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最後的太空人》:當孩子們不再夢想長大成為太空人,這本書還記得妳的童年宇宙夢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在人類歷史的某一個世代,「長大要做太空人」是許多小孩子的夢想,那是一個世界強權在宇宙展現國力的年代。而在《最後的太空人》書中背景的 2050 年代,那時因為一起 20 年前的嚴重太空梭爆炸事故,導致全世界已經不再對太空人抱持幻想,連美國太空總署也因為經費逐年刪減而形同虛設。事實上不用等到 2050 年,如今大概也沒有太多孩子夢想成為太空人,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不久前才飛進太空 11 分鐘、距離地表超過 100 公里。而他從來都不是專業太空人——他甚至沒有接受過美國太空總署最短 3 年的太空人訓練過程,那天他前往太空梭時,還戴著不合太空人服裝規範的牛仔帽。

而當前往太空的門檻可望漸漸降低、而各式無人載具與機器人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最後的太空人》這本虛構小說的書名,似乎越來越可能成為現實。

這是事實,當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於去年底搭乘SpaceX太空梭離開地球,日本除了又掀起一波太空人熱之外,也有人好奇,為什麼 56 歲「高齡」的野口聰一仍然要從事這麼冒險的任務——野口事實上是所有機組員中年紀最長的。而另一位來自美國的組員夏儂沃克,其實年齡也僅小野口兩個月而已。這說明了,日本並不是特例,在全球,太空人已經不再是一個「青黃不接」的職業,現況已經是「遍地金黃」。現役日本太空人平均年齡,已經高達 51 歲,而最年輕的加拿大太空人們,平均年齡也有 42 歲——這代表著,現在在太空中研究宇宙奧秘的太空人們,其實都是大叔大嬸呢。

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大叔

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大叔

莎莉詹森也是 56 歲的大嬸了,在 20 多年前的 2034 年,她是太空梭獵戶座六號的指揮官,肩負著人類史上的重大任務——她要帶領三位機組員登陸火星。但在光輝的旅程途中,發生了不明原因的意外。這次意外徹底摧毀了人類拓展邊疆的野心,而詹森也成為了眾矢之的,從此自我放逐,淪落成卡納維爾角外海的潛水員——每個經歷過太空時代的孩子們,都熟悉的美國 NASA 卡納維爾角基地,在書中已成為一片荒蕪的廢墟。


作者大衛惠靈頓與原版書封:「我們以為我們不再需要她」

作者大衛惠靈頓與原版書封:「我們以為我們不再需要她」

但故事現在才開始,一顆行跡詭異的物體,在 20 年後飛進太陽系,它似乎像是顆逐漸靠近太陽的小行星。讀者誤解《最後的太空人》是電影《世界末日》續集的時間只有一點點:某位長期追蹤這個名為「2I」不明物體的科學家意外發現,接近太陽的 2I ,竟然減速了,而且修改了行進方向,對準地球而來。沒有彗星、流星與小行星會像這樣減速、甚至轉變航向,與其擔心地球發生電影《世界末日》或是《彗星撞地球》裡那樣的撞擊災難,更大的問題橫亙在 NASA 眼前:這難道是外星人與地球的初次接觸(first contact)嗎?

《彗星撞地球》

《彗星撞地球》

垂垂老矣的 NASA 探索暨運行部副部長羅伊,招集一幫地球菁英,準備前進 2I 探個究竟。如今他們擁有比 20 年前更先進的科技,卻沒有 20 年前的太空人們,能帶領這些從未上過太空的科學家完成任務。20 年前的全民公敵詹森,成了羅伊的最後希望。詹森不願意再次成為令她功敗名裂的太空人,但除了因為這次事件太過離奇、國家與全人類都需要她之外,其實詹森這 20 年來的心魔,也在催促她重披戰袍—— 她想為 20 年前的事故、與因她遇害的同僚們贖罪,而這是她生命中千載難逢的第二次機會。

