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飧」與「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飧,《說文》:从夕、从食。國音sūn,粵音孫。意指晚上的飯食。那是「會意」字。這個字在古代是常用字。例如:饔飧不繼,指生活貧困吃不飽。
也許有人問:既然「飧」字的筆畫比「餐」字少,那為什麼把「飧」字改成「餐」呢?
這是個好問題。
大陸的漢字,不但要簡化,而且要減少。把哪些他們所謂「生僻」的字詞兒,竄改為較常見的字。又把那些同音字,通通人間蒸發。例如:
矜貴→金贵
彙報→汇报
竄改→篡改
精采→精彩
老闆→老板
飭令→勒令
判辭→判詞
模範→模范
頭髮→头发
發生→发生
關係→干系
乾媽→干妈
幹部→干部
託付→托付
猶豫→犹疑
……總之,就是莫名其妙!
如果你跟哪些從大陸來的談起哪些大陸字,他們都會以同一個答案回應,說:那是為了解決當時的文盲問題。
呸!當時「新中國」要改革漢字的時候,哪位說過是要解決文盲問題啊?一九七八年說要搞「四個現代化」,老朽當年就問:為什麼沒有「教育現代化」?
一九五六年哪個時候,還說要搞「拼音文字」,就是說不用文字了,就用羅馬拼音吧,那是要解決文盲嗎?
大家都知道,經過科學驗證,凡是筆畫多的字,才容易辨析。相反的,筆畫少的,就似是而非了。例如:「广」與「厂」,是什麽字啊?
也許又有人說:語文是約定俗成的。
不錯,語文是約定俗成的。但,是否要搞到一塌糊塗,把「乾媽」變成「干妈」呢?
不過,話,要公道些。把漢字簡化,並不是新中國的新產物。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近代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35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採用了錢玄同《簡體字譜》草稿的一部分,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不過,翌年二月又通告收回。
直至中共政權,繼續推行漢字簡化,甚至在1956年左右,還想推行「拼音文字」。那是為了要解決文盲嗎?
現時大陸坊間,把哪些不該簡的都簡,不該改的都「創新」,你說是約定俗成嗎?那是「習非成是」啊!!
(寫於2020年8月15日於海外)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漢語問題與問題漢語」,如果我們這一代能講而不講,那就「失人」了!
    關於「漢語問題與問題漢語」,如果我們這一代能講而不講,那就「失人」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日,在報章媒體和社群平台熱議,要把「閩南語」改成「臺灣台語」的事情,想必很多人心中會有許多疑問,因此在這裡,我根據我對這個議題的理解,簡單白話整理了9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教改政策把許多字的發音做了所謂“正確”的規範,並列入教科書要求老師和學生能及時改正,甚至列入考試以核實成效。(三隻小豬的問題改天再罵) 某件事逗人發笑稱為:滑稽(ㄏㄨㄚˊㄐㄧ)。可教育部糾正了這個“俗稱”,必須讀為:ㄍㄨˇㄐㄧ。怎麼看、怎麼說都怪呀! 另外桌遊和賭博的骰子(ㄕㄞˇㄗ˙),硬是改為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1969年清明節過後不久,何應欽將軍提議提出由教育部會同中央研究院,研究整理簡筆字,以「適應當前的教學實用及光復大陸後的文教設施」   這個提議實在很危險,不知道何大將軍哪裡來的膽子,難道不擔心變中共同路人!當時在位的總統可是蔣中正耶!   我們懷念他......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近日,在報章媒體和社群平台熱議,要把「閩南語」改成「臺灣台語」的事情,想必很多人心中會有許多疑問,因此在這裡,我根據我對這個議題的理解,簡單白話整理了9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教改政策把許多字的發音做了所謂“正確”的規範,並列入教科書要求老師和學生能及時改正,甚至列入考試以核實成效。(三隻小豬的問題改天再罵) 某件事逗人發笑稱為:滑稽(ㄏㄨㄚˊㄐㄧ)。可教育部糾正了這個“俗稱”,必須讀為:ㄍㄨˇㄐㄧ。怎麼看、怎麼說都怪呀! 另外桌遊和賭博的骰子(ㄕㄞˇㄗ˙),硬是改為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1969年清明節過後不久,何應欽將軍提議提出由教育部會同中央研究院,研究整理簡筆字,以「適應當前的教學實用及光復大陸後的文教設施」   這個提議實在很危險,不知道何大將軍哪裡來的膽子,難道不擔心變中共同路人!當時在位的總統可是蔣中正耶!   我們懷念他......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