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工作講到面紅耳赤還表達不清楚?有效溝通第一步:避免用電話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下面以此為基準,排列出各種溝通手的優先順序:
當面簡報>視訊會議>電子郵件>商務通訊軟體>電話
判斷的基準是「是否能靠視覺來傳達」給對方。若以這點來篩選,距離無聲達標最遠的溝通方式為「電話」(包含用通訊軟體進行語音通話)。
你周圍還有人只用電話來聯絡工作嗎?
我有很多出差機會,每次在機場休息室或車站候車室辦公時,常常看到邊講電話邊發脾氣的人。他們看起來像是在用電話報告、連絡、討論些什麼,但因為無法向對方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而焦急上火。
讀到現在,相信你已經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問題不在於表達內容,而是「表達者」身上。請記住,無法「讓對方看見」的電話基本上是要盡量避免的溝通方式。
我希望你養成一個習慣,經常去想「如何避免通電話」,同時調整自己日常的溝通方式。以下分享一個我身體力行的做法。
工作時基本上不使用電話。
我的名片上只印了電子信箱,就算有人詢問電話號碼,我也會表示拒絕:「因為沒在用就沒印了」。因為我想讓自己的溝通環境更接近「無聲達標」,盡可能使用郵件而非電話來溝通。
其實,偏好電話溝通的人當中,有不少人工作上欠缺精煉思考的習慣,這點很容易造成時間浪費。當我們工作中被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聽對方講一堆沒有重點的話,沒有比這更不合理的事情了。話說有時候還會被要求馬上回覆,我根本沒時間準備的答案,連進行紙一張思考整理的機會都沒有。
用電話溝通,就像被猛然推上舞台一樣,沒有相當程度的簡報功力辦不到。
如果按本書指引不斷練習,進而讓思考整理能力發揮到相當於「紙0張」的程度,那麼用電話溝通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在初期階段,比較保險的觀念是「只靠電話的商務會議溝通,不論對自己或他人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從前確實有過只能靠電話溝通的時代,但如今時空環境已大幅改變,那種無法「讓對方看」電話模式也該更新了。
電子郵件優於通訊軟體的理由
接下來我們把「電子郵件」和「商務會議通訊軟體」放在一起說明。若以「是否能靠視覺來傳達」為判斷基準,那麼這兩者都符合要求,請列為優先選項。
至於電子郵件為何排名比通訊軟體更前面,主要是從「呈現視覺化思考整理結果的容易度」來判斷。
會議通訊軟體溝通時,速度是優先考量。雖然正在忙的時候無法立即回覆,但心裡會擺脫不掉想回應的念頭。或說很多工作人都覺得「不回覆不行」。關於這點,我曾在研討會中做過調查,半數以上的學員都有「要即時回應或五分鐘內回應」的時間壓力。因此,用通訊軟體溝通很難做到深入的思考整理,往往輕易便做出回覆了。
現在請稍微回想第一章介紹紙一張思考整理術時練習的「開放兼差主題」。我想有些人「一開始是贊成(反對),但思考整理後卻變成反對(贊成)」的吧?
但凡是「不習慣先精煉思考再工作」的人,要以通訊軟體做為主要溝通工具是有相當難度的。
相形之下,電子郵件可以充份進行思考整理後再回覆。
如果將下頁【表格】的內容以電子郵件寄出,對方便能透過視覺化內容接收到一定程度的訊息。
然而,很多商管書主張「立即回信是一流人才的共通點」或「延遲回信的人工作表現不佳」。真的是這樣嗎?
