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全球碳定價機制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報告顯示」,全球已有61個國家地區實施碳定價機制,並實施碳稅、碳交易或兩種方式雙管齊下的方式來控制碳排放總量,以實現其碳中和目標。
上週五(7月16日)中國碳交易市場開市,首批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發電行業(高碳排放企業)超過了2162間,這些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什麼是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市場,就是將碳排放的權利作為一種資產標的,進行公開交易買賣以控制碳排放總量為目標。簡單來說,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做商品來進行買賣,需要減排的企業會獲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額,成功減排可以出售多餘的配額,欲超額排放則要在碳市場上購買配額。
舉例來說,A企業每年的碳排放配额(CEA)為1萬噸,如果企業通過節能技術改造,碳排放量減少為8,000噸,那麼多餘的2,000噸,就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出售。而其他企業因為擴大產能,導致原先的碳排放配額不夠,那就能在碳交易市場上購買其他被出售的排放權額度,這樣一來不僅能控制了碳排放總量,又能鼓勵企業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效等方式實現碳中和目標。
目前中國碳交易市場參與者對象是誰?
以中國碳交易市場為例,電力行業為首批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行業,納入發電行業的企業共計2225間,約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40%,未來也將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高碳排放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
交易方式?
交易方式可以採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定轉讓包括掛牌協定交易和大宗協定交易。
以7月21日來說,是開市的第四個交易日,中國碳交易市場出現首筆大宗協定交易,根據資料顯示,該筆交易的雙方為中國石油化工和華潤集團,前者從後者處購入10萬噸碳市場碳排放配额(CEA)。
全球除了中國碳交易市場,還有哪些國家實施碳交易市場呢?
目前實施碳交易國家包括歐盟、美國、澳洲、日本、韓國、紐西蘭等
結語
隨著碳交易市場的開啟,有三個點值得去思考及探討,第一從個人來看,當碳交易市場開啟後,這些傳統能源消費的成本是否會間接影響到個人,第二從企業來看,碳交易將促使高碳排放企業進行綠色轉型,提高能效,以降低生產成本,第三從資本市場來看,可以預見碳交易與碳資產管理將成為下一個風口,也許未來會出現相關概念股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