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居家,最佳美國中西部老片五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華麗的安伯遜家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1942)

我個人覺得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1915-1985)最有意趣的片子。 主要幽幽訴說了奧遜的匆促早熟童年而不得不懷有的對早年中西部美好時光的眷愛。好的時代與母親的愛,是太多電影人心中最盼的寶貴東西。詹姆斯.狄恩亦是。

此片是 Welles 的第二部片子。第一部是那轟動全美、影射報業大亨 Hearst、造成院線上映極受打壓的《大國民》(Citizen Kane)。那是 1941 年,同年,長他 9 歲的 Huston 也拍了同是第一部片的《梟巢喋血戰》(The Maltese Falcon);但從那時開始,兩個電影新起之秀開始有了 不同的命運,Welles 一直潦倒,而 Huston 愈發成功。

我嘗想,倘若 Welles 第一部拍的是《華麗的安伯遜家族》而非招惹大亨的《大國民》,會不會他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每個導演皆有他拗的一面,這即使從電影的不少情節中亦可感覺,這同時也是觀影(一如觀看人生)的深趣之處。

《華》片講的是 20 世紀初中西部工業早有根基下某個有著發明夢想的汽車製造家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en)對安伯遜家中千金之愛慕,卻沒有結成連理的傷感故事。當然也微微透露了新的時代(發明, 汽車的快速度)極可能不被老的安逸、保守思想所歡迎。

此片一開始將 20 世紀初的服裝流行做了一個簡述,極有趣。又當 Tim Holt 陪媽媽到歐洲去旅行並散心,一去可去個半年甚至更長,可知十年代、二十年代的美國富豪(所謂有 Old Money 的)之歐遊,是早有傳統的。令人想起《亂世佳人》中克拉克.蓋博覺得妻子費雯.麗不盡母職,便帶了女兒到歐洲去旅行這一段戲,而那是 19 世紀六十年代。

2.《壯志凌雲》The Spirit of St. Louis(1956)

關於飛行員林白從如何找資金、選飛機製造廠、將飛機組裝成最輕的限度、而後單人一趟不停自紐約橫越大西洋飛往巴黎的破天荒之航行。

raw-image

此片輕鬆的講出了美國這年輕的強有力工業國家令有夢想的任何小子可以追逐他的快樂。而奧地利來的比利.懷德當然懂得抓住這樣的題材並將之拍得趣樂十足。

3.《野宴》Picnic(1955)

同樣由 William Holden 演出,講一個流浪至小鎮的年輕人,經由鎮上舉辦的「野宴」,產生了一段戀情,這麼一個幽幽靜靜的中西部小夜曲。

此片永遠沒人選它在「百片」之列,但極多人講及它,法國新潮的代表人物楚浮便道出他的喜愛。此片最迷人之處,是它的 mood。每隔一段進展,劇情便靜靜的慢了下來一陣,相當特別,相當有純樸的牧歌情調。

4. 《羅愁綺恨》Dodsworth (1936)

改編自 Sinclair Lewis(1885-1951)的小說,講一個美國中西部汽車鉅子打算退休過輕閒優遊的日子,卻因太太極嚮往歐洲的文明而一同乘船旅行到歐洲,終發現他的太過白手起家的質樸生活與歐洲人的巧黠靈慧格格不入,加上他太太的心又有別屬,終至他必須重新思量他的人生與他的愛情。在 1936 年那麼早的時代(比 Orson Welles 的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早了 6 年)由年輕時來到美國的法裔導演 William Wyler 所導,今日看來仍是趣味盎然。

5.《突破》Breaking Away(1979)

