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的讚美,是鼓勵,還是壓力?

你給的讚美,是鼓勵,還是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撰文:吳政勳 諮商心理師
粉專:吳・聊

2020東京奧運在上個週末閉幕了,不曉得讀者朋友是否也跟小編一樣,感受到身邊特別多人關注這次的奧運賽事,對於我國的選手的表現都與有榮焉。其中,不乏在自己的社群媒體發佈觀賽文、打氣文的網友。

像是戴資穎在冠軍戰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績,當晚小編的社群媒體就出現了諸多例如「小戴!你是我們心中的第一名!」,或者「小戴你很棒!下次再拚冠軍就好!」,又或者「你能撐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

當下看到實在熱血沸騰,但當熱血燒完後,讀者朋友是否發現,有些讚美看起來感覺很激勵,有些卻感覺有壓力。小編幫大家整理了「讚美」的三大地雷以及三大秘訣,教你如何讓讚美,可以讚到心坎裡!

讚美的三大地雷

  1. 跟別人拚輸贏:「你比陳雨霏還優秀!你好棒!」
  2. 總有附加條件:「只要你能進決賽,你就是臺灣之光!」
  3. 帶著私心期待:「你很棒!下次再拚冠軍就好!」

讚美的三大秘訣

  1. 講出具體事實:「最後那幾顆殺球好有魄力,讓比賽很精彩!」
  2. 重過程輕結果:「這四年的努力令人佩服!」
  3. 透過問句反思:「再一次打破紀錄,你是怎麼辦到的?」
今日點播《你們是我的星光》


avatar-img
吳.聊的沙龍
8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實施三級警戒至今,邁入第九個星期。智慧型手機在這段日子,彷彿扮演了負責食衣住行育樂的全能母親,正用小小的螢幕,餵食著嗷嗷待哺的我們。然而隨著與這位母親的依存關係愈來愈緊密,讀者朋友是否也發現,生活已不再是自己能控制的樣子?
從疫情前大家滿心好奇「分流上班」這種特別的工作模式,到現在甚至有朋友主動請求主管,讓他回到辦公室上班。對於居家辦公的想像,不到三週,就從風和日麗,變成了斷垣殘壁。是家裡沒有公司舒服嗎?是工作量因為疫情而變多嗎?我想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為那道隱形的「心理界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消失……
浩劫餘生後,我們都希望日常,能夠一如往常。但如果事與願違,請讀者朋友記得,你不孤單。那些災後心理反應的痛苦,以及心理重建的辛苦,可能重複出現、也可能時好時壞,但我們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步調,慢慢站好,慢慢微笑。
從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實施三級警戒至今,邁入第九個星期。智慧型手機在這段日子,彷彿扮演了負責食衣住行育樂的全能母親,正用小小的螢幕,餵食著嗷嗷待哺的我們。然而隨著與這位母親的依存關係愈來愈緊密,讀者朋友是否也發現,生活已不再是自己能控制的樣子?
從疫情前大家滿心好奇「分流上班」這種特別的工作模式,到現在甚至有朋友主動請求主管,讓他回到辦公室上班。對於居家辦公的想像,不到三週,就從風和日麗,變成了斷垣殘壁。是家裡沒有公司舒服嗎?是工作量因為疫情而變多嗎?我想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為那道隱形的「心理界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消失……
浩劫餘生後,我們都希望日常,能夠一如往常。但如果事與願違,請讀者朋友記得,你不孤單。那些災後心理反應的痛苦,以及心理重建的辛苦,可能重複出現、也可能時好時壞,但我們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步調,慢慢站好,慢慢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