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看不見疫情的期限,愈要看得清自己的底線

2021/06/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要先相信有光,你才看得見它
撰文:吳政勳 諮商心理師
粉專:吳・聊
「你知道嗎?我已經居家辦公第三週,生活範圍從家裡、早餐店、公司、酒吧,到現在只剩臥室、客廳、飯廳還有書房,我的一舉一動好像都被監視著,一點自由都沒有。還有啊,原本以為居家辦公可以很自在很悠閒,結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以前都提倡『工事公辦』,工作的事情就在辦公室完成,但現在反而家裡堆滿了我的工作資料……」
前幾天在跟朋友視訊時,聽到了這番抱怨。當然這也不是這陣子的偶發事件,而是幾乎成為了大家聊天的起手式。從疫情前大家滿心好奇「分流上班」這種特別的工作模式,到現在甚至有朋友主動請求主管,讓他回到辦公室上班。對於居家辦公的想像,不到三週,就從風和日麗,變成了斷垣殘壁。是家裡沒有公司舒服嗎?是工作量因為疫情而變多嗎?我想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為那道隱形的「心理界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消失……

什麼是「心理界限」

「心理界限」指個體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白話一點的說,就是哪些事情你能接受、而哪些不能。例如中午十二點鐘你會停下手邊工作,到餐廳吃個飯,這是你對於「午休」的心理界限;也例如下班後,你會把公務手機關閉提醒,好好享受下班生活,這是你對於「工作」的心理界限;又例如你跟伴侶約定週末可以擁有各自的私人時間,享受生活,這是你對於「伴侶關係」間的心理界限。
這些心理界限可能來自於我們學習的楷模,也可能來自於過去的教育。在心理界限建立的同時,我們也正在形成對對這個世界獨特的運行規則。這些心理界限保護著我們,遠離危險的關係或處境,讓我們有更多的依循,找到跟自己契合的人事物。

「家」與心理界限

「家」自古以來,都象徵著「休息與保護」的心理界限,當我們在辦公室忙碌了一天,我們知道回家就可以好好休息;當我們跟朋友發生爭執,我們知道回家就可以平復心情;當我們承擔挫折或壓力,我們知道回家就可以自癒療傷。然而當居家辦公後,「家」同時擔任了辦公室、聊天室、商店街、咖啡廳、圖書館、甚至運動場,每當「家」的角色或功能多增加一種,它所象徵的「休息與保護」的心理界限,就又會少了一些。

找回我的心理界限

雖然看不見疫情的期限,但我們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底線。三級警戒將延長到六月底,代表居家防疫的生活型態,也勢必會持續進行。如果你也希望自己能堅守那道心理界限,不再讓疫情侵門踏戶,你可以練習這樣做:
  1. 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
    除了表定的上班時間外,對於「加班」的定義及時間要更清楚,不要因為居家辦公後,就讓拖延病打亂了生活。特別是休閒時間及入睡時間,更容易因為心理界限的模糊,而變得混亂。用手札或軟體,白紙黑字地紀錄日程,能幫忙你更快找回「時間」的心理界限。
  2. 在固定的地點,做固定的事
    讓地點與任務事件產生連結,例如「書桌」負責開會、發想、寫專案;「沙發」負責電玩、追劇、逛網拍;「床鋪」負責聊天、睡覺、純發呆。當這些連結愈緊密,你會愈容易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情,找回「地點」的心理界限。
  3. 堅守淨土,絕不妥協
    選擇家裡的一塊角落,讓這塊角落只負責「休息」的功能,它可以是長長的沙發、可以是軟軟的床、也可以是暖暖的浴缸。只要進入這塊角落,就只做會讓你感到放鬆的活動。每當你感到焦慮或煩燥,踏上這片淨土,你會更容易找回平靜,也找回「自癒」的心理界限。
  4. 培養自己專屬的儀式
    就像打擊手在揮棒前會高舉球棒、音樂家在演奏前會對頻調音,你也可以培養自己專屬的儀式行為,例如在睡前喝杯啤酒搭配美劇、起床喝杯咖啡搭配饒舌,這些儀式行為就像電源開關,能幫忙你更有效地切換情境、進入工作或休閒狀態,找回「生活」的心理界限。

我們無法要疫情安然無恙,但我們可以讓生活儘量如常。找回你的心理界限,你也可以在防疫期間,撥雲見天。
今日點播《手牽手》
吳.聊
吳.聊
親愛的朋友你好 我是諮商心理師吳政勳 生命總有幾道裂縫 但正因那些缺口 我們抬頭才能看見光 願鍵盤下的隻字片語 走過雲端漫漫長路 仍然保有我關心的溫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