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漫遊書展:那一張刀 那一面橫額 那一櫃書

2021/07/2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剛剛結束的書展,有人揶揄是散貨場,是中小學練習教材展銷會……難度這只是近三數年才發生的事嗎?只是到書展流連遛一會兒,已是筆者多年的習慣。不喜歡散貨場,繞過那些攤位就可以了。
逛書展前,朋友傳來劣評不斷,一曰淪陷,二謂縮減。「淪陷」意指在國安法及各種「舉報」機制下,書商被迫自我審查,政治類書籍大減。事實上有出版社在書展售賣「敏感題材」書籍,結果被投訴(1)。至於「縮減」就關乎一眾基督教出版機構,屬「小眾」話題。朋友發現,往年頗為人多勢眾的基督教坊;即由不同基督教出版社攤位組成的一個區域,今年攤位數目減少,「氣勢」大不如前,反而其他宗教出版組織的攤位,數量明顯增加。
果真如此?不如踏入書展場地,親眼見證花果飄零到甚麼地步。
甫一踏入會場,原來就是基督教坊。我沒有搜查資料,比較今昔規模,單憑眼見及主觀判斷,已經肯定基督教坊的確比從前「瘦身」了。有趣的是,基督教坊與其他宗教出版組織的攤位,互相扭捏一起。你在選購不同版本的聖經及宗教裝飾之際,抬頭一望,就會看見一列高僧大德的著作排在對面攤位。聖詩與佛樂縈繞左右,從前已有,但今天更多種多樣更宏亮。
其他宗教出版組織經營文字工作,有點成績,能夠在書展大張旗鼓,非常自然。有基督教出版機構因財力或其他原因,缺席今年書展,沒有甚麼可惜的,難道斥資租賃大量攤位充撐場面,才值得讚許嗎?筆者認為,今年基督教坊的問題,不在縮減,在「呆滯」,在世局中迷失了方向。若果閣下這幾年間到訪過基督教坊,那種「格局」接近原封不動的重現眼前。我會問:時間是否已停止流動?
我指的是基督教坊展示的時代氣息。基督教信仰固然有其「永恆」面向,不受時代處境制約,例如宣講不變的恩典、聖約、愛與盼望等;但同時亦有道成肉身的人間關注及介入。香港過去兩年遭逢巨變,若有眾生路過,身上帶著現世的疲憊與創痛,留駐坊前,翻閱展示的圖書讀本,可會從中經歷聯繫,甚至振聾發聵嗎?
也許有。筆者沒有看遍基督教坊內每一本書、每一個修飾,也許有。
單純流連基督教坊,經歷了不沾塵垢的「永恆」,也感受到一點淪陷。
留駐一會兒後,轉到其他「世俗」樓層,突覺反差甚大。剛踏入「世俗」樓層,就看見某財雄勢大的書局與某二樓書店分別在我左右兩方架設攤位。二樓書店高舉的那條藍色橫額,尤其搶眼!
曾經到訪現場的書友,不用指名道姓告訴大家是甚麼書店吧?
書店掛上巨大橫額,推廣經典著作,天經地義。推廣甚麼?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的「反抗三步曲」:《瘟疫 The Plague》、《反抗者 The Rebel》及《正義者 The Just Assassins》(2)(3)(4)。剛剛經歷沒有2019-2020的「永恆」,再嘗人間塵土飛揚,頓然精神一振!
說好的「淪陷」呢?有沒有人「舉報」卡繆的作品?
跑到橫額下,有卡繆的書,另一角有George Orwell的《1984》與赫胥黎的《Brave New World》並肩站台,還有毗鄰的幾間大學出版社的攤位,擺放一排一排的學者心血、研究近代/當代史的著作等等,例如高華教授的作品:《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令人立時吐一口烏氣的作品,無疑大幅減少。頭上那一張「刀」若無還有,需要慎防。但現場還有這些海量的大塊頭經典,處處流露更深厚的人文關懷及捍衛自由的熱忱,都是「強身健腦長意志」的好書善本。
未來的日子,也許連「這些」也消失殆盡。刀要砍下來?不如停辦/砍掉整個書展吧,眼不見為乾淨。然而,滅頂之災未到,就不要輕言「淪陷」,也毋須配合翩翩起舞。

恨鐵不成鋼

回望先前踏足的永恆基督教坊,再比較眼前闖刀山或讓橫額飛揚的世俗攤位……其實筆者並不熱衷奚落基督教出版機構,嘮嘮叨叨,皆因恨鐵不成鋼。
有一間位於九龍區,頗具規模的基督教書室,踏入這書室的大門,大家估計首先會看見甚麼?羅列眼前的,是大量時局相關的書籍,《1984》與《動物農莊》當然不會缺席,《暴政史:二十世紀的權力與民眾》、譚蕙芸的《天愈黑,星愈亮: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與李立峯的《時代的行動者:反修例運動群像》映照眼前,還有不少在藍色橫額下都可以找到的作品。
這一櫃書好「世俗」,數量不算多,估計只及全店其他宗教圖書數量不到5%。但基督教書室售賣這一類書籍,不怕格格不入嗎?
信徒面對紛擾世情,若果對眼前世局認知不足,引致真假善惡不辨、是非黑白不分、人云亦云,還要自詡不沾塵俗,這不叫虔誠,這叫甘於愚昧無知。如何「脫昧」,培養分辨能力?讀書人當然靠賴有質素的文字著作。羅列的「世俗」書籍是否上乘恰當之選,值得討論,然而若果因為門戶之見,把這類書拒諸門外……恐怕是加倍地甘於愚昧無知。
由此觀之,書室門前這一櫃,展示了經營者的視野。書展內基督教坊的同道們,感覺上……就是欠缺了這一份視野。甘於不問世事,稜角盡失,也許可以賺取一句「基督徒真是善良老好人」,但如何有見識地在世間作鹽作光?會否失落「道成肉身」的本意?
「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每個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滿恩典和真理……」 聖經‧約翰福音 1:9, 14 (新漢語譯本)
幾乎忘記告訴大家,書展那藍色橫額下,原來也有一櫃書:宗教類,包括一批質素不錯的基督教書籍,顯示選書的人,不是門外漢。
這一櫃與那一櫃,互相輝映。信仰儘管有異,好書不分門戶。

離場一刻的不滿與哀愁

這個「控訴」,與書籍無關。今年的離場安排十分混亂,可謂混帳。
過去多年,離開書展場地的市民,均向港灣道出入口方向疏散,雖然擁擠免不了,但總能安全有序地處理。今年展覽場地把大量離場群眾指向Expo Drive Central步出會場,然後徒步穿越人車爭路的龍和道與灣仔繞道交界。那兒水馬(充水式護欄)連天,「安全島」也不過是由水馬臨時湊合而成。離場人士拖拉著小朋友,馱著書本,頭上無遮無擋,晴天曝曬烈日下,雨打沾濕人與書。穿越灣仔繞道的車輛又多又大又堵塞,夾雜沒有「安全島」可以「安全」留駐的過路人,此情此景,有點像災難電影。
我期望會展當局唯利是圖一點:那些買了整個行李箱兒童刊物的家長,是付了款的客人,雖非貴客,可否用心一點,協助他們安全舒適地離開呢?
註:
(1) 《有種文化、山道文化10書被投訴涉違國安法》 (明報,15/7/2021) https://news.mingpao.com/ins/港聞/article/20210715/s00001/1626364169032/書展2021-有種文化-山道文化10書被投訴涉違國安法
(2) 《The Plague》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lague
(3) 《The Rebel (book)》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Rebel_(book)
(4) 《The Just Assassins》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lagu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8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