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ICO,IEO,STO,Defi,到 NFT,區塊鏈會撼動藝術品市場? (上)

3Ar.T-avatar-img
發佈於Ar.Toke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NFT是什麼?人稱的「非同質型代幣」出自區塊鏈科技。本文研討迴路轉的各種 Offering、再到 DeFi⋯⋯。最後來到我們的重點 — — NFT。其背後核心概念,不外乎是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所總結的「虛實整合」四個字。那麼這項出於傳說中「去中心化」技術區塊鏈、眾望所歸的線上線下整合技術,究竟 — — 又是為什麼 — — 會比現存雲端資料整理更有發展價值呢?

俗話說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區塊鏈世界變化之大,技術發展與商業模式之迭代更新,讓人目不不暇幾。嚴格來說,比特幣從發想至今不過十餘年,撇開他本身在價格的劇烈波動,每每造成話題之外,其背後所運用的區塊鏈技術,在這幾年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雖說,90% 屬於曇花一現的噱頭,但仍有 10%,或許,真的有點料,也是在技術為基礎的前提下,認真在嘗試一些改變市場的創新模式。不過老實說,實際比例應該還是遠小於 10% 啦。

因為區塊鏈技術,最具體化的應用就是各種的「幣」,無論是基於應用場景的「功能型代幣」,或是具有實際資產做兜底的「證券型代幣」,又或著是類似貨幣功能的「支付型代幣」。,再者,就是 2020 年底開始引起關注的「非同質值型代幣」[1],眼花撩亂,但追根究底,講好聽來說是為了探索不同的商業應用,講直白點,就是在畫大餅,把夢賣給除了 3F(family, friend, fool)之外,更多的機構與一般班大眾。或著,企業礙於數位轉型的壓力,乾脆,根本不管有沒有實際需求,也弄個區塊鏈發展的小組/部門,以為整個檔次就會提升。

其實新創圈子也差不多,不成氣候的畫大餅,與那些畫餅的人,很多根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吹個什麼,反正看似專業的術語拼湊一下(不光是區塊鏈,還包含什麼 AI 啦、大數據啦、IoT 啦、AR/VR 啦⋯⋯),項目白皮書找個專業代寫隨便弄一弄,就又是一個「要改變世界」和「顛覆傳統」的夢想了。不諱言,夢想往往是伴隨著泡沫的,但這也並非壞事,如同 1637 年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或是 2000 年左右的 .com 泡沫,去蕪存菁之後,總是會留下一些什麼。就像鬱金香至今仍每年幫荷蘭賺進數億歐元的外匯;而經過 2000 年的互聯網之亂後,谷歌、阿里巴巴等企業存續下來,提供無數改變人們生活的數位服務。

各種 O 到 DeFi,到底有多少種?


區塊鏈也很有這方面的味道,只是發展,演化與泡沫的時程又更短了些。關於區塊鏈的技術內涵,網路上已有不少探討 [2],本文不多做贅述。而從 ICO(首次代幣發行)、IEO(首次交易所發行),大抵就是 IPO(首次公開發行)的變形版,而 STO(證券型代幣發行,簡單理解也就是繞過監管的私募)。,隨著各國金融以及幾監管機構的重視,項目想要操作法規之外的募資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受證券法的限制。至於在支付領域,除了比特幣、以太幣坊、泰達幣等發展較早,流通也較廣,尚屬可以充當交易媒介之外,政府與央行亦紛紛踏入這塊領域,所謂央行數位貨幣(CBDC)就是一例,雖說在背後運用的技術和記帳邏輯與傳統有別。,但對於終端消費者來說,若你早已習慣使用 LinePay、ApplePay、WechatPay 等數位支付方式,那根本沒差,日常的消費與買賣,並不太會因為數位貨幣或區塊鏈的引進而改變太多。

至於 DeFfi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顧名思義就是想打破過去金融界。,銀行與各類機構作為中間媒介的角色,某種程度上,也想「顛覆」央行作為操縱貨幣,以不透明的決策過程操縱貨幣,動輒祭出QE或調升(降)利率,讓台幣升(貶)值等等,由春山出版的「致富的特權」,就直白的論述了央行政策對我們產生的(不良)影響。但礙於篇幅,針對 Defi 的討論,之後有機會再撰文分享。

而 NFT 放眼了更大的領域,讓在現實世界中的「所有東西」,以及任何只要你敢,萬事萬物通通可以被 NFT 化


來到重點,NFT,稱作「非同質型代幣」,系出同源,跟上述提到的區塊鏈科技,以及一路走來,套路峰迴路轉的各種 O 與 DeFi 都有關聯。AppWorks 創辦人 — — 林之晨在遠見雜誌上發表過看法 [3],指出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虛實整合」四個字。在電商領域行之有年,都知道線上線下相互導流的重要性,數位工具的運用,不僅幫企業賺進利潤,也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成本更低的便利生活,背後的概念,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虛實整合的一種。而 NFT 放眼了更大的領域,讓在現實世界中的「所有東西」,包含以往在 STO 中對應的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債券等),以及任何只要你敢,萬事萬物通通可以被 NFT 化(NBA 明星球員卡,過去的舊式音樂卡帶)。不僅如此,虛擬世界的東西,同樣可以這般操作,例如網路遊戲中的虛擬寶物,線上的素材與內容(文字、影視、音樂、動畫),還有其他尚待開發的東西。

