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新手如何設計運動處方:需熟知的『七項心法 』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現今台灣運動健身產業蓬勃發展,因為大家發現運動對於身、心、靈都有益處,例如:體態的改變慢性疾病的預防紓壓效果。所以許多運動新手會好奇要做甚麼運動要怎麼安排運動課表等疑問?但是呢,不妨先了解錯誤迷思七項運動心法,會讓你更清楚自己要甚麼喔。

運動新手在規劃運動課表時常見的「3大錯誤思維」
  1. 不管做甚麼運動類型都可以達到健康效果。
  2. 我看到朋友上團體有氧課程後,發現它也變瘦了呢!那我也要去上看看。
  3. 感覺模仿網紅巨巨的訓練課表就可以順利瘦身了。

運動計畫-七項運動心法

 七項心法適合應用在任何運動類型上,包括「運動訓練、訓練監控、人體反應」三大方向。

概念一、運動訓練:訓練特異性原理、漸進性原理、超負荷訓練原理。

概念二、運動監控:基礎值原理、個別差異原理。

概念三、人體反應:效果遞減原理、可逆原則。

心法一、訓練特異性原理(Specificity of training principle)

 人體在執行不同運動訓練類型後所產生的生理反應皆不同。比如訓練一位舉重選手就會以重量訓練為主,因為重訓可以提高舉重選手的力量。換句話說就是每個運動訓練類型所代表不同訓練效益,要針對運動目標去挑選訓練類型。

心法二、超負荷訓練原理(Overload training principle)

 運動強度超過原本的負荷。比如第一組深蹲的反覆次數 20 下,第二組 30 下,第三組就 40 下。簡單來說就是挑戰自己極限但在挑戰時要慎選超負荷模組。

心法三、漸進性原理(Principle of progression)

 人體要需逐漸增強運動強度來達到刺激效果,主要是能穩定進步與預防運動傷害。比如這週深蹲的反覆次數為 20 下,下週 30 下,下下週 40 下。

心法四、基礎值原理(Principle of initial values)

 每個人身體素質的初始水準都不同,進而使訓練後的效果皆有差異。比如運動初心者前期在運動時,肌肉與心肺進度幅度會高於優秀運動員。所以在的運動前的評估是就很重要,比如在做重訓時就用一次反覆最大重量(One-repetition maximum, 1RM)來評估最大肌力。

心法五、個別差異原理(Principle of 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執行相同的運動後所產生的效果皆不同,會受到年齡、運動經驗、身體狀況等因素而導致運動效果有不同變化。
 比如小明跟小王分別是運動新手跟老手,就會發現小明才做2週的重訓就有增加肌肉的效果,反觀小王的肌肉量進度幅度低。所以現今就有不同族群的運動處方來設計運動課表。

心法六、效果遞減原理(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returns):

 遺傳會限制每個人的進步程度,當你的運動能力已經達到遺傳的極限值時,進度程度會降低甚至持平。例如頂尖運動選手在後期要進步幅度就難上加難了。

心法七可逆原則(Principle of reversibilit)

 減少運動訓練後身體機能就會慢慢退化,這是屬人體的一個機制。比如不繼續做重量去刺激肌肉增長的話,人體就會接受到『我們不用那麼多肌肉』的訊息,這時肌肉量就會慢慢流失。換句話說就是用進廢退的概念,用了就會進化,不用就退化。

資料來源:體適能評估與運動處方


七項心法貫穿訓練計畫、擊破運動迷思

 因「個別差異基礎值原則」所以訓練計畫中就會定期評估監控找出自己的身體差異與能力水準。
 運動迷思:如果朋友做有氧運動有效但因個體差異原因,會導致你的訓練效果會不同。

 「訓練特異性超負荷漸進性 VS. 效果遞減可逆原則」。因人體的遺傳與可逆原則迫使我們必須再訓練計畫中利用訓練特異性、有巧思設計超負荷模組與長期規劃的強度安排,才能不斷讓人體機能維持並預防退化。
 運動迷思:網紅巨巨的訓練也是按照超負荷、漸進性、訓練特異性,所以運動新手想直接使用網紅巨巨的課表,可能身體會適應不瞭甚至會造成運動傷害。

