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小戴奧運金牌戰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奧運還在進行中,我相信肯定成為大家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屆,在如此爆量的觀看數之下,我觀察到了一個難得的現象,在我的朋友圈中,甚至是新聞版面,都不再見到對於對手或是對手國的批評,而是把焦點放在選手們的互動上。


raw-image

依瑟儂在輸球當下的爆哭時,我從內心湧起的難過,馬上蓋過了小戴贏球的喜悅,我後來發現好多網友也跟我一樣;昨晚的金牌戰,大家除了扼腕之外,也不忘讚賞陳雨菲的精準和沈穩;當然更不會忘了辛度在小戴落敗後,大大地把她擁入懷中的想像畫面,就像呈現在我們眼前。

raw-image

還記得最早最早之前的大賽,選手落敗時,「恨鐵不成鋼」的聲音此起彼落;到過渡到後來,不再責備選手,轉而向對手或是對手國家的人身攻擊(當然大家都知道是開玩笑和自我激勵)的精神勝利;一直到這屆賽事,我們演變到可以同理對手的難過、讚美對手的好表現。

太了不起了!大家。

真心的覺得,不只是選手很棒,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很棒!除了選手自己的努力之外,這也是國人集體 #意識能量 ()提升的展現,因為大家的狀態,很高比例的落在勇氣包容感恩的揚升情緒之中,所以也給了選手很好的後盾。

raw-image

回到小戴的IG合照,給人滿滿的暖心,她們就是一群可愛執著的年輕女孩兒,她們不是國家的附屬品,但是國家因她們而沾光,人民因她們而更有勇氣,樹立起了Role model,讓我們可以跟孩子們說故事,跟這些大姊姊們看齊,「無懼」與「聚焦」,同時又保有孩子般的「純真」。

另外也可以看到環境有多麼地重要,常跟5個會打球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第6個會打球的人;常跟5個有錢人在一起,就會成為第6個有錢人;常跟5個有智慧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第6個有智慧的人。人是環境的產物,不可不慎選自己身處的環境啊!

不放大民族主義,而是尊重個體,從她們身上可以感受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個人都能不斷活出心中更好的自己。