電子郵件比電話好的優點在於對方能接收到「視覺化」的訊息。當你花點時間歸納出如【表格】的版面,對方用看的就能明白你「思考整理後的結果」。
無論如何,電子郵件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確保思考整理時間的自由。
對於不習慣精煉思考再工作的人,採用即時通訊處理工作術反而會帶來許多麻煩。「一流人才都會立即回信」的前提是這個人必須完全做到精煉思考才有可能,所以若非如此就不用執著於「即時回覆」了。
事實上,我自己就不會馬上回覆通訊軟體或電子郵件,通常都是保留莫約一天的整理時間再一口氣回覆。
不「即時回覆」反而提高效率
電話是「同步型媒體」,電子郵件則是「非同步型媒體」。接收郵件和回覆郵件兩者之間無須同步進行,而「不同步」這點即為電子郵件的本質。
「即時回覆」是把電子郵件視為相當於電話的同步型媒體。但我認為電子郵件屬於非同步型媒體,所以信件往返間有時差也是理所當然。
那麼,商務通訊軟體屬於哪一種?如同前述,因為這種溝通方式有速度上的要求,所以要歸類為同步型媒體。但這不代表你不能將電子郵件方式套用在通訊軟體上,你只要找出自己的運用規則就沒問題了。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旁人宣告:「除非註明『緊急』或『盡速回覆』,基本上我會保留一天的時間整頓後再做回覆」。如果旁人都明白「這就是他的工作方式」應該也會出現贊同而跟著做的人。或許正因為如今是「隨時隨地都能與人連結」的時代,故而逐漸有提倡「有權斷絕連絡」的主張出現。
要用「同步型媒體」還是「非同步型媒體」?這種選擇今後會更加重要,而我認為電子郵件的「非同步」特性應該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即時回覆」在工作模式多樣化的現代,真的算是工作能力高強的條件嗎?
不過,我認為「容許時間差=以尊重自己和對方的時間為前提做好工作」的趨勢會越來越普及,請你務必藉機嘗試看看。
當面簡報和遠距簡報的優點
最後,我想一起說明「當面簡報」與「視訊會議」,這兩者都能輕鬆達成「視覺傳達」的效果,而所有簡報基本上都採用其中之一來進行。
最符合本質也容易執行的就是「當面」簡報。
「當面」簡報:
與對方處在「相同空間」。
手邊有「列印」的紙一張資料。
反覆用固定格式的「觀看用」簡報。
前面介紹了A和B的案例就符合當面簡報的條件。在這種環境下不停練習製作紙一張簡報就是通往「無聲達標」的捷徑。也因為讓對方看的是「紙張」而非「電子文件」,所以能在短時間整合資訊、傳遞給對方。希望你的傳達對象能像A和B的主管那樣認可你要表達的訊息。
今後每次做簡報前請考慮「該如何套用某個格式」,剛開始就算不盡理想也沒關係,重點透過每次練習培養精煉思考的習慣。
下面要來試想一下「遠距」簡報的狀況。
例如視訊會議、線上會議或用商務通訊軟體視訊通話功能來進行簡報。
「遠距」簡報:
與對方處在「不同空間」。
用「電子設備」來呈現紙一張資料。
反覆用固定格式的「觀看用」簡報。
前面多次提及,使用電子設備會降低對方的理解程度。然而就現實面來說,這種溝通模式今後只會日益增加。但有一個不容忽略的重點,亦即縱然全程數位化,也不能省去製作資料的步驟。
我在序章一再強調不製作資料會喪失整理思考的機會,而且以簡報的觀點來看,還有一點很重要:有些訊息要製作成「視覺性」資料才能傳達給對方。
以手寫進行思考整理,就算簡報時沒把附帶結論的資料給對方看,必定也能增加得到「簡報淺顯易懂」的意見回饋。不過,讓對方看到資料更容易在短時間內將訊息傳達到位。
尤其是遠距溝通本來就會增加雙方理解上的難度,這種情況下若想讓簡報有所成效,預先準備好資料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或許有人認為「要為了線上會議製作資料很麻煩」,但我們已在第二章學到非常簡單的紙一張資料製作方法了。一旦養成習慣,從思考整理到產出資料應該能在三十分鐘內完成。更何況這絕非麻煩的「作業」,這是用來「精煉思考」的重要時間。所以請不要因此省略這個步驟,而是如同與人當面溝通般最好充足的準備。希望我有充分消除你的疑慮,願你打造出適合自己的溝通環境。
下一節將進入實戰方面的解說。
剛才以各種「媒體」為著眼點,現在則以「人數」角度來說明要如何產出一次過關的簡報。以下就介紹幾個實用技巧,請邊讀邊想像自己實踐時的情景。
