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眾都應該了解的音樂史 (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1976是臺灣流行音樂重要的一年,那年12月3日,當時就讀淡江大學的李雙澤在學校的英文民謠演唱會手拿一瓶可口口樂上台,彈起吉他唱起〈補破網〉,高呼我們要「唱自己的歌」,即知名的「淡江可口可樂事件」。此刻開始,民歌時期來臨了,李雙澤與楊弦也被視為民歌運動的催生手。隔年1977年,「金韻獎」誕生了,當時名稱為「金獎青年歌謠演唱大賽」,由新格唱片(1993由滾石唱片收購)舉辦,分為社會組與大專組,內容分為「作曲」、「作詞或作曲」、「填詞」三類,至1984年共舉辦5屆,出版了10張專輯作品,代表著校園民歌的高峰時期。

民歌對我而言是將民謠流行化的歌曲,它有土地及民族的精神,編曲琅琅上口,不追求華麗浮誇,簡單幾句歌詞就能讓你體會音樂與世界的美好。(筆者)

  除了金韻獎,後來還有1978年的「民謠風」(海山唱片)、1981年的「大學城」,孕育出了許多實力派的歌手,如蔡琴、葉佳修(民謠風),還有大學城的張清芳、林隆璇、黃國倫、陶晶瑩、丁曉雯等,都是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所嶄露頭角的音樂人。而金韻獎與民謠風更被比喻為近年來的「超級新光大道」與「超級偶像」一般分庭抗禮,其活躍程度可見一斑。

raw-image

  同時,臺灣的鄉土音樂也有重大進展,1977年,民間民謠歌手陳達在當時「稻草人」音樂餐廳的負責人向子龍的引領下遠從恆春來到台北,也成功在陶曉清的幫助下推出「第一屆民間藝人音樂會」,鄉土音樂與都市見面了,知名音樂人李泰祥(當時報導指稱為強調變化的現代藝術創作者)也參與了鄉土民謠的整理,包括在曲式、演奏技巧等,加入了西方的管絃樂與搖滾樂的表現方式,這樣的結合也影響了後續民歌歌曲編曲或製作層面,讓民歌與搖滾、流行樂有了交集。

raw-image

  早期民歌,或者有人說是「校園歌曲」多半是講述民族意識或鄉土情懷,如李建復的〈龍的傳人〉、文章的〈古月照今晨〉或是黃大城的〈今山古道〉等,也有學生的靦腆愛情故事,如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王夢麟的〈阿美阿美〉等,更甚者有文學入歌,例如余光中的〈鄉愁四韻〉及蔡琴演唱的〈出塞曲〉等,題材從生活即景到時代懷思無所不有。


  1980年左右,民歌運動來到一個嶄新的階段,許多唱片公司開始加入出版民歌專輯以及培養民歌手的行列,包括環球唱片、歌林唱片,而滾石唱片在1980年成立,由段氏兄弟,段鍾沂、段鍾潭經營(即〈最近比較煩)歌詞裡唱到的「老段」〉。1980至1985年,民歌蓬勃發展,來到創作高峰,當時間的吳楚楚、黃大城、潘越雲、李麗芬、金智娟(娃娃)等都已在音樂圈中佔有一席之地。

raw-image

  這時,音樂教父羅大佑也在1982年推出個人首張專輯《之乎者也》,而在此之前他也已經為張艾嘉製作了專輯《童年》,這一位音樂鬼才不只對當時的校園民歌有所影響,也開啟了後續的臺灣搖滾音樂風潮,奠定臺灣流行音樂的趨勢與發展,充滿批判與結合社會時事的創作內容,在當時臺灣在受到長期壓抑卻在經濟「蓬勃發展」與「解嚴前夕」的氛圍下,給予人們反思與希望。時至今日,我們的音樂創作仍然受到這位音樂教父的影響,而他也在2020年獲頒「金曲獎」的「終身貢獻獎」,實至名歸,功不可沒。馬世芳也在擔任頒獎引言人時提到:

羅大佑的歌裡,有的不只是波濤洶湧的大時代,他也替你唱出了生命的困惑和為難,唱出了大我和小我的糾結。那些夢想和盼望,那些孤獨和掙扎,他都經歷過,他都明白。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

  時間來到1987,民歌已經在臺灣發展了10餘年,從一開始校園民歌的清新文雅、純粹浪漫的曲風,到後期開始有風花雪月,甚至隱隱晦暗的意識批判,終於在1987年解嚴之後得到釋放,許多過去不能大膽創作的作品一下子傾巢而出,民歌在1990年代開始漸漸走向蛻變與圓滿,迎接而來的是「地下音樂」和更接近現代的「搖滾流行音樂」,台語流行音樂也要起飛。