七十年代末的一部「成長片」,由 Peter Yates(1929-)導演並製片。 Steve Tesich 的原創劇本獲得一座奧斯卡。

故事以美國中西部一個小鎮(印第安那州的布魯明頓)幾個少年的遊混與對愛或興趣(騎自行車)之追求過程。是一則優美的小品。

幾個勞工階級的小孩(父母曾是近郊的採石工人),生活在大學城(印第安那大學)的緊鄰,又似羨慕大學生,卻又只是安於玩他們自己非知識分子的游泳啊、閒蕩啊、或甚至偶爾鬧事啊之類,最終因為自行車賽,演出了一場感人卻終而令自己成長之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國治的沙龍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舒國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4
光陰似箭,我這一年的《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寫作,轉眼已至尾聲。到九月的月底,這一年的寫作,即告結束。屆時我將離開方格子一段時間,去進行另一些計畫。原先專題內的付費內容,將會陸續轉為 vocus Premium 文章,如果還想回味的朋友們,請訂閱 vocus Premium 即可。
Thumbnail
2021/10/04
光陰似箭,我這一年的《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寫作,轉眼已至尾聲。到九月的月底,這一年的寫作,即告結束。屆時我將離開方格子一段時間,去進行另一些計畫。原先專題內的付費內容,將會陸續轉為 vocus Premium 文章,如果還想回味的朋友們,請訂閱 vocus Premium 即可。
Thumbnail
2021/10/02
這一片橫放在你面前的景致,隨時受光的變化,也隨時受雲的變化,更偶而受雨的變化,是你到九份最主題的享受。我曾經看過一大片雲自海的方向飄過來,愈來愈貼近九份...
Thumbnail
2021/10/02
這一片橫放在你面前的景致,隨時受光的變化,也隨時受雲的變化,更偶而受雨的變化,是你到九份最主題的享受。我曾經看過一大片雲自海的方向飄過來,愈來愈貼近九份...
Thumbnail
2021/09/29
基隆有不少古蹟砲台,頗可登高懷古。然基隆的城市侷促緊壓景致,更是我自少年一逕喜歡的探看主題。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Thumbnail
2021/09/29
基隆有不少古蹟砲台,頗可登高懷古。然基隆的城市侷促緊壓景致,更是我自少年一逕喜歡的探看主題。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西部片通常不是我熱愛的類型,尤其是早期好萊塢的西部片。陽剛、暴力、女性角色邊緣化、白人至上主義 …種種元素實在令我興趣缺缺,當然這之中還是有一些不錯的作品,但都沒有讓我喜愛到反覆重溫的程度,唯獨Sergio Leone執導的《狂沙十萬里》是例外中的例外。
Thumbnail
西部片通常不是我熱愛的類型,尤其是早期好萊塢的西部片。陽剛、暴力、女性角色邊緣化、白人至上主義 …種種元素實在令我興趣缺缺,當然這之中還是有一些不錯的作品,但都沒有讓我喜愛到反覆重溫的程度,唯獨Sergio Leone執導的《狂沙十萬里》是例外中的例外。
Thumbnail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年少如嫩葉,新葉鮮如金光, 卻僅止于一瞬間,終將飄零, 唯有常保赤子之心才能永恆。  美國電影《小教父》(The Outsiders, 1983)是《教父三部曲》名導法蘭西斯
Thumbnail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年少如嫩葉,新葉鮮如金光, 卻僅止于一瞬間,終將飄零, 唯有常保赤子之心才能永恆。  美國電影《小教父》(The Outsiders, 1983)是《教父三部曲》名導法蘭西斯
Thumbnail
