飧,《說文》:从夕、从食。國音sūn,粵音孫。意指晚上的飯食。那是「會意」字。這個字在古代是常用字。例如:饔飧不繼,指生活貧困吃不飽。
也許有人問:既然「飧」字的筆畫比「餐」字少,那為什麼把「飧」字改成「餐」呢?
這是個好問題。
大陸的漢字,不但要簡化,而且要減少。把哪些他們所謂「生僻」的字詞兒,竄改為較常見的字。又把那些同音字,通通人間蒸發。例如:
矜貴→金贵
彙報→汇报
竄改→篡改
精采→精彩
老闆→老板
飭令→勒令
判辭→判詞
模範→模范
頭髮→头发
發生→发生
關係→干系
乾媽→干妈
幹部→干部
託付→托付
猶豫→犹疑
……總之,就是莫名其妙!
如果你跟哪些從大陸來的談起哪些大陸字,他們都會以同一個答案回應,說:那是為了解決當時的文盲問題。
呸!當時「新中國」要改革漢字的時候,哪位說過是要解決文盲問題啊?一九七八年說要搞「四個現代化」,老朽當年就問:為什麼沒有「教育現代化」?
一九五六年哪個時候,還說要搞「拼音文字」,就是說不用文字了,就用羅馬拼音吧,那是要解決文盲嗎?
大家都知道,經過科學驗證,凡是筆畫多的字,才容易辨析。相反的,筆畫少的,就似是而非了。例如:「广」與「厂」,是什麽字啊?
也許又有人說:語文是約定俗成的。
不錯,語文是約定俗成的。但,是否要搞到一塌糊塗,把「乾媽」變成「干妈」呢?
不過,話,要公道些。把漢字簡化,並不是新中國的新產物。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近代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35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採用了錢玄同《簡體字譜》草稿的一部分,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不過,翌年二月又通告收回。
直至中共政權,繼續推行漢字簡化,甚至在1956年左右,還想推行「拼音文字」。那是為了要解決文盲嗎?
現時大陸坊間,把哪些不該簡的都簡,不該改的都「創新」,你說是約定俗成嗎?那是「習非成是」啊!!
(寫於2020年8月15日於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