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會將香料或水果發揮創意,作為菜色的一些變化,稱作「香料入菜」。而在音樂世界中,客家音樂大師林生祥則與詩人作詞人及其高雄美濃的同鄉文化工作者鍾永豐,在其新專輯《野蓮出庄》中以「食物入歌」,不是標新立異,而是質樸的用身邊垂手可得的平民食物,寄予濃厚的文化意涵。
2020年底的一系列客家文化活動中,林生祥帶著剛剛從疫情隔離結束就直接奔赴現場的樂隊bass手 - 早川徹 及其他團員共同表演了正準備發佈的最新專輯《野蓮出庄》中的數首作品。當時尚未正式發佈專輯,也尚未開始宣傳行程,可以聽到生祥老師像是親切的遠方友人般,說著他是如何共同創作這張專輯,並且利用時間希望跟母親學習這一道又一道的傳統佳餚。最後專輯完成了,很遺憾,菜還是沒學會。
克勤克簡的客家傳統中,原本就會善加利用與保存生活中的食材。大量利用醃製的方式延長食物的保存天數,也用以對付當時不算穩定的生活刻苦。我們可以在《菜乾》中表面上習到客家傳統的蘿蔔乾排骨湯,與了解傳統對食材的保存工藝。但在歌詞背後卻又感受到祖母與母親為了生活肩負一家子人而忙碌的偉大平凡,這樣的點滴就在身邊,是客家「庄」的文化精髓 - 那種各個家族角色各司其職又彼此緊密濃烈的親情感動。
同樣的精神,在《對面烏》(也就是俗稱的”樹子”、”破布子”)也同樣能感受到,邊”聽”著老練的樂隊編曲而成的歌曲,一邊有鮮明的畫面在腦海中成形,更絕的則是彷彿還能聞到食物香味似的奇妙感受。
專輯同名歌曲《野蓮出庄》,訴說著一個時代環境中的社會故事。經濟在發展,但農村卻是在被遺棄似的。重新發揮強烈的生命韌性找到新出路,但又與跟不上時代的法令有所衝突,導致一齣齣悲劇故事的上演就在身邊發生著。
客語是這片土地上的第三大使用語言,盡管有個「客」字,卻其實也算某種主流。便利的大眾運輸廣播中,也多少能聽到客語播報的聲音。於是一張顛覆過去「客家=山歌」的專輯,在精妙的詞曲安排下,那種既陌生卻有有點說不出來的熟悉感,值得戴上耳機去沉浸享用一番。(如果晚上順便吃一頓客家美食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