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音樂的豐富多元,超乎你我的想像,樂手們不斷用創意雕塑出前所未有的姿態,有時成為音樂主流,有時走在流行音樂之外,自成一格。善變的容顏,讓你的耳目永遠閒不下來。
以反水庫起家的林生祥、鍾永豐就是客家音樂人中的佼佼者,他們以「扮演勞動者」為志,期望能唱出農人的辛酸與苦楚,音樂與社會意識相結合的理想,贏得樂迷的認同及感動。不僅如此,在交工樂隊時期,還曾經三度奪得金曲獎,並曾受邀至歐洲各大音樂節演出。
林生祥與鍾永豐在交工樂隊解散後,仍搭檔創作詞曲,如今除了生祥植於民謠的凝鍊樂音創作、以及永豐流浪的詩意作詞外,「生祥與瓦窯坑3」成立的過程中,還找到了另外三位頂尖樂手,他們是口琴手彭家熙(小彭)、無琴格貝斯手陸家駿(小六)、三弦、月琴兼琵琶手鍾玉鳳。
小彭是國內樂團編制中少見的口琴手,曾在小刀樂團演奏,並入圍2003年金曲獎最佳樂團,他的口琴時而瘋狂時而收斂。小六是專業的錄音室Bass樂手,目前是日本TCA音樂學院的Bass講師,沉穩而冷靜。
玉鳳目前在大學教授傳統音樂,並在忘樂小集民族樂團擔任琵琶演奏,她的演奏富含意境,娓娓道來中充滿傳統的韻味。這幾位才華洋溢的音樂人聚在一起,究竟會激盪出什麼的火花來呢?
「生祥與瓦窯坑3」最新的專輯《臨暗》告訴你答案,這張專輯保有生祥與永豐一貫的企圖,試圖在新時代中找尋台灣新音樂文化的發展方向,並堅持著本土化與國際化與時並進的信念,挑戰台灣新民謠的可能性。在詞曲、音樂質素與編曲上,「生祥與瓦窯坑3」嘗試了不同以往的操作模式。
除了已往大量使用的客家八音、山歌及恆春民謠外,他們結合閩南歌謠與都市文化情境,並與沖繩知名民謠樂手平安隆合作,展現另一種「傳統與現代」、「客家與閩南」、「農村與都市」、「東方與西方」的多重結合可能性。
「生祥與瓦窯坑3」在德國埃森演出前,接受衛視鳳凰台訪問
醞讓三年的作品果然一嗚驚人,甚至獲得英國資深樂評人保羅.費雪(Paul Fisher)的大力讚賞:「……他們音樂並非演奏音樂,而是以辭意為重、詩意流竄的聲音。生祥所唱的,我一個字也聽不懂,但我可以聽見他聲音中豐富的熱情,他所唱的都是他堅定而清晰的信仰。他們音樂中有跨疆界元素,那正是曲曲美妙動聽的旋律,在我聽完很久,依然深深刻印在腦海裡…」
「生祥與瓦窯坑3」的音樂充滿想像,張耳閉目聆聽,彷彿看見出身都市邊緣,鎮日為生活勞心勞力的小人物圖像,在樂音的振動中,小人物想家的心情、工作的情境、朋友、性慾、愛情、失業與失戀……等,一一鋪陳展現開來,也充滿了你我生活上的影子,一首歌就是一則生命的故事。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在「生祥與瓦窯坑3」身上,我們再次感受到客家音樂的豐富內涵,客家人生生不息的活力在生活上、在藝術裡展現,更在音樂裡翩然飛舞,帶給我們無窮的喜悅與希望!(原載於客家雲網站)
圖片出處1:
http://www.treesmusic.com/festival/2004mmf/04mmf_sxwater1.htm
圖片出處2:
https://blog.xuite.net/cheng_yiwen/wretch/105957797-%E7%94%9F%E7%A5%A5%E8%88%87%E7%93%A6%E7%AA%AF%E5%9D%913%E5%9C%A8%E5%BE%B7%E5%9C%8B%E5%9F%83%E6%A3%AE%E7%9A%84%E6%BC%94%E5%87%BA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