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叫好(?)到叫座嗎?NFT如何讓大眾更容易參與藝術市場?(上)

3Ar.T
發佈於Ar.Token
2021/08/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經過了幾輪的區塊鏈風潮,2020 年底開始,風口轉到了 NFT,又稱為非同質型代幣(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號稱在區塊鏈上運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亂墜的修辭: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數位民主,金融創新,「xx鏈」,「oo幣」等,如果不是混跡區塊鏈江湖已久,這些名詞一時間還真不好理解,是吧?但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動輒把這些名詞掛在嘴邊的人,通常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更遑論那些打著區塊鏈名號的項目,90% 雖不見得是心懷鬼胎在詐騙,但多半也不是什麼有實際價值與意義的商業模式。
圖片來源:TED
這無妨,一如 2000 年前成千上萬打著互聯網,網際網路橫空出世的項目和創業者們,至今的陣亡率大概也超過 90%,不過也正是因為有傻子和瘋子前仆後繼地投入,多少成就了如今網路科技與生活各個面向的緊密結合。一項新技術或商模,要能普及並影響大多數的人,新穎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能解決人類的問題,還要讓解決方案具有實際效益(比如說成本不能太高),才會對社會的進步有幫助。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為主,科技為輔。而不是先創造了科技,再百般扭曲人性,為賦新詞強說愁,硬是去符合什麼「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帳本」的教條與規則吧?
本文要來談談 NFT 與區塊鏈科技,以及他是否真如狂熱者吹捧的那樣,可以影響藝術品市場,乃至整個人類對藝術的觀點。
讓我們開始吧。
老牌拍賣所 Sotheby’s 加入熱潮在去中心化 Decentraland 搭建了畫廊
假設大部分的人已經稍稍懂區塊鏈和 NFT 了,不懂可以 Google 一下,或參考這裡,都有很完善的介紹區塊鏈的特性,技術原理,以及與藝術市場相關的 NFT 應用。單就把「資產數位化」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絕不是非區塊鏈不可。有形的資產比如股票債券,以及藝術作品,再到本就以數位方式存在的文本、影音,和其他各種形式的創作,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就是「真實性」與「流動性」,前者涉及了客觀上的持有價值,以及主觀上對其寄予的審美和感性的價值;後者則更多是強調投資價值、抗通膨(還可以有升值空間),以及交易的價值,例如是否便於轉手?甚至用來作為洗錢的工具。
讓我們更著重在藝術品的討論:無論是個人蒐藏、博物館典藏,還是單純的欣賞,人們總是很在意該件作品的真實與否。這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喜歡真的東西,哪怕其實一般大眾根本分不清真品與高仿贗品的差異。但凡藝術品為真,才有收藏與觀賞的價值,而若有某種科技的方式,賦予每件作品獨一無二的身份識別,自然是有助於這種價值被進一步強化,至於所謂的身份識別是實體形式(證書、封條、防偽貼紙、專家學者的見證),還是數位形式(電子簽名,QR 溯源碼,智能合約⋯⋯),就要看哪種的成本較低,驗證功能更好,且接受度更高。NFT 就是屬於數位驗證的一種技術,把一切都電子化,數位化,在去中心化的保存後,「理論上」是更可靠且方便的。但這不代表傳統的機制就一定會被淘汰,這不,我們雖然有了 Spotify、iTunes,但仍有人鍾情於黑膠唱片啊。甚至我本人,都還有卡式磁帶,和他的播放器咧。
〈午夜巴黎〉的懷舊證據——「仍有人鍾情於黑膠唱片啊!」
我們只會想保存真正的藝術品。贗品或假貨可能就讓他在街邊當成紀念品賣給遊客就好。而在主觀情感方面,一幅曠世巨作若能讓你感動,一但我告訴你他是假的,想必這樣的感動就會大打折扣,雖然,我很懷疑大部分的人到底有沒有辦法分辨。這就是藝術的「主觀性」,而且要能對人類情感造成衝擊的事物,實體絕對還是比虛擬的更為強烈,也更直接。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數位藝術的興起,短時間內應該仍不足以撼動傳統的藝術圈,而 NFT 雖在「實名認證」,「去中心化資料儲存」方面大有可為,但要說他會引領一波藝術革命,有點言過其實了。就算達文西明天活過來,你真的會想看他坐在電腦前,幾天幾夜的用滑鼠和手寫板畫一幅蒙娜麗莎,好了讓你複製貼上發成 Line 的群組簡訊?還是你會更想看,他本人聚精會神,從鉛筆素描打底稿,選擇與調製釉料,再一筆一畫的縱橫於油布上,最後長吁一口氣,落款簽名,錶框並成烈在美術館中?那一個讓你更感動一些?
