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寫這篇文章? ( 21/08/10 新增相關圖片連結 ) 2020東京奧運在風風雨雨下開幕但也於日前圓滿閉幕。中華健兒為臺灣奪下2金4銀6銅共 12 面獎牌,在破紀錄獎牌數的激情與熱潮之後,這些國手帶來哪些現象與啟示?值得我們一同來分享。文章附上許多過往新聞畫面與連結,讓正在閱讀的你能感受當年賽事及相關事件的氛圍。
那個.. 等一下 先讓我冷靜一下..
相信這是很多台灣人在看完東奧女單金牌戰後的心情。台灣羽球國手戴資穎頂著全台人民的期待,力拼到第三局不敵中國的陳雨菲以銀牌作收。我不是戴資穎的球迷,平常也沒在打羽球,但那個夜晚,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人在
看小戴的金牌戰 ,那種壓力可想而知⋯
我是個電影迷,但還不敢稱自己的影評或觀後感寫得一流,也不會期待這些評論會有所影響甚或改變什麼;雖然我不是專業的運動迷,但也不是東京奧運才開始來當「一日球迷」,對於本屆奧運有些想法想要分享。
出生在奧運年的我除後兩屆年紀還太小對奧運會沒印象,但自就讀的小學與奧林匹克在同年舉辦「一百週年運動會」的巧合後,便開始關注奧運。記得那年由美國轟轟烈烈地舉辦,還是因
拳王阿里點燃聖火 才認識這位傳奇人物,也燃起內心小小的好奇心。那時除發生爆炸案外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開幕典禮,此後只要有綜合性運動賽事我都會去搜尋開幕式來看,國中時還買了一本介紹 100 年來所有奧運賽會的書,才知道原來雅典那次輸給亞特蘭大,直到 2004 才再次舉辦。
那年也是中華隊首次勇奪奧運金牌,我永遠不會忘記跆拳好手陳詩欣站上頒獎台,跟朋友在電視前
邊唱國旗歌邊哭的那一夜 。之後的每屆奧運也都會熬夜看開幕直播,2013 年日本申辦成功後,也就想完成這輩子的「遺願清單」之一,那就是飛去東京看開幕典禮(當然本屆後來成為史上唯一沒有觀眾的奧運)⋯
VIDEO
從出發前的艙等事件 看臺的體育制度
從代表隊主團出發前往日本時,就因經濟艙商務艙的問題在國內吵得沸沸揚揚,突然之間,所有的台灣人開始關心起東京奧運,這令人回想起 2017 年的「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開幕前有誰在關注,甚至有輿論同日本國內一樣希望不要舉辦賽事,不管是因為財政、場館問題,還是因為疫情延期等因素。而要不是台北世大運在
開幕式被「年金改革團體」鬧場 ,又有多少國人是早已買好門票打算去為選手加油?
每每一個事件,鄉民便開始因新聞而討論然後引爆話題,再來就是各種立委名人通通出來東蹭西蹭,上節目講得頭頭是道,然後各式加碼來到歷史新高,但長期關注臺灣體壇並有貢獻的又有幾個?遑論是一堆國家體制法制改革中,跟體育相關的又有幾個?
體育改革不是修了
《國民體育法》 後就完成了,也不是很理解,為何政府組織改造時新增了文化部,卻把「體育委員會」併入教育部成了體育署,也導致
「艙等事件」 爆發後,
教育部長潘文忠 必須與體育署長張少熙共同道歉的奇特畫面。體育的確是教育的一部分,但體育發展,不只是產官學單點單點的串連而已,它的確需要一個最高層級的部會,去編列更多的預算、管理監督、推廣培訓甚至修改綁手綁腳的限制條款、並提高運動科學化訓練、市場機會的媒合,以及場地建置與修繕維運、競技運動產業人員的福利制度等,更廣、更大幅度且整體完善的產業環境規劃!
選手搭經濟艙引爭議!教育部長、體育署長鞠躬道歉・出自 今日新聞
站上五環最高位置 要付出多少代價?