仍然記得挑戰者號爆炸事故的 80 年代孩子們,在閱讀《最後的太空人》時,等同重新回憶那個充滿希望的太空競賽年代。那時我們幾乎活在一個科幻小說與真實界線模糊的世界,那些令人激動的太空梭倒數計時、電視機傳來隨著太空梭上升的轟然巨響與滿幕火光,好像召喚著我們投入人類先鋒的行列,到前人未至的異星球探索更多未知……直到 NASA 的挑戰者號在起飛後不久爆炸;直到蘇聯解體,使美蘇間的太空競賽正式落幕;直到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航時爆炸,導致機上所有人員罹難;直到 2011 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正式取消了載人太空梭探索計畫。


歐巴馬取消了「星座計畫」(Project Constellation)

歐巴馬取消了「星座計畫」(Project Constellation)

對當年失去太空夢、如今已不再是孩子的大人們而言,《最後的太空人》單單開頭就可能引發你的懷舊淚水,但是,我們甚至還沒進入這本小說的重點。

2I 引起全球領導人的高度注意,同時也讓私營太空企業摩拳擦掌:彷彿在隱喻當今亞馬遜與 SpaceX 等民間企業的太空熱潮, 《最後的太空人》裡的跨國企業 Kspace,想方設法要成為地球第一個接觸外星飛船的歷史先鋒,他們的太空梭不顧安危,冒險超越詹森指揮的獵戶座七號,提前一天與 2I 接觸了。但是當獵戶座七號到達 2I 前,卻發現 Kspace 的太空人們都消失蹤影了,他們去哪了?而眼前這台超乎人類想像的異星飛船 2I 之中,又藏著什麼祕密呢?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

《最後的太空人》不但呼喚你已遺忘的太空計畫夢想,同時也喚起你熟悉的那些「太空恐怖」(cosmic horror)類型電影記憶。《接觸未來》(Contact)裡,主角費盡幾乎整部電影的時間,只想與外星人接觸,但接觸之後呢?電影瞬間就進入收尾。可是在《最後的太空人》裡,同樣費盡一番工夫上太空、同時成功抵達飛船面前的詹森,卻得面臨更加詭異難解的未知冒險:這台來自數十光年外的神秘機械,有著自己的運行邏輯、有著地球人無法以常理想像的奇特現象;更糟的是,還也有著可以瞬殺人類的外星生物——

你可以立刻聯想到《撕裂地平線》裡化人間為煉獄的外星神秘力量、《異形》裡有著未知生態的怪物、《禁忌星球》忠心耿耿輔助人類的機器人們、洛夫克拉夫特作品裡那些超越善惡的異次元巨大古神們……當然,還有大部份太空恐怖電影裡必備的「純良人性」:在完全無光、無氧、無人救援的深空裡,人性的猜忌、懊悔、背叛、恐懼、與殘暴等等陰暗面,被無限制地放大了,外星怪物甚至不需要動手,人類之間就要互噬而亡了。

《撕裂地平線》

《撕裂地平線》

要描寫獵奇難測的外星生態並不困難,你可以發揮天外飛來一筆的創意——反正也沒人見過外星人。但是開頭已經盡力讓讀者回想太空年代光榮與失望的《最後的太空人》,在描述詹森等人面對的外星奇景時,同樣按照生物學的真實脈絡,設計了「不合情卻合理」的生態邏輯。這些怪物未必像人類一樣進化出四肢,但牠們的演化也必然有某種說得通的意義,而不單單僅是「無可名狀」的恐怖。這些紮實的設計,隨著劇情鋪陳,逐漸累積出引導劇情發展的骨架,帶領讀者與詹森,前往不可思議的結局。


raw-image

重溫歷史記憶、滿足刺激需求、打造出一趟驚心動魄的宇宙冒險,在這個連太空恐怖電影都已漸漸不再流行的年代,《最後的太空人》擁有比電影更豐沛的娛樂效果與感動。


☆你可以在這裡買到這本書:

▆ Kobo目前正舉辦獨步全書系展,《最後的太空人》有最低優惠

博客來

誠品

而如果你是【月刊龍貓大王通信】的訂閱戶……

如果你想要得到免費的《最後的太空人》,請在週五(8/6)晚上八點前,於這裡下方留言「抽書+1」(順便請幫我分享),我會從中抽出一位朋友免費寄給你!
※抱歉如果你已經收過了大王送你的書,請把機會留給其他朋友喔,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0/07
感謝分享!👍
三千-avatar-img
2021/08/04
抽書+1 ! 感覺是很有趣的故事!!
winlong -avatar-img
2021/08/04
抽書+1
龍貓大王-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1
恭喜你抽中了!請把 「可收包裹的郵寄地址(附郵遞區號)」、「電話」與「收件者姓名」email給我唷~ 我的信箱:totorojack@gmail.com
黎納-avatar-img
2021/08/04
感謝龍貓大王,已收入書單~
Luke Hou-avatar-img
2021/08/03
抽書 +1
avatar-img
月刊龍貓大王通信
1.9K會員
125內容數
有趣的、奇怪的、失敗的、亂七八糟的、 你想知道卻不知道的、或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知道的日本社會時事分析、電影電視漫畫動畫遊戲小說評比。本月刊不會讓妳賺大錢、不會讓你變水水、甚至可能讓你吸收不少負能量、以及妳在職場家庭與感情關係裡派不上用場的無用知識。但我能保證你一定能獲得些什麼。
2025/04/25
探索《龍與地下城》的興衰史,從無到有,再到輝煌與黯淡,這段歷史比遊戲本身更精彩!本書揭露這款經典桌遊的幕後故事,帶你認識創造它的人們,以及他們如何讓《龍與地下城》偉大與蒙塵。無論你是資深玩家或對RPG世界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深刻的體會,甚至能從中學習寶貴的經營之道。
Thumbnail
2025/04/25
探索《龍與地下城》的興衰史,從無到有,再到輝煌與黯淡,這段歷史比遊戲本身更精彩!本書揭露這款經典桌遊的幕後故事,帶你認識創造它的人們,以及他們如何讓《龍與地下城》偉大與蒙塵。無論你是資深玩家或對RPG世界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深刻的體會,甚至能從中學習寶貴的經營之道。
Thumbnail
2025/04/19
《未踏之地》是山下和美老師繼《天才柳澤教授》後全新原創奇幻漫畫,榮獲手塚治蟲文化賞漫畫大賞,故事背景設定在封建時代的日本山村,村民遵循著許多奇特的規矩。女主角杏的好奇心引領她踏上探索禁忌之路,揭開此世與彼世的祕密。本作充滿冒險元素,同時探討生命真實性與世界本質等深刻哲學議題,是部值得推薦的奇幻佳作。
Thumbnail
2025/04/19
《未踏之地》是山下和美老師繼《天才柳澤教授》後全新原創奇幻漫畫,榮獲手塚治蟲文化賞漫畫大賞,故事背景設定在封建時代的日本山村,村民遵循著許多奇特的規矩。女主角杏的好奇心引領她踏上探索禁忌之路,揭開此世與彼世的祕密。本作充滿冒險元素,同時探討生命真實性與世界本質等深刻哲學議題,是部值得推薦的奇幻佳作。
Thumbnail
2025/04/13
《火藥法師》三部曲:打破傳統奇幻框架的革命之作,結合火藥、魔法與政治鬥爭,打造十八世紀風格的奇幻世界。主角們不是英雄,而是活生生的革命者、叛徒、間諜,在戰爭與陰謀中掙扎求生。故事緊湊,角色鮮明,展現老練的成熟感,顛覆傳統奇幻想像,開創火藥奇幻的新格局。
Thumbnail
2025/04/13
《火藥法師》三部曲:打破傳統奇幻框架的革命之作,結合火藥、魔法與政治鬥爭,打造十八世紀風格的奇幻世界。主角們不是英雄,而是活生生的革命者、叛徒、間諜,在戰爭與陰謀中掙扎求生。故事緊湊,角色鮮明,展現老練的成熟感,顛覆傳統奇幻想像,開創火藥奇幻的新格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原本在yt上聽有聲書,只是單純為了消遣,想說一邊做模型一邊聽點什麼,感覺很舒服。 但殊不知yt的演算法推了朵洛莉絲的【地球守護者】,聽的過程也沒覺得特別,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停不下來,也開始好奇這位透過催眠研究外星人的作者。 我打開google,看見朵洛莉絲的訪談,她談到地球有來自外星的三波自願者。
Thumbnail