聽起來很新奇?老實說也還好,因為早就有一個很類似的應用,不管需不需要用到區塊鏈科技,你我都可能已經接觸過。那就是數位產銷履歷 — — 有機養生理念當道,只要去高檔超市買一把菜,包裝上的 QR 碼可以讓你掃一下,就知道這項產品的背景資料,以及那些「唯一」的資訊,什麼出產的農場與農夫是誰,運送的貨運公司是哪個,幾號抵達倉儲,然後幾天後又送達通路上架⋯⋯。相信時間很夠又無聊沒事的人,可能都經由手機掃碼,連上了某個網路平台,看過這些資訊。另一個例子是紅酒,不少高級酒莊,出廠的瓶裝酒,也都會附上象徵身份證明的「數位化」標記,而如果剛好他又是被上傳到所謂的區塊鏈世界的話,自然又可以被附加一堆,信也好,不信也沒差的優勢,諸如「不可串改」、「去中心化」、「透明度」等等。

所以,NFT 大抵也是如此,把實體的「東西」貼上一個數位化的身份認證,你也可以把它想成是數位版的所有權證書。至於所謂的「非同質型代幣」,就是擁有獨特特徵,與眾不同,無法被取代,然後幾乎不可能偽造的意思。與之相對應的「同質化代幣」,簡單來說就拿美金來比喻好了,你手上有 100 塊美金,我手上也有 100,兩張紙鈔(或在銀行系統上的一串符碼),在性質和價值上都一模一樣。但如果我手上的 100 美元紙鈔被我摺成一件藝術品,即便你可以模仿也創作出差不多的樣貌,可是一但開始將之視為有蒐藏價值的東西時,性質就不一樣了。而被我灌注心血,耗費時間所完成的東西,自然也有了(自以為?)的蒐藏價值。

NFT 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在被授與唯一性的認定


好,這裡我們就帶到了 NFT 很重要的一個功能:特殊收藏品所有權證明的數位化,或是,根本原生於網路的那些創作,如何被授與唯一性的認定,讓之後的人無論怎麼仿造,又或是如何透過數位化途徑無限複製,在你手上的這件作品,始終可以被證明是最初的原創。

那區塊鏈扮演什麼角色?自然就是所謂那套「分散式帳本」,和其他林林總總的「加密」與各種「鏈」的技術,組合成號稱去中心化和不可串改的機制,讓這個代表最初原創/原始檔案的NFT,能安全無虞的存放起來,以供隨時查閱。

去中心化有很神嗎?老實說除了幣圈、鏈圈的狂熱者之外,尚且還看不出他的不可取代性。再說了,以 99% 的大眾市場,即便會擔心紙本資料可能記載不實,而數位化資料也有被竄改的風險,仍然還是可以托付給 Google、Amazon 這些掌控數據的大公司。藝術家他們以現行的機制與技術,完全也可以跟更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合作,例如佳士得,蘇富比等,蒐藏品被認證後,直接以加密的方式傳輸並存放在雲端,而但凡通過授權的用戶,一樣隨時可以調閱那些資料。若以結果論,撇開「中心化」的疑慮,其實 Google 和 Amazon 可以做得比區塊鏈更好。

無風不起浪,NFT 可以捲起一陣炫風,除了搭上新創熱潮之外,當然也跟人為炒作有關。雖說泡沫是遲早的事,但不妨維持一慣態度,仔細分析泡沫之後,到底還有哪些有價值的模式,可以被逐漸運用在市場上。因為小眾市場如藝術品和蒐藏品,大眾市場如當前眼下的所有的線上與線下資產(個資其實也算一種資產),若可以被進一步數位化(虛擬化),增加流動性,並降低驗證與交易過程的成本和時間,倒也可能是個值得思考的發展。

  1. 經濟日報的這篇文章很淺顯的解釋了幾種「幣」的差異,詳見: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9740/4543707
  2. 天下雜誌亦做了淺顯易懂的解釋,詳見: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0842
  3.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64