一名優秀的運動員養成不易,除了體能與技術的訓練外,心理上所面對的問題也應該被正視。當我們每喊一句「加油!」,對選手來說都是一個期待,小戴 Instagram 的
賽後貼文 ,短短三天已有超過 133.3 萬人按讚、6.5 萬則留言,這個數字應已是臺灣個人帳號單一貼文的歷史紀錄,受矚目等級就如同美國艾倫・狄珍妮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與
眾星合照 時的那篇般。但這不是則歡樂的貼文,而是乘載數百萬人關注的賽果告白⋯
美國的體操天后拜爾斯 Simone Biles 被譽為「
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 」,光是頂著這樣的稱號,就知道有多少美國人民甚至粉絲在關注她所有的比賽。在這次東奧女子體操
首日團體賽跳馬失利 後,宣布退出接下來的賽事,此時美國國內掀起一番評論,有人批評她不具團隊精神,甚至也有人說不要拿私事當藉口。今年的她只有24歲。
VIDEO
轉到亞洲,本屆開幕式上
擔任最終火炬手點燃聖火 的大阪直美 Naomi Osaka,同樣乘載著日本網球奪金期望,卻在 16 強落敗後直接離場,但奧委會規定無論球員輸贏,賽後都得接受官方安排的訪問,否則將面臨兩萬美元的罰款,大阪在返回受訪的第一個問題便淚灑記者會現場。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奧運。
VIDEO
而在 2018 美國網球公開賽打敗小威廉絲 Serena Williams 的頒獎典禮上,
被滿場地主觀眾噓聲噓爆 那刻,即是壓倒她身心的一根稻草,後來大阪坦言自己飽受憂鬱症困擾。而許多奧運選手都曾有心理健康上的問題,如美國飛魚菲爾普斯 Michael Phelps。有些可能是登場前的焦慮感,有些可能是面對臨場壓力以至表現失常,本屆
跳水台上就有多位選手失誤 ,沒有完成指定動作直接入水被判零分等同失格。
選手一但上了賽場有哪個不想贏?但如因心理狀態不到位,無法面對與享受比賽,那就只會被困在輸贏之間,久而久之,對競賽感到懼怕甚至想逃避、表現不佳還有可能被教練、資深前輩責罵,再嚴重就是面臨外界批評與網路上的謾罵,如此不斷循環不也就成了「
心魔 」,他們又該如何面對並找到突破?
根據報導影響運動員的關鍵最難的就是心理素質.出自 三立新聞
運動是與生俱來的人權
奧運精神在古代就是希望世界和平,在當代更不應是政治凌駕體育的戰場!
《德國之聲》 在賽會期間訪問來自中國的年輕同學,他提到原本因疫情早已不期待東京賽會,也認為現在中國也不是當年的「東亞病夫」拿多少金牌不重要,但隨後在群裡發現同儕都是「日本鬼子、韓國棒子」地叫,說美國人是醜國人,罵台灣人是蛙蛙。一開始還說他們這樣太不尊重人了,但這幾天,竟也發現自己也小日本、日本鬼子地叫⋯
VIDEO
國與國的賽事本就容易升格為民族情緒,2010 年的「
亞運跆拳道黑襪事件 」讓台灣與韓國間對立來到最高點,運動員代表國家背負國人的期待,但很明顯看出對岸「小粉紅」與我國之間的差異。現在的我們依舊想贏韓國,但我們再也不會是輸了就
開始抵制韓貨 、或是發出
怒罵韓國人 靠整形所以拒看韓劇的仇恨言論。
臺灣人進化了,我們會給予賽場上的選手鼓勵安慰,告訴他們已經盡力,我們不會因為
林昀儒 、
湯智鈞 在銅牌戰落敗而責備他們,也不會因此點名並出征那些在鏡頭上落淚、落後、落拍的國手們,我們的
熱門話題是這些運動員辛苦訓練的養成過程,因為那是疫情下 感人的勵志故事。
奧運會是我們台灣唯一可以在世界上與中國平起平坐的場合,這個場合得來不易,所以我們可以少一點要叫中華隊還是台灣隊 的爭吵、少一點對選手的無禮批評與過度打擾,多一點對體育環境的關注、多一點對選手們身心狀態的體諒。
別讓言論自由成為傷害他人的藉口
每個想對選手有所表示的鄉民,你的每一字、每一句,若是沒有經過大腦思考(就是太過激情激動或憤怒的時候,例如私訊去叫人家可以退休了)可以先緩緩,因為就像拜爾斯在退賽時說的:
你永遠不會知道你這十秒鐘用鍵盤展現的言論自由,對一個訓練超過十年的選手來說,會造成多少的壓力!