《我是源始人!如果喜歡且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留言、按讚,我們下次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源始人的沙龍
11會員
72內容數
紀錄我每天發生的點點滴滴。 回憶過去、觀察當下、接受變化。 讓生活過得很不一樣。
源始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13
安全運動的標準 ●安全的動作模式 ●避免戶外環境 ●避免動態碰撞運動
Thumbnail
2022/02/13
安全運動的標準 ●安全的動作模式 ●避免戶外環境 ●避免動態碰撞運動
Thumbnail
2022/01/16
《2022.01.16-老化運動篇》  現今控制老化的方式百百種,但其中「運動」是亙古至今不滅的的方式,因為低成本、無副作用和禁忌症。但要開始執行運動醫療前先瞭解醫學治療和運動之間的差異,能更清楚使用運動醫療和醫學治療的時機。
Thumbnail
2022/01/16
《2022.01.16-老化運動篇》  現今控制老化的方式百百種,但其中「運動」是亙古至今不滅的的方式,因為低成本、無副作用和禁忌症。但要開始執行運動醫療前先瞭解醫學治療和運動之間的差異,能更清楚使用運動醫療和醫學治療的時機。
Thumbnail
2022/01/08
《2022.01.08-老化運動篇》   運動最直接影響肌肉組織和骨骼系統的健康程度。根據研究顯示,『負重運動』能改善骨質密度、關節功能、肌腱彈性與強度、活動度和整體身體功能。
Thumbnail
2022/01/08
《2022.01.08-老化運動篇》   運動最直接影響肌肉組織和骨骼系統的健康程度。根據研究顯示,『負重運動』能改善骨質密度、關節功能、肌腱彈性與強度、活動度和整體身體功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上一篇我們在運動中改變了身體分泌的賀爾蒙,可以讓訓練變得更有效率,但一般也不至於讓自己訓練目標誇張到變成大力士,像是要上健美台上比賽的專業選手一樣。雖然身體在壓力的刺激下會讓肌肉成長的更為快速,長出強健的體魄是我們必經之路,但是這只是運動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這篇我們來聊聊再深一層。
Thumbnail
從上一篇我們在運動中改變了身體分泌的賀爾蒙,可以讓訓練變得更有效率,但一般也不至於讓自己訓練目標誇張到變成大力士,像是要上健美台上比賽的專業選手一樣。雖然身體在壓力的刺激下會讓肌肉成長的更為快速,長出強健的體魄是我們必經之路,但是這只是運動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這篇我們來聊聊再深一層。
Thumbnail
阻力訓練對於身體健康的轉移性 在訓練時,每一個做的動作都有不同程度對其他運動上產生幫助,這就是所謂的「轉移特殊性」
Thumbnail
阻力訓練對於身體健康的轉移性 在訓練時,每一個做的動作都有不同程度對其他運動上產生幫助,這就是所謂的「轉移特殊性」
Thumbnail
參考資料:ACSM’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6e 一般來說,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單指一堂運動課,但是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指的是隨著時間由許多阻力運動組合起來的訓練計畫
Thumbnail
參考資料:ACSM’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6e 一般來說,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單指一堂運動課,但是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指的是隨著時間由許多阻力運動組合起來的訓練計畫
Thumbnail
對於職業選手來說如何有效率的安排訓練來達到花20%的時間來得到80%的效果就是最重要的事,此外訓練過程避免受傷也是非常重要的事,一般人如果學會這樣的安排也能像職業選手般獲得不錯的效果又避免受傷。 以下就是如何安排有效率又低風險的安排方式👇 「訓練前放鬆」 我常常提醒學生訓練前放鬆的重要性,如果你是
Thumbnail
對於職業選手來說如何有效率的安排訓練來達到花20%的時間來得到80%的效果就是最重要的事,此外訓練過程避免受傷也是非常重要的事,一般人如果學會這樣的安排也能像職業選手般獲得不錯的效果又避免受傷。 以下就是如何安排有效率又低風險的安排方式👇 「訓練前放鬆」 我常常提醒學生訓練前放鬆的重要性,如果你是
Thumbnail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看過不少上過教練課的學員分享自己的課表內容,發現總有1、2個項目有缺漏🥺, No.1的是「節奏」和「達成次數」這兩個項目。 也有看過沒有寫出「重量」的課表,一問發現竟然是每次去上課操作 都是看當下狀況、心情來上重量😂 有可能這次是20公斤、下次是40公斤、再下次可能?!
Thumbnail
看過不少上過教練課的學員分享自己的課表內容,發現總有1、2個項目有缺漏🥺, No.1的是「節奏」和「達成次數」這兩個項目。 也有看過沒有寫出「重量」的課表,一問發現竟然是每次去上課操作 都是看當下狀況、心情來上重量😂 有可能這次是20公斤、下次是40公斤、再下次可能?!
Thumbnail
《2021.12.19-訓練計劃篇》 各位讀友們是否跟我一樣還是健身菜鳥時,一踏進健身房時看到奇異怪型的健身器材、不同款式的跑步機、五顏六色槓片後,因太多器材而不知該從哪開始訓練?  
Thumbnail
《2021.12.19-訓練計劃篇》 各位讀友們是否跟我一樣還是健身菜鳥時,一踏進健身房時看到奇異怪型的健身器材、不同款式的跑步機、五顏六色槓片後,因太多器材而不知該從哪開始訓練?  
Thumbnail
《2021.08.08-運動概念》健身除了學習動作、學習器材使用,學習動作順序安排,但大家卻疏忽訓練原理。「此篇敘述訓練的根,探索本質相信對您/你會有幫助」,
Thumbnail
《2021.08.08-運動概念》健身除了學習動作、學習器材使用,學習動作順序安排,但大家卻疏忽訓練原理。「此篇敘述訓練的根,探索本質相信對您/你會有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