本文由 Jack H. 和 Jamie M.M. 授與 Ar.Token 出版,轉載請註明出處。
3Ar.T 官方網站: http://www.3art.ic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mie-May Minjie的沙龍
58會員
13內容數
2017 年三月,她提著兩個行李箱抵達紐約,不是工作的徵召,也沒有情人等候,只是為了像 Patti Smith 當年巧遇艾倫金斯堡一樣,在紐約找到自己的時代。2020 年,從倫敦拿了碩士,她有了新的身份——一間藝術科技新創的總監——重新上路旅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 DeFi 和 NFT 中構建最具創意和競爭力的槓桿交易協議
Thumbnail
在 DeFi 和 NFT 中構建最具創意和競爭力的槓桿交易協議
Thumbnail
在2021年最火熱的投資關鍵字就是「比特幣」與「NFT」,新聞不斷的報導有人買比特幣漲了多少倍,NFT漲了幾百倍,周杰倫加持的「Phanta Bear」NFT更衝上交易平台即時交易冠軍,據說網友靠轉賣就獲利千萬,讓許多人羨慕躍躍欲試,這些數位金融的基礎就是來自於「區塊鏈」技術,的確它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Thumbnail
在2021年最火熱的投資關鍵字就是「比特幣」與「NFT」,新聞不斷的報導有人買比特幣漲了多少倍,NFT漲了幾百倍,周杰倫加持的「Phanta Bear」NFT更衝上交易平台即時交易冠軍,據說網友靠轉賣就獲利千萬,讓許多人羨慕躍躍欲試,這些數位金融的基礎就是來自於「區塊鏈」技術,的確它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Thumbnail
兼回答觀眾來信問題 這篇是要來跟大家分享NFT,這個嶄新的玩意兒,是需要滿多鋪成的知識的。像是區塊鏈、數位貨幣等等。我在EP26 有講過一些區塊鏈的淺談,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來聽聽: https://apple.co/3ImYotN 好拉,今天這篇文章不是來直接解釋NFT的。 史塔克實驗室官網:
Thumbnail
兼回答觀眾來信問題 這篇是要來跟大家分享NFT,這個嶄新的玩意兒,是需要滿多鋪成的知識的。像是區塊鏈、數位貨幣等等。我在EP26 有講過一些區塊鏈的淺談,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來聽聽: https://apple.co/3ImYotN 好拉,今天這篇文章不是來直接解釋NFT的。 史塔克實驗室官網:
Thumbnail
我們來聊一下如果要做 NFT 電商該怎麼做
Thumbnail
我們來聊一下如果要做 NFT 電商該怎麼做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經過了幾輪的區塊鏈風潮,2020 年底開始,風口轉到了 NFT,又稱為非同質型代幣(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號稱在區塊鏈上運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亂墜的修辭: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數位民主,金融創新,「xx鏈」,「oo幣」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經過了幾輪的區塊鏈風潮,2020 年底開始,風口轉到了 NFT,又稱為非同質型代幣(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號稱在區塊鏈上運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亂墜的修辭: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數位民主,金融創新,「xx鏈」,「oo幣」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NFT是什麼?人稱的「非同質型代幣」出自區塊鏈科技。本文研討迴路轉的各種 Offering、再到 DeFi⋯⋯。最後來到我們的重點 — — NFT。其背後核心概念,不外乎是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所總結的「虛實整合」四個字⋯⋯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NFT是什麼?人稱的「非同質型代幣」出自區塊鏈科技。本文研討迴路轉的各種 Offering、再到 DeFi⋯⋯。最後來到我們的重點 — — NFT。其背後核心概念,不外乎是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所總結的「虛實整合」四個字⋯⋯
Thumbnail
有人說,Internet的三大發明是TCP/IP、WWW以及公鑰加密。而加密技術正是區塊鏈虛擬貨幣的核心組件。 “區塊鏈革命”(Blockchain Revolution)一書作者Don & Alex Tapscott說過,區塊鏈是不可摧毀的經濟交易之數位分類賬,可以編程記錄的不僅是金融交易,還包括
Thumbnail
有人說,Internet的三大發明是TCP/IP、WWW以及公鑰加密。而加密技術正是區塊鏈虛擬貨幣的核心組件。 “區塊鏈革命”(Blockchain Revolution)一書作者Don & Alex Tapscott說過,區塊鏈是不可摧毀的經濟交易之數位分類賬,可以編程記錄的不僅是金融交易,還包括
Thumbnail
日前各國都有消息指出政府要開始管制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等技術的發展。不過,到底什麼是比特幣,什麼是虛擬貨幣,什麼是區塊鏈?這些又會對我們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這些去中心化的技術是否真創造出一個「無法地帶」?區塊鏈有如魔戒——投資時,只有完全理解它的風險和內容,才能真的戒慎恐懼,否則也只是在賭博。
Thumbnail
日前各國都有消息指出政府要開始管制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等技術的發展。不過,到底什麼是比特幣,什麼是虛擬貨幣,什麼是區塊鏈?這些又會對我們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這些去中心化的技術是否真創造出一個「無法地帶」?區塊鏈有如魔戒——投資時,只有完全理解它的風險和內容,才能真的戒慎恐懼,否則也只是在賭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