VIDEO
我們不需要把國手當成「應該奪牌」的機器戰將,而是要一個有自我風格的運動員,因為他們跟我們一樣,想要做自己、想要享受比賽,是個有血有肉、有歡笑、也有淚水的人。就如小戴在
英國公開賽後受訪 提到,
自己的打法的確會造成失誤,但如要改變球風那就不是她了。
羽球代表隊返抵國門時,小戴雖沒有接受媒體的採訪,但依然停留了腳步讓大家拍照。她頒獎後隔天的社群限時動態提到,本來連銀牌都不想看一眼,這段期間她的 Instagram 多了七、八十萬人觀看很不習慣 ,感覺得出這場戰役後,國人的關注似乎已造成一些困擾與影響⋯
台灣運動員不該是每四年被拿來消費一次的消耗品,而身為粉絲或球迷的我們要知道:比賽就是有輸有贏,沒有必要證明什麼。
女單四強賽戴資穎與泰國對手依瑟儂打出一場精彩好球・出自 BWF
小戴在
金牌戰後 這麼說著,而持續追尋夢想與目標的他們,絕對
值得你尊敬的對待!
VIDEO
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強之外 我們其實也能贏得漂亮
這次東京奧運明顯感覺到,臺灣這批年輕運動員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些普遍是 1990 後出生的Z世代,經歷民主化浪潮後的他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記錄辛苦訓練的旅程,也更勇敢地去參與並改變體育環境。臺灣自五月起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感染後,國內已因疫情三級警戒及缺水、缺疫苗等問題悶了好一陣子。所以當羽球麟洋配金牌戰後,分別於臉書強調自己來自臺灣,並且以這個國家為榮時,那是他們最真心純粹的驕傲,也是給國民很大的鼓舞。
賽後無論是王齊麟與李洋彼此深情地擁抱或對望,還是接受媒體專訪時的落落大方,那些可愛自然的互動,不僅看得出他倆的交情之好,更感受到這次能奪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默契」 。麟洋讓臺灣人民看見男性運動員,除了陽剛、帥勁之外,也可以柔和可愛且親密地互相擁抱。 其餘項目如柔道楊勇緯的磨蹭獎牌、射箭男團三箭客與日韓選手的可愛自拍、體操唐嘉鴻的賣萌大心、郭婞淳失敗時的翻滾燦笑,以及文姿云頒獎後的團體擁抱,這些新世代已擺脫過往男女性別印象的框架,讓我們在激烈的賽場上,看見台灣下一代自由開放的胸襟與真性情的靈魂,少了過往一心只為國家爭取榮耀的包袱,反而在乎是否盡心盡力享受舞台,並藉此替幕後協助的專業團隊發聲。
VIDEO
東奧展現的原創力值得我們正視
日本的設計力與細膩嚴謹世界有目共睹,上屆里約奧運閉幕時的接棒演出更獲得滿堂喝采。承接一場奧運都知道是幾百個億在燒,東京奧組委這次在疫情攪局延期之下損失慘重仍堅持舉辦,並
在獎牌、頒獎台等製作 上展現環保的理念,科技呈現也有很大的突破,使用 5G 轉播、引進 HDR 4K 甚至 8K、360° 3D 環景攝影,結合 AI、VR 等技術,這些不僅工程浩大還所費不貲。
此屆臺灣地區轉播權由愛爾達電視取得全賽事總代理,並與有線東森新聞、無線公共電視聯合轉播,再加進網路 OTT 等,堪稱史上最完整的轉播管道。但還是有
職籃執行長使用未經授權的盒子 觀賽,
這對需要洽談轉播權利金的聯盟來說極其諷刺! 從小看非常多電影的我,省錢就為了一個月可以買票進電影院看十部電影,要看影展也得到處排隊買票,就算在家也選擇付月費收看合法影音平台。
VIDEO
舉這次戴資穎的女單金牌戰,就創下平均 17.13 的有線電視史最高收視紀錄,那晚全台有 775 萬人守著電視機,破口廣告狂打世界球后代言的商品,這是多少商機?