註:有關意識能量,我之前的FB直播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lifu.ding/videos/204109131719503/?d=n (可直接點下方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立夫博士聊聊天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2024奧運閉幕之際,戴資穎再次讓人感動,展現了她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自世大運以來,她成為了許多臺灣人心中的羽球女神,讓大家更認識這項運動。透過她的故事與人類圖,讓我們看到活出自己的小戴,堅持自我的力量和不放棄的態度,激勵了無數粉絲。
Thumbnail
在2024奧運閉幕之際,戴資穎再次讓人感動,展現了她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自世大運以來,她成為了許多臺灣人心中的羽球女神,讓大家更認識這項運動。透過她的故事與人類圖,讓我們看到活出自己的小戴,堅持自我的力量和不放棄的態度,激勵了無數粉絲。
Thumbnail
2021/8/2晚間,東京奧運羽球女子單打金牌戰。 戴姿穎銀牌背後的意義(圖片取自戴姿穎粉絲團) 那晚之前,我們多久沒有團結了? 台灣我們的家 不斷上演的紛紛擾擾,政治、派系、兩岸、省籍、同性、酸民、霸凌......這些不斷的撕裂著我們!這些傷痕,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沒有終點。 試問,你(妳) 有多
Thumbnail
2021/8/2晚間,東京奧運羽球女子單打金牌戰。 戴姿穎銀牌背後的意義(圖片取自戴姿穎粉絲團) 那晚之前,我們多久沒有團結了? 台灣我們的家 不斷上演的紛紛擾擾,政治、派系、兩岸、省籍、同性、酸民、霸凌......這些不斷的撕裂著我們!這些傷痕,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沒有終點。 試問,你(妳) 有多
Thumbnail
延遲一年舉辦的「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喧囂中落幕,這次的東奧隨著柔道、桌球混打、羽球雙打相繼突破重圍一舉奪牌,而在台灣正式掀起觀賽熱潮。其中,早已登上世界球后寶座的戴資穎選手的金牌戰最受矚目。
Thumbnail
延遲一年舉辦的「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喧囂中落幕,這次的東奧隨著柔道、桌球混打、羽球雙打相繼突破重圍一舉奪牌,而在台灣正式掀起觀賽熱潮。其中,早已登上世界球后寶座的戴資穎選手的金牌戰最受矚目。
Thumbnail
東京奧運讓百無聊賴的疫情警戒期間,隔海透過螢幕體驗競技運動的刺激與激情。東京奧運激情過後,做四年一會的一日球迷仍然陸續透過文字報導、花絮影片品嚐賽事餘韻。有一則資深小戴球迷文章引起我關注,他為部分網友與中文轉播主播頻頻以「失誤」過多去描述戴資穎與陳雨菲鏖戰,感到忿忿不平,他指出小戴在比賽過程中這些
Thumbnail
東京奧運讓百無聊賴的疫情警戒期間,隔海透過螢幕體驗競技運動的刺激與激情。東京奧運激情過後,做四年一會的一日球迷仍然陸續透過文字報導、花絮影片品嚐賽事餘韻。有一則資深小戴球迷文章引起我關注,他為部分網友與中文轉播主播頻頻以「失誤」過多去描述戴資穎與陳雨菲鏖戰,感到忿忿不平,他指出小戴在比賽過程中這些
Thumbnail
戴資穎在決勝局落後最多達七分,看著她的從容神色轉為凝重,但小戴扛住壓力和忍著膝傷破皮,尾盤一度追到兩分差,我心裡想「這樣夠了,可以了,輸了也沒關係」。左撲右摔,胸喘膚汗,感覺小戴速度好像變慢了,但相信她還是會全力拼戰到最後,對手也是。
Thumbnail
戴資穎在決勝局落後最多達七分,看著她的從容神色轉為凝重,但小戴扛住壓力和忍著膝傷破皮,尾盤一度追到兩分差,我心裡想「這樣夠了,可以了,輸了也沒關係」。左撲右摔,胸喘膚汗,感覺小戴速度好像變慢了,但相信她還是會全力拼戰到最後,對手也是。
Thumbnail
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奧林匹克在疫情肆虐的此時,讓世界再次見證這場競賽的精神!而在破紀錄獎牌數的激情與熱潮之後,臺灣國手們又帶來哪些啟示?
Thumbnail
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奧林匹克在疫情肆虐的此時,讓世界再次見證這場競賽的精神!而在破紀錄獎牌數的激情與熱潮之後,臺灣國手們又帶來哪些啟示?
Thumbnail
只想跟小戴(還有其他選手)說「謝謝你讓我們看了一場好比賽,謝謝你讓世界看見台灣」,其他的鼓勵或評論的話我真的說不出口,因為我沒有資格,也沒有辦法代替他分擔她的情緒和壓力,對他我只有充滿感激。
Thumbnail
只想跟小戴(還有其他選手)說「謝謝你讓我們看了一場好比賽,謝謝你讓世界看見台灣」,其他的鼓勵或評論的話我真的說不出口,因為我沒有資格,也沒有辦法代替他分擔她的情緒和壓力,對他我只有充滿感激。
Thumbnail
這一屆的奧運有很多感動人心的時刻,除了看著我們台灣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不屈不撓直到最後的奮戰精神,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堅毅與沈著都讓我們敬佩,直到站上頒獎台的那一刻....運動生涯以來所有累積的訓練過程都在此時綻放出光芒,當國歌飄揚在會場將汗水化為淚水的神聖時刻,榮耀了自己也榮耀了國家。 當然每位選手都
Thumbnail
這一屆的奧運有很多感動人心的時刻,除了看著我們台灣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不屈不撓直到最後的奮戰精神,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堅毅與沈著都讓我們敬佩,直到站上頒獎台的那一刻....運動生涯以來所有累積的訓練過程都在此時綻放出光芒,當國歌飄揚在會場將汗水化為淚水的神聖時刻,榮耀了自己也榮耀了國家。 當然每位選手都
Thumbnail
2020東京奧運命運多舛,在全球新冠肺炎的肆虐之下未能準時開跑,在2021年儘管有將近一半的日本人反對舉辦,仍然舉辦了。這次的奧運,除了町田啟太跑聖火讓我開心之餘,中華隊在奧運突發的連續佳績,也讓人分外的驚喜。
Thumbnail
2020東京奧運命運多舛,在全球新冠肺炎的肆虐之下未能準時開跑,在2021年儘管有將近一半的日本人反對舉辦,仍然舉辦了。這次的奧運,除了町田啟太跑聖火讓我開心之餘,中華隊在奧運突發的連續佳績,也讓人分外的驚喜。
Thumbnail
奧運還在進行中,我相信肯定成為大家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屆,在如此爆量的觀看數之下,我觀察到了一個難得的現象,在我的朋友圈中,甚至是新聞版面,都不再見到對於對手或是對手國的批評,而是把焦點放在選手們的互動上。 這一次,國人的表現真的太棒了!
Thumbnail
奧運還在進行中,我相信肯定成為大家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屆,在如此爆量的觀看數之下,我觀察到了一個難得的現象,在我的朋友圈中,甚至是新聞版面,都不再見到對於對手或是對手國的批評,而是把焦點放在選手們的互動上。 這一次,國人的表現真的太棒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