當然,這裡並非要貶低數位藝術創作者,邁入 21 世紀以來,本就很多新生代的藝術家,不斷嘗試著用不同的載體、工具,與方式來創作。網路科技與各種新手法,例如電腦繪圖、電子藝術、3D 建模⋯⋯還有其他極具創意的形式(抱歉恕我不是藝術圈的人,腦海中的詞彙不夠多),也讓藝術邁入新的紀元,以及走入更多人的生活。藝術本就不該只存在於繪畫,雕塑等傳統的型態,而是以更為多元的方式來詮釋世界,以及釋放創作者本身的靈感。也因此,近年來不管是台北、上海、紐約、倫敦、巴黎等地,都紛紛出現大型的「數位藝術」展,他們很多雖然都是可以輕易仿製的形式,例如動畫與音樂,完全就是儲存在電腦或雲端上的一串代碼而已,但所帶給觀眾的震撼,也是不可小覷的。
倫敦 Vroom 工作 Isabel Sun & Erin Guan 拍檔所製作的 VR 作品〈Chamber404: A Digital Dumping Ground in Your Mind〉
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絕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無論是創作者,蒐藏者,或是觀眾,而 NFT 可以更輕易的幫這類的數位作品驗明正身,進而讓持有「原著」——也就是最原始的那份檔案,變得可以被識別,且具有意義。後續無論如何仿製,即便 100% 一樣,卻仍會缺少那最關鍵的一塊:NFT 或其他形式的數位認證。
至於這樣有沒有人會買單?我認為取決於那數位藝術品的「稀有性」,以及所謂的「名人效應」。Twitter 的第一條貼文或許很有價值,村上村樹某天拍了張他的早餐的照片可能有很有價值,但你 Twitter 寫得就算再文情並茂,遠赴南極拍的冰川照片再怎麼波瀾壯闊,我想都沒什麼賦予 NFT 的必要⋯⋯因為大概除了你的同溫層,大概沒人會在乎
我會認同科技帶來藝術創作的更多可能性,也贊同數位藝術讓作品得以廣泛流傳與進入更多的「次文化」圈。甚至,各大主流的博物館,早就都紛紛建立「數位典藏」的服務,亦即你只需透過電腦,便可在增強實境 (AR) 或虛擬實境 (VR) 的協助下,逛遍各大展館,近距離幾乎零誤差的享受欣賞藝術——傳統藝術或數位藝術,的感動。當然,這取決於你的家用電腦設備與網路流量,是否足夠,誠然,這多少也還是與現場觀看有所落差。
往好處想,越多人親近與接受藝術,絕對是件值得推廣的好事,能有助於人類整體文明水平的提升。舉例來說,只要建置適當的設備,中國偏遠鄉間的學生也能觀賞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的館藏。只要負擔基本的工具,任何人有靈感都能自由揮灑,在無邊無際的網路上,低成本的揮灑與創作。科技帶來的進步是讓更多「人性」能夠在各種領域發揮,而區塊鏈與 NFT 的導入,確實有協助原作「標誌真偽」的功能,也能讓廣大網友更簡單的區別出「真品」和「複製品」。但在數位的世界,大家是不是真的會如同現實環境中一樣,這麼在意作品的真偽,又是另一個有待觀察的議題了。再說,NFT 要「撼動」乃至「重塑」藝術世界,除了話題炒作之外,我實在不懂抱持這樣立場的人,究竟在想什麼?
接下來,下一篇,我們會來談談更俗氣的東西,也就是藝術品的「流動性」,講白了就是投資,增值,變現,然後賺一筆的完整流程。
本文由 Jack H. 和 Jamie M.M. 授與 Ar.Token 出版,轉載請註明出處。 3Ar.T 官方網站: http://www.3art.icu
3Ar.T
3Ar.T
3Ar.T 團隊發行的評論帳號,分享各類關於藝術科技新創、NFT、OVR,等其他運用於藝術領域的科技產品的洞見與觀察。 www.3art.icu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