奧運轉播權是天價眾所皆知 ,
我們花了多久時間擺脫「盜版王國」的臭名,請理解著作權、智財權對相關從業人員有多重要!
回到台灣,自柔道拿下首面獎牌後,社群上開始湧現年輕設計師的插畫繪圖作品,男雙金牌戰的壓線球更延伸出各種突破想像的創意周邊,這都是過往奧運從未見過的話題與設計力。在此之前無人看好今年的轉播與賽事可以創造出這麼龐大的商機!每個創作者都需要你的尊重,使用者付費與授權引用的概念也需要你的正視。
東奧之後我們想要看到的改變
對生在網路原生世代的運動員來說,利用社群網站展現自己的生活點滴並不困難。尤其今年 68 位國手都有經營 Instagram,也讓過往感覺有些距離的選手更加貼近一般民眾。而本屆奧運在社群最大的不同就是開始有了「限時動態」的功能,使我們更加窺探他們私下不為人知的生活與想法⋯ 當這些國手榮耀返台之際,一定會有如同台北世大運的後續媒體效應,但風潮過後,我們想要的是什麼?而這些成績能否持續為運動產業或臺灣帶來改變。
中華隊這次在東京奧運,無論獎牌數或項目成績皆已是歷次最佳,也能明顯看出中華奧會在本屆賽前的宣傳(包括倒數活動、主力選手形象照、代表團服發表會、客製化行李箱⋯)、媒體報導、贊助夥伴、還是社群宣傳與歸國記者會等(撇除艙等與
莊智淵賽程 事件),都有比以往來的更多且更符合新媒體潮流。
VIDEO
國人普遍期待單項協會成員組織能真的被改革、訓練更加科學化,且新舊交替可無斷層接續,運動員的保障制度及完善的契約化,這些都只是其中一環。但我認為舉辦國際性綜合賽事,才是提升整體運動產業與團結體育界的唯一辦法 ,我們在 2017 世大運得到了驗證,這是對台灣國力展現的一種投資!
日本非常想借東奧讓全球見證 311大地震後復甦的當代城市,再也不是剛走出二戰的那個帝國、也不是經歷摧殘的家園,然而肺炎疫情讓全世界走了樣、變了調,連帝國霸權都換人當了,賽場上、網路上還繼續霸凌著其他國家。國際奧會也欲在此次賽會擺脫主辦國會衰敗的形象,但無奈這一切不如人願⋯ 2025 年台灣雙北市將共同承辦「
世界壯年運動會 」,組委會已於五月疫情爆發前
正式運作 ,官方預估屆時將有 40,000 名選手及觀光客會造訪大台北(
勝文兄有賽事可以參加了! 誤 ),並帶來超過 100 億的產業經濟。
VIDEO
台灣除了棒球,曾被視為是運動體育沙漠,但這個夏天,我們在東京奧運的賽場上告訴全世界:「 Chinese Taipei 就是台灣 」 、身穿深藍色 TPE 的選手就是來自這個美麗的福爾摩沙,而全台灣的人民都一起成為中華隊,為台灣選手吶喊加油!
期待我們擁有更好的體育環境。
謝謝中華隊的台灣奧運英雄們!
VIDEO
謝謝您花了十幾分鐘閱讀這篇#東奧全記錄 文章~【按讚】 如您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給我鼓勵並分享給更多朋友【追蹤】 不想錯過我新發佈的新文章,可以加入追蹤,謝謝你的喜愛【贊助】 若願意贊助我,真心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我會繼續寫下去
台灣主辦國際性運動賽事還有延後至明年的
亞同運 (🏳️🌈 請持續為運動員加油!)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