼與其強塞一個理由或原因解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回歸到狀況分析與檢討。 首先,自己是不是還是承認總有未知,以及無法理解的事情存在?答案是:是的。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子,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過去信誓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