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投資前理性評估就不畏市場動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經濟理論假設人是理性的,會計算利弊得失後做出最佳行動,實際並非如此,在股市可以看到許多衝動追價的行為,根本來不及理性計算先追再說,尤其是短線當沖投機客,彰顯的是在市場波動過程的直覺冒險,在時機有利的時候,直覺冒險可能立即獲得獎賞,如果理性計算後才投資,需要更多耐心,花時間等待股價調整。
台股指數創新高應是對於多數投資人都有利的局面,不過有些個股出現相對高檔長黑,有類股族群(鋼鐵、航運)的集體下挫,這種現象會讓盤中衝動追價的行為失利,可能是局勢轉變,不利於短線投機的徵兆,如果理性計算這些高檔長黑的個股,不是股價太貴或漲幅太大,就是籌碼凌亂,已經不適合投資。
所謂籌碼凌亂的意思是,股票散落於多數缺乏主見與判斷能力的投機客手上,不是因為獲利成長才投資,也不是基於前景展望而投資,而是因為股價上漲才追價,股價漲就跟著買,股價跌就跟著賣,更接近羊群效應的特性,在股市熱絡的漲勢過程,羊群效應使市場集體追價而創造更大的漲幅,但局勢轉變之後的羊群效應則讓股票集體下挫,這是籌碼凌亂的特色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9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1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基本面的好消息是讓投資人持續套牢最大誘因,股價相對高點總是最熱絡、最多好消息、前景最看好,也最可能讓投資人追價而套牢,這是股市不變的道理。
股市整體指數與個股表現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指數是全部個股表現的綜合呈現,實際不是個股表現受到指數的拖累,而是因個股修正才讓指數整理或回跌。
先前的股價如何表現與現在無關,不該成為判斷的因素,只是這樣想比較符合投資人對股價的期待,於是價格噪音蓋過了價值訊號。
因為個別產業或企業的屬性不同,許多個股無法以同樣的標準來比較,像是一些運動競技會有不同『量級』的比賽,如果拿不同『量級』的數據放在一起比較,可能做出錯誤判斷
由已經發生的事情要推測未來,本就是充滿不確定的風險。 投資時了解過去或現在的狀況,不一定是為了推測未來,而是為了理解風險
中短期實際股價波動狀況,不一定符合正常推論的發展,但這種狀況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有機會出現校正回歸,而從股價的異常表現到校正回歸之間的轉折,通常隱藏著投資(投機)交易的時機
基本面的好消息是讓投資人持續套牢最大誘因,股價相對高點總是最熱絡、最多好消息、前景最看好,也最可能讓投資人追價而套牢,這是股市不變的道理。
股市整體指數與個股表現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指數是全部個股表現的綜合呈現,實際不是個股表現受到指數的拖累,而是因個股修正才讓指數整理或回跌。
先前的股價如何表現與現在無關,不該成為判斷的因素,只是這樣想比較符合投資人對股價的期待,於是價格噪音蓋過了價值訊號。
因為個別產業或企業的屬性不同,許多個股無法以同樣的標準來比較,像是一些運動競技會有不同『量級』的比賽,如果拿不同『量級』的數據放在一起比較,可能做出錯誤判斷
由已經發生的事情要推測未來,本就是充滿不確定的風險。 投資時了解過去或現在的狀況,不一定是為了推測未來,而是為了理解風險
中短期實際股價波動狀況,不一定符合正常推論的發展,但這種狀況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有機會出現校正回歸,而從股價的異常表現到校正回歸之間的轉折,通常隱藏著投資(投機)交易的時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台股2024/8/5崩跌重挫1807.21點,台積電盤中甚至罕見觸及跌停,終場收盤指數19830.88點,跌幅8.35%,同創跌點和跌幅歷史最高,並跌破半年線。 不論是台股或美股,8月絕對是讓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不好睡覺的一個月。 有人會說:「打折好時機,要逢低買進!」,又有人會說:「不要抄底,不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台股2024/8/5崩跌重挫1807.21點,台積電盤中甚至罕見觸及跌停,終場收盤指數19830.88點,跌幅8.35%,同創跌點和跌幅歷史最高,並跌破半年線。 不論是台股或美股,8月絕對是讓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不好睡覺的一個月。 有人會說:「打折好時機,要逢低買進!」,又有人會說:「不要抄底,不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