(待續)

※本文章內圖片皆為作者實際走訪拍攝,皆遵守展覽拍攝使用規則,不做商業使用,若轉用請註明展覽資訊,若侵權請來信告知。

2021/12/08 陳子寧

相關文章:臺灣大眾都應該了解的音樂史 (上)

推薦收聽Podcast:【O-Lan's Talk】|EP.17 台灣是華語金曲帝國?─屬於90後的金曲年代(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寧專欄的沙龍
7會員
11內容數
本專題是子寧就讀大學及研究所時,修習與臺灣流行音樂史相關及個人體驗相關文章,以個人觀點談論臺灣流行音樂史。
子寧專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從〈夕陽之歌〉、〈千千闕歌〉和〈風中的承諾〉到夕陽無限好,近20年的夕陽和風沒有隨著時間退散或改變,更多的是經典與風景。無論是哪個版本,歌曲給人的感受總是千變萬化。
Thumbnail
2023/01/08
從〈夕陽之歌〉、〈千千闕歌〉和〈風中的承諾〉到夕陽無限好,近20年的夕陽和風沒有隨著時間退散或改變,更多的是經典與風景。無論是哪個版本,歌曲給人的感受總是千變萬化。
Thumbnail
2022/01/04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2022/01/04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2021/12/08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2021/12/08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台灣的音樂圈裡,流行音樂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更將台灣的音樂才華傳遞至世界各地。從早期的金曲歌王到現代的跨界音樂製作,台灣的流行音樂始終不斷創新與演進。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特色,並透過精心挑選的關鍵字,將這一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展現給讀者。
Thumbnail
在台灣的音樂圈裡,流行音樂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更將台灣的音樂才華傳遞至世界各地。從早期的金曲歌王到現代的跨界音樂製作,台灣的流行音樂始終不斷創新與演進。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特色,並透過精心挑選的關鍵字,將這一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展現給讀者。
Thumbnail
重返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豐華年代 華視「綜藝100」為人津津樂道的排行榜單元,在43年前的今天重磅登場了!全程歷經三個時期(請參考「綜藝100音樂排行榜3階段」),本單元將從1980年第一週起持續播報至1984年「綜藝100」退場,完整紀錄台灣八零年代流行音樂的上半場。為方便敘述,單曲以〈〉、專輯為
Thumbnail
重返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豐華年代 華視「綜藝100」為人津津樂道的排行榜單元,在43年前的今天重磅登場了!全程歷經三個時期(請參考「綜藝100音樂排行榜3階段」),本單元將從1980年第一週起持續播報至1984年「綜藝100」退場,完整紀錄台灣八零年代流行音樂的上半場。為方便敘述,單曲以〈〉、專輯為
Thumbnail
1979年冬季,劉文正〈風兒輕輕吹〉、沈雁〈踏浪〉、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高凌風〈心上人〉、王夢麟〈阿美!阿美!〉…等歌曲持續熱唱到八零年。鄧麗君〈你怎麼說〉、鳳飛飛〈金盞花〉、張艾嘉〈也許〉、蕭孋珠〈迎著風的女孩〉、崔苔菁〈冬天裡的春天〉…也在1980年上半擁有各自的市場。而另一股民歌風潮,正持
Thumbnail
1979年冬季,劉文正〈風兒輕輕吹〉、沈雁〈踏浪〉、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高凌風〈心上人〉、王夢麟〈阿美!阿美!〉…等歌曲持續熱唱到八零年。鄧麗君〈你怎麼說〉、鳳飛飛〈金盞花〉、張艾嘉〈也許〉、蕭孋珠〈迎著風的女孩〉、崔苔菁〈冬天裡的春天〉…也在1980年上半擁有各自的市場。而另一股民歌風潮,正持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當中,蒐錄泰國翻唱歌《抓狂》。 今 (2019) 年金曲獎一公布,要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黑名單工作室,身邊認識的幾位音樂人順勢發文回應此事;好比林生祥就在臉書點出沒這團體,不會走上母語創作之路。 換作是筆者,要是沒他們在 1989 年發起的「新台語歌運動」,後續難有人寫起新奇
Thumbnail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當中,蒐錄泰國翻唱歌《抓狂》。 今 (2019) 年金曲獎一公布,要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黑名單工作室,身邊認識的幾位音樂人順勢發文回應此事;好比林生祥就在臉書點出沒這團體,不會走上母語創作之路。 換作是筆者,要是沒他們在 1989 年發起的「新台語歌運動」,後續難有人寫起新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