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舊日本帝國海軍(IJN)的須式探照燈是什麼?

2021/07/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海軍大量編組見張所跟防空砲臺,通常會有聽音機、探照燈、測距儀、望遠鏡、高射砲這些裝備。其中的探照燈,原理上屬於高功率電弧燈,讓我特別感興趣。須式探照燈這個古怪的名字,就更有趣了。
太平洋戰爭期間,舊日本帝國海軍(IJN)在本土與海外殖民地都編組了一種有意思的部隊,叫做見張所防空砲臺。簡單來說,就是對空監視哨跟高射砲臺。有意思的地方並不在於它很先進,而在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初期時,見張所跟防空砲臺的組合就挺落伍的了,到了戰爭後期,它面對美軍為首的盟軍空襲時,就更顯得無力。
見張所與防空砲臺在檔案裡有各式各樣的武器,但大致上不脫空中聽音機、光學測距儀、探照燈、射擊盤、高角砲(高射砲)等五類裝備,另外有的會配發無線電,到了太平洋戰爭末期,稍微講究一點的見張所則會裝備電波探信儀(簡稱電探,是技術水準相當原始的對空搜索雷達)。不過大多數的見張所與防空砲臺,還是以上面的五寶撐場面。其中的「斯式探照燈」、「須式探照燈」,我特別感興趣。它們都是當時的制式防空探照燈,設計上屬於弧光探照燈(arc lamp searchlight,又稱電弧燈),以碳棒的電弧發出強光,達到照明的效果。
這些防空探照燈在接戰流程中扮演的角色如下:
(1)地面防空砲台的守軍先以空中聽音機聽到敵機的聲音。
(2)守軍趕快把概略的方位、仰角等參數報給探照燈操作者,把光束打過去照明敵機。
(3)照到敵機之後,光學測距儀的操作者設法取得比較精確的距離資訊。
(4)最後由測距儀提供的諸元,提示高射砲砲班人員開火。
在這個流程中,守軍也會使用六到八倍的望遠鏡輔助搜索。白天當然是依靠望遠鏡,晚上與能見度不佳時則會加上探照燈。
這種接戰模式在一次世界大戰還算管用,不過隨著科技蓬勃發展,二次大戰時的飛機速度大幅提高,就顯得沒用了。更快的敵機,代表當空中聽音機聽到聲音時,距離比以前更短、能反應的時間也更少。何況在晚上以探照燈搜索目標,還沒找到對手,自己就已經暴露位置,如果敵機有備而來,主動打開探照燈等於插標賣首,非常危險。可惜當時的日本海軍由於預警科技不發達,各種電探沒辦法大量配備,就算是把電探派上用場了,波束的解析度也低得可以,並不是精確的對空搜索裝備,所以大部分地面守軍只好繼續使用「聽音機、探照燈、肉眼、高角砲」這種累贅又緩慢的組合。
那麼,須式探照燈、斯式探照燈的名稱是什麼呢?它們代表的是製造廠商的不同,都是舶來品,到了後來才由日本國內自製的探照燈(如九二式、九六式探照燈)取代。
斯式探照燈的資料我沒找到,似乎是比較小型的探照燈。但須式探照燈可說是大有來頭,能追溯到大名鼎鼎的發明家Elmer Ambrose Sperry在1918年的設計。Sperry從1914年應美國海軍邀請,設計給火砲使用的高功率探照燈,1918年開始量產。此後Sperry的公司生產的探照燈,也獲得各國廣泛使用,到了日本海軍就被叫做須式探照燈了。在日本海軍的各種等級戰艦上,探照燈的口徑也有不同,總之噸位愈大的戰艦配備口徑愈大、光力愈強的探照燈,愈小的戰艦探照燈口徑愈小、光力越低。
附圖的照片,為美國海軍原版的Sperry 36" searchlight,口徑約90公分(900公厘,比火砲還大),折合英制約為36吋,在日本海軍則叫它須式九十糎探照燈。它所需的電壓為72到75福特,燈中電弧可產生150安培的電流,發光強度達4億燭光,光程大約4000公尺。生產廠是Sperry陀螺儀公司,位於紐約布魯克林。

須式探照燈終於身世大白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廖英雁
廖英雁
有一工你會大漢  你會讀冊濟濟 你會瞭解  佇這個社會  需要有人敢說真心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