原本在yt上聽有聲書,只是單純為了消遣,想說一邊做模型一邊聽點什麼,感覺很舒服。 但殊不知yt的演算法推了朵洛莉絲的【地球守護者】,聽的過程也沒覺得特別,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停不下來,也開始好奇這位透過催眠研究外星人的作者。 我打開google,看見朵洛莉絲的訪談,她談到地球有來自外星的三波自願者。
Thumbnail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 只能記憶過去 By 金草葉 譯者:胡椒筒 本來已經寫好這篇心得了(都寫完快半個月了) 但因為電腦突然壞掉 又確診(躲了三年沒躲過去) 一切好像突然都回到最原本的樣子 沒有開始 也還未結束
Thumbnail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 只能記憶過去 By 金草葉 譯者:胡椒筒 本來已經寫好這篇心得了(都寫完快半個月了) 但因為電腦突然壞掉 又確診(躲了三年沒躲過去) 一切好像突然都回到最原本的樣子 沒有開始 也還未結束
Thumbnail
有些愛,會在你無法守護時,遇見。
Thumbnail
有些愛,會在你無法守護時,遇見。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台大20個學生,被移動到與世隔絕的荒島。而這個荒島並不荒,基本上有水、食物、所有的礦石、石油...等等,應有盡有,但就是沒有人,沒有文明,也沒有傳染病。有生之年,這20個學生沒辦法回去,只能在這個荒島上建立自己的文明。 100年後,這個文明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呢?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台大20個學生,被移動到與世隔絕的荒島。而這個荒島並不荒,基本上有水、食物、所有的礦石、石油...等等,應有盡有,但就是沒有人,沒有文明,也沒有傳染病。有生之年,這20個學生沒辦法回去,只能在這個荒島上建立自己的文明。 100年後,這個文明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呢?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是一顆星球的一份子,直到我們變成碎片。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是一顆星球的一份子,直到我們變成碎片。
Thumbnail
我的名字是小野優,我想講訴我的故事。 有一件事驚駭世人,我說的事要追朔到數年前。 數年前,科學家偵測到一顆不明行星將撞入地球,這一個消息也立即變成重大全球性的新聞議題。而這一則新聞議題在全球播放驚動全球性上下的人類。 人們有共同的想法:「當那一顆不明行星撞入地球,那豈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 ?」這使人們
Thumbnail
我的名字是小野優,我想講訴我的故事。 有一件事驚駭世人,我說的事要追朔到數年前。 數年前,科學家偵測到一顆不明行星將撞入地球,這一個消息也立即變成重大全球性的新聞議題。而這一則新聞議題在全球播放驚動全球性上下的人類。 人們有共同的想法:「當那一顆不明行星撞入地球,那豈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 ?」這使人們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果我是一個太空人,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太空船中聽著巴哈的G弦之歌,並眺望著美麗的藍色地球,把地球的美麗、日夜變化,仔仔細細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並寫成一本書,記錄著關於生命的一切,永生不相忘。 太空人和太空船小小模型。 西元2019年,11月在宇宙中有一名藍色星球—地球,上頭有一個名為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果我是一個太空人,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太空船中聽著巴哈的G弦之歌,並眺望著美麗的藍色地球,把地球的美麗、日夜變化,仔仔細細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並寫成一本書,記錄著關於生命的一切,永生不相忘。 太空人和太空船小小模型。 西元2019年,11月在宇宙中有一名藍色星球—地球,上頭有一個名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