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電影觀後筆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兩個問題是我看完電影之後想進一步思考的:
1. 小曉願意和見清在一起的原因?
  小曉到北京打拼以來一直的夢想就是要找一個有錢有房的男人嫁了,他的確也朝這個目標找了好幾個符合這個條件的男朋友,但他們要不是虛情假意就是已經有家室了,因此小曉一直未能實現她「攀龍附鳳」的夢想。
  但從她沒有落腳處就直接殺到見清家住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其實她從一開始就是喜歡見清的,並且對他有著很深厚的依賴與信任,只是她自己尚未發掘或不想承認而已,畢竟那時候的見清還只是個一事無成的打工仔而已,離小曉的理想型還差太遠了。
  小曉願意接受見清的表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那一剎那,可能是氣氛使然,可能是時機到了,小曉的感性面終究是淹沒了她的理性面,她想要任由自己沉淪於愛情之中,一會兒也好,因為那種兩顆心緊緊依偎的感覺實在是幸福的不真實,就這麼夢著片刻吧,反正是在作夢,沒房沒錢也無所謂,快樂就好。
  我記得有一幕是見清抱著小曉坐在沙發上,小曉說:「好希望永遠停在這一刻阿。」我覺得這一句就很像在呼應我所說的,她覺得終究會有夢醒的一天,但她私心希望那一天永遠不要到來,所以希望時間能永遠停在這美好幸福的一刻。
2. 小曉選擇分手的原因?
  乍看之下,的確很像小曉因為見清太窮了所以離開他,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畢竟他們當初在一起的時候見清也很窮阿。我覺得是見清的態度問題,他已經開始頹廢了,完全沒有要為夢想打拼的衝勁,甚至亂酗酒打架,對小曉的愛似乎也消磨光了。
  我認為小曉離開見清的原因是為了見清好,他覺得只有自己離開了,見清才能從醉生夢死中清醒,想起自己最初來北京的夢想是什麼。而她的目的的確達成了,見清的確在他們分手後奮發向上,闖出一番事業。
  那為什麼在見清有錢有房後,小曉反而不願意跟他在一起了呢?第一點是因為見清在有錢之後就開始想要所有人都照著他的意思走,雖然他是以「我是為了你們好」為理由,乍聽之下的確是很窩心的,但這個想法本身就是情緒勒索的典型,他根本沒有真正的站在對方的立場想過,只是一昧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愛的人身上。現在只是希望他爸跟小曉能搬進他的房子住,之後呢?之後會不會又以「為了你們好」的名義要他們做別的他們根本不想做的事?
  第二點是小曉說的:「你從來就沒有懂過我。」我看電影的時候的確覺得這句話有點無理取鬧,想說其實我也不懂你在想什麼,但現在仔細去思索,我能理解她說的是什麼意思了。像我第一段提到的,小曉選擇分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窮或是不愛他了,而是為了讓他能夠清醒過來,但見清要挽回小曉時對她說的話是「我現在有錢有房了」,代表他根本沒有明白小曉的用心良苦,他真的單純的以為小曉是因為他窮才離開他的。
  這對小曉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在見清的眼裡,她就是如此膚淺,如此見錢眼開,她的愛情是如此廉價,是能用房子換來的。見清根本沒有搞清楚過小曉在乎的是什麼,在那樣的情況下,我也覺得他們在一起是不會幸福的,如果小曉在他說了那番話之後還答應跟他復合,就真的是在他落魄時離開,在他得志的時候復合的膚淺女人了。
  但是他們倆人都是有問題的,跟百分之九十的情侶一樣,都覺得如果你愛我你就要懂我。但事實是,你不說我怎麼會知道你在想什麼?所有的誤會都是由此而來,都寄望著不存在的心電感應而不選擇溝通。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泥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觀後感|電影《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我們都在成長的路上阿黛兒與艾瑪的相遇,恰巧是阿黛兒對自己性傾向迷惑的時候。在她衝忙地趕去與男友約會的路上,遇上一個正摟著女友的踢,瀟灑的,還對她回眸一笑。頭髮的顏色正好是她愛的藍色。那個踢就是艾瑪。從此艾瑪的樣貌便深深烙印在她的腦海中。一發不可收拾。 阿黛兒不再迷茫。她終於確信自己愛女人。
    Thumbnail
    avatar
    無狀態裡的獨白
    2021-07-18
    《我是快快樂樂黑珍珠》電影觀後感 — 自我認同根本無需在意他人的評價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我是快快樂樂黑珍珠》的結局呈現方式,開放式的結局更加令我思考為什麼不讓女主角和任何一位曾出現在這部片的男士在一起呢?當電影片尾曲響起,我可能看慣了童話故事般美好結局的喜劇,所以不得不承認我有些悵然失落,然而,當天我做著瑜珈緩慢伸展時,我突然想明白了.....
    Thumbnail
    avatar
    Lily Chen
    2021-04-07
    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觀後感─我們說故事的人都該學的商業類型套路包裝     甜食工廠的主人發出五張邀請卷,邀請五個小朋友來他工廠參觀,他要從中選出一位當繼承人。     
    Thumbnail
    avatar
    向右靠
    2020-10-30
    《寄生上流》的縱與橫--我的韓國電影觀察筆記取得國際成功後,奉俊昊繼《非常母親》,睽違十年再度回歸韓國拍片,評價和票房紛紛告捷之餘,看到更多的是想藉自己的影響力,展現社會關懷、替家鄉發聲的感情。 觀察近兩年金棕櫚的巧合,奉俊昊和是枝裕和的得獎,我認為都不是作品本身有超乎想像的藝術高度,而是對其導演生涯的肯定,是一種「時候到了」的集大成之感。
    Thumbnail
    avatar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0-01-14
    台北電影節觀影筆記(一)(《我們與愛的距離》、《福岡》)這幾天看了幾部再來要上映的電影,盡可能的將其優點敘述給大家,同時抒發一下自己的心得,畢竟最近翻查筆記本覺得很好玩,一些沒放上網只留在筆記本的想法讀來居然也會新鮮,而不是已經被過濾掉的殘渣,於是打算打鐵趁熱在還沒忘記前記錄一下,悼念一下這些終將成灰的想法,同時順手打了影院指數,供大家隨意參考。
    Thumbnail
    avatar
    Lizard
    2019-06-13
    回想起第一次喜歡上他的感覺——《真愛神出來》電影觀後感  整部片的故事圍繞在「有傳奇家庭背景的神準塔羅師,在算了很多人的愛情課題後,如何面對自己的愛情?」這個問題上發展,所以整部片的感情線主導權其實在女主角翁小蓓身上,也是整部片的核心。   導演其實想說一部吵吵鬧鬧還是會在一起的愛情,這樣離不開的感情是真愛。
    Thumbnail
    avatar
    瑪掐
    2019-01-09
    《魚線的盡頭》觀後:我們會不會迎來寂靜的海洋?海洋的魚類,理論上應該是最永續的資源了,因為只要有陽光,就有藻類與浮游生物,小蝦米吃這些肉眼難見的微小生物,小魚吃小蝦米,大魚吃小魚,不須人類費神去照顧,就可以源源不絕的繁殖。可是這樣的生物也居然會因為人類過渡捕撈而瀕臨滅絕。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