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

含有「碳排放」共 20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臺灣積極推動淨零碳排放目標,政府法規日益嚴格,智慧建築已成為企業的必要策略,而非單純的成本支出。導入智慧建築解決方案,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資產價值和租金收益,並避免法律風險與高額財務成本。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金馬獎、奧運等獎項背後的政治性和社會生態問題,並延伸到全球氣候變遷、社會分裂、個人自信等議題。作者批判了獎項的虛妄,並反思了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偏見、歧見和認知偏差,呼籲人們正視全球生態危機與社會分裂的嚴峻現實。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地球#大腦#切割
面對全球熱切關注的 ESG 議題,行政院國發會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氣候法》,跨部會整合訂定30年的長期計畫,加入淨零碳排政策接軌國際;金管會也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明確企業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 第一階段針對資本額百億的上市櫃公司、鋼鐵、水泥和金融業進行盤查,並於 2
Thumbnail
哈囉~最近是不是常聽到「碳權」這個詞? 什麼碳交易啊、碳市場啊、還有企業要買碳權補碳排……是不是覺得有點複雜又離我們很遠? 別擔心,這篇我會用超白話的方式,讓你 5 分鐘內搞懂「碳權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在企業逐步邁向永續轉型的過程中,「資金來源」也正在悄悄改變。銀行不再只看財報與抵押品,而是愈來愈重視企業是否有「為地球和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這也讓四種永續授信工具:綠色授信、社會授信、永續授信、永續連結授信,成為企業財務長與永續長的必修課。 本篇文章將用清楚又實用的方式,帶你一次掌握這四種授信差異
Thumbnail
本文轉載自:https://www.ctwant.com/article/391183/ 隨著全球對於「淨零排放」目標的關注不斷升高,台灣也在積極應對碳排放挑戰。記者近日深入高耗能產業,發現環境部計劃自2026年起實施碳費徵收政策,已成為推動台灣企業轉型的重要催化劑。多家產業龍頭已率先採取行動
Thumbnail
想了解 ESG 是什麼?搞懂碳中和、碳足跡與 GHG Protocol 差在哪?本篇一次整理永續發展常見術語與國際環保組織介紹,無論你是企業從業者還是新手讀者,都能輕鬆掌握永續關鍵詞,建立完整綠色知識地圖。
Thumbnail
機台只要加工了一段時間,就會積累不少的金屬廢料和油泥,但你知道不盡快清潔的話會有什麼問題嗎?大部分的切削工廠為了追求效率和便利性,往往都會忽略掉機台的清潔,極端一點甚至是沒有清理過,長期下來廢料結塊會堆積在過濾槽中,變得難以清理,還會不時散發出難以忍受的臭味,那這對機台還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人類的資產計算方式還沒有將難以與人類溝通的物種,及人類難以理解之事物算進資產負債表名目的共識,也還沒有可以符合人類利益優勢考量,卻又可將地球意願納入考慮的記帳方法。雖然現在已有碳權交易這種嘗試將環境納入考慮的記帳資產,但在人類意識主導下,這依然是與人類相關的另一種利益分配計算方法。
騰訊與 GenZero 合作,以實現其 2030 年碳中和目標。這項合作涵蓋 100 萬噸碳權的採購,包含從植林到碳捕捉的多元減碳專案。 騰訊也積極提升能源效率,2023 年已減少 5,000 MWh 用電量,增加綠電使用,比重從 2022 年的 7.2% 提高到 2023 年的 12.4%。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