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的總和,是一體三面完整的我們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當一個人「身.心.靈」能量和諧,便會自然的充滿精神及感到喜悅;而當我們忽略或無視其中之一,便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感與疾病。

身體總會誠實的向自己反應,但如果我們不信任或不懂得聆聽其中的訊息,並且不了解身體狀態與思想情緒之間的關係,還誤以為疾病的發生只是一種隨機,那將無人能夠再為此責任而承擔,因為「自己」才是關鍵的力量所在。

面對疾病的療癒,最害怕的是陷入在受害者及病人的角色情境裡,因為受害和無奈的心情,將會導致改變的力量無法施展開來。

唯有堅強起來,試著去了解~
自己為什麼會有如此創造?
生命又為什麼會有這場安排?

在人生的千變萬化裡,每一個人的困難點不同,面對療癒的辛苦,多給予自己一些肯定,因為這本是一場勇敢且不簡單的挑戰課題。

學習樂觀看待自己的境遇、學習給予自己和身體正面的言語。一個不快樂的人,將更難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所以快樂談起來容易也不容易,但對於「快樂」的創造與信念,正是「身.心.靈」的連結核「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肆月雪*悅讀心光的沙龍
16會員
57內容數
2022/11/08
成功不止一種方法,因為不止有一種成功。不要讓自己的熱情,被外界的框架所消磨。
Thumbnail
2022/11/08
成功不止一種方法,因為不止有一種成功。不要讓自己的熱情,被外界的框架所消磨。
Thumbnail
2022/08/18
包容不是自己更好而別人較差,包容是懂得容納與欣賞,因此使自己更豐盛開闊~
Thumbnail
2022/08/18
包容不是自己更好而別人較差,包容是懂得容納與欣賞,因此使自己更豐盛開闊~
Thumbnail
2022/08/15
每一次的情緒磨練,都是鍛煉心靈的機會,儘管當下的我們被煩躁、傷心、憤怒⋯所淹沒,但是時間就像一位老朋友,總會將我們帶往冷靜,原本強烈的情緒,總會在冷靜過後得到一個反思,進而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些什麼。
Thumbnail
2022/08/15
每一次的情緒磨練,都是鍛煉心靈的機會,儘管當下的我們被煩躁、傷心、憤怒⋯所淹沒,但是時間就像一位老朋友,總會將我們帶往冷靜,原本強烈的情緒,總會在冷靜過後得到一個反思,進而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些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因壓力和焦慮而導致健康問題,但身心靈實踐能幫助提升整體幸福感和身體健康。本文將探討踏入身心靈領域的好處,並提供開始的方法。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因壓力和焦慮而導致健康問題,但身心靈實踐能幫助提升整體幸福感和身體健康。本文將探討踏入身心靈領域的好處,並提供開始的方法。
Thumbnail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沒有好壞之分,社會化的結果讓我們習慣仰賴大腦思維的判斷,經常為了達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但是身體非常誠實,身體知道所有訊息。
Thumbnail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沒有好壞之分,社會化的結果讓我們習慣仰賴大腦思維的判斷,經常為了達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但是身體非常誠實,身體知道所有訊息。
Thumbnail
精神是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涉及到人的思想、情感、行為和信仰等方面。然而,精神健康在現代社會中卻變得越來越容易受到威脅,這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在這篇部落格中,我們將討論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並探討一些有助於保持良好精神的方法。
Thumbnail
精神是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涉及到人的思想、情感、行為和信仰等方面。然而,精神健康在現代社會中卻變得越來越容易受到威脅,這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在這篇部落格中,我們將討論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並探討一些有助於保持良好精神的方法。
Thumbnail
👉滿足內在需求👉 情緒它是個很玩意兒的東西 你看不見它 它卻真實存在 有時和它和平共處 有時卻被它戰勝 唯有真正打開心💕 接納自己真實的內在 才能和它和平共處 情緒有正面和反面 其實不用害怕反面 反而要感到開心 因為我們看見了*真實的自己* 也提醒了我們要正視*心*的狀況 放下不容易 但是不放
Thumbnail
👉滿足內在需求👉 情緒它是個很玩意兒的東西 你看不見它 它卻真實存在 有時和它和平共處 有時卻被它戰勝 唯有真正打開心💕 接納自己真實的內在 才能和它和平共處 情緒有正面和反面 其實不用害怕反面 反而要感到開心 因為我們看見了*真實的自己* 也提醒了我們要正視*心*的狀況 放下不容易 但是不放
Thumbnail
身體上的痛苦我們可以藉助於醫療、藥物或是手術來處理,但是心靈上的認知、情緒與人際關係上的衝突與痛苦,要怎麼處理呢? 人生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由內心所引起,而身心又是互相影響的。當我們的心靈上的認知與身體的感受差異過大的時候,就容易引起疾病與產生痛苦。
Thumbnail
身體上的痛苦我們可以藉助於醫療、藥物或是手術來處理,但是心靈上的認知、情緒與人際關係上的衝突與痛苦,要怎麼處理呢? 人生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由內心所引起,而身心又是互相影響的。當我們的心靈上的認知與身體的感受差異過大的時候,就容易引起疾病與產生痛苦。
Thumbnail
就如同重視身體線條、體重一樣, 請盡可能地多關注自己非身體的面向, 進而可以使人心情舒暢, 並且獲得個人內心的平靜與喜悅到來。
Thumbnail
就如同重視身體線條、體重一樣, 請盡可能地多關注自己非身體的面向, 進而可以使人心情舒暢, 並且獲得個人內心的平靜與喜悅到來。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過,9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不同的研究已指出,大約百分之八十去看醫生的病患,是與壓力有關著症狀,許多疾病是情緒在呼救的證據。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過,9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不同的研究已指出,大約百分之八十去看醫生的病患,是與壓力有關著症狀,許多疾病是情緒在呼救的證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