首先是「一對一」的簡報,我想這種情況大部份是向主管提案、報告、連絡或討論的場合。所以很容易進行紙一張簡報,也最適合應用在初期階段。
基本做法就是一邊給對方看完成的紙一張資料,一邊進行講解即可,不過這時可以用三個有助於提高傳達力的「簡報基本動作」。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0秒說明!遠距工作!立即見效的「紙一張」簡報術》)
(天下雜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0會員
8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遠距工作者面臨的挑戰】遠距工作模式不如想像中美好?溝通效率低落又孤單?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的是遠距在家工作會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有哪些? 想像中的遠距工作可以彈性的選擇上班時間與地點,也不用面對通勤問題,能夠更好的平衡工作與生活狀態,聽起來很棒,對吧?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遠距工作難道就沒有缺點? 答案是:絕對有,但是這些其實都是一體兩面的
Thumbnail
avatar
Annie安妮・遠距工作|簡單生活
2021-07-12
遠距工作,我們有超前部署嗎?台灣政府對於防疫升級至四級的謹慎戒懼,不可諱言地和經濟的考量有關。遠距上班除了是防疫的重要一環。國外有研究認為遠距工作並不會減少生產力,造成不利遠距工作的因素來自職場的一些作法與工作方式。
Thumbnail
avatar
後疫情關鍵字:整合筆記
2021-06-23
遠距工作-點、線、面、體溝通法疫情推了遠距工作一把,從2020開始,不少朋友從公司上班到在家作業。初期滿心歡喜,後來越做越不對勁,文字、電話溝通佔據上班時間,平常在公司,一句話就搞定的溝通,現在卻來回20則訊息,忙到6點才發現,還有好多工作沒完成,具體而言,該怎麼讓遠距溝通變簡單,降低落差,這篇文章將會一一說明。
Thumbnail
avatar
WIFI.W
2021-05-24
遠距工作怎麼找(下)?台灣5大自媒體創業平台特點分析為什麼要做自媒體?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自媒體是指「普羅大眾藉由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簡而言之就是,透過個人透過特定網路平台向大眾傳遞資訊或表達觀點的新興網路媒體
Thumbnail
avatar
Annie安妮・遠距工作|簡單生活
2021-03-18
遠距工作怎麼找(中)?10個自由工作者最愛的接案平台在瞭解了自己適合的工作類型後,如果你選擇的是成為自由接案者的遠距工作,以下幫你整理出了國內外知名的線上接案平台,快去看看有哪些案子適合你吧! ✏️ 延伸閱讀:常見的遠距工作類型有哪些?優點有哪些?適合哪些人?
Thumbnail
avatar
Annie安妮・遠距工作|簡單生活
2021-03-11
遠距工作怎麼找(上)?10個國內外線上求職平台在瞭解了自己適合的工作類型後,如果你選擇的是成為企業僱員的遠距工作,以下幫你整理出了國內外知名的工作線上媒合平台,去看看有哪些職缺適合你吧!
Thumbnail
avatar
Annie安妮・遠距工作|簡單生活
2021-03-08
遠距工作成為趨勢的5個原因,成長幅度達173%自2005年起,遠距工作已成長了173%(資料來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 而2020年因為有Covid-19的影響,更是加速了遠距工作的發展速度,在美國有62%的員工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在家工作,其中有59%的人希望在疫情過後能繼續在家工作
Thumbnail
avatar
Annie安妮・遠距工作|簡單生活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