我嘗想,倘若 Welles 第一部拍的是《華麗的安伯遜家族》而非招惹大亨的《大國民》,會不會他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我嘗想,倘若 Welles 第一部拍的是《華麗的安伯遜家族》而非招惹大亨的《大國民》,會不會他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太陽為什麼是我們的光明和希望?  我們離太陽夠遠,得到太陽的溫暖和能量。如果靠近太陽,不是被光刺得張不開眼睛,就是被熱灼傷!  有一種天才,生前人厭恨,死後人懷念...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太陽為什麼是我們的光明和希望?  我們離太陽夠遠,得到太陽的溫暖和能量。如果靠近太陽,不是被光刺得張不開眼睛,就是被熱灼傷!  有一種天才,生前人厭恨,死後人懷念...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關於我的一切就是矛盾,對世人而言亦復如此。我們生為對立的兩方、居於兩極之間,內心並存阿世媚俗者和唯美主義者、謀殺犯與大聖人。你無法調合兩極,你只能認清他們。」--影史經典「大國民」導演Orson Welles
Thumbnail
「關於我的一切就是矛盾,對世人而言亦復如此。我們生為對立的兩方、居於兩極之間,內心並存阿世媚俗者和唯美主義者、謀殺犯與大聖人。你無法調合兩極,你只能認清他們。」--影史經典「大國民」導演Orson Welles
Thumbnail
《阿拉伯的勞倫斯》問世於1962年,這部超級巨片最核心講的竟是大時代裡一個卓然不群的「個體」。正如風起雲湧年代,排山而來的尋找自我、追求自我之滔天巨浪,影片聚焦在勞倫斯,拍他一步步由夢想家、冒險家,走過「被造神」、「被扭曲」的歷程,終於迷失在英雄形象裡,成為歷史裡不平平凡又平凡無奇的一個註腳。
Thumbnail
《阿拉伯的勞倫斯》問世於1962年,這部超級巨片最核心講的竟是大時代裡一個卓然不群的「個體」。正如風起雲湧年代,排山而來的尋找自我、追求自我之滔天巨浪,影片聚焦在勞倫斯,拍他一步步由夢想家、冒險家,走過「被造神」、「被扭曲」的歷程,終於迷失在英雄形象裡,成為歷史裡不平平凡又平凡無奇的一個註腳。
Thumbnail
《絕望者之歌》當時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2016 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一本書」。而其實,不只是作者詳實敘述的鄉巴佬文化,書本出版後在美國引起的反彈和認同,電影採取的改編策略、選擇的焦點,以及其中傳達的成功觀和後續可以進行的辯證反思,全都讓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這個時代的美國。
Thumbnail
《絕望者之歌》當時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2016 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一本書」。而其實,不只是作者詳實敘述的鄉巴佬文化,書本出版後在美國引起的反彈和認同,電影採取的改編策略、選擇的焦點,以及其中傳達的成功觀和後續可以進行的辯證反思,全都讓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這個時代的美國。
Thumbnail
電影時空可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曼克在鄉下小鎮專心提筆寫劇本的1940年,另外則是他在過去數年間所發生的事情,例如他在片廠的所見所聞,如何認識報社大亨,以及中間的許多衝突。本片的劇情不算緊湊,但事件都交代得非常清楚,每一段回憶都有一個主軸,你可以清楚看到主角正處在怎樣的人生狀態,以及鮮明的處事態度..
Thumbnail
電影時空可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曼克在鄉下小鎮專心提筆寫劇本的1940年,另外則是他在過去數年間所發生的事情,例如他在片廠的所見所聞,如何認識報社大亨,以及中間的許多衝突。本片的劇情不算緊湊,但事件都交代得非常清楚,每一段回憶都有一個主軸,你可以清楚看到主角正處在怎樣的人生狀態,以及鮮明的處事態度..
Thumbnail
在觀賞現代西部片時,除了既有的元素、公式,還會期待它們能和當今的什麼議題或現況做連結? 《末路狂奔》除了極端氣候底下人們紛紛口罩/護目鏡不離身的景象恰巧與現今疫情遙遙相似之外,最吸睛的莫非是在正統少年英雄成長之旅的框架中,套入「走歪路」的故事劇情。
Thumbnail
在觀賞現代西部片時,除了既有的元素、公式,還會期待它們能和當今的什麼議題或現況做連結? 《末路狂奔》除了極端氣候底下人們紛紛口罩/護目鏡不離身的景象恰巧與現今疫情遙遙相似之外,最吸睛的莫非是在正統少年英雄成長之旅的框架中,套入「走歪路」的故事劇情。
Thumbnail
大衛・芬奇所執導的《曼克》重探這段影史秘辛,從兩個切入點叩問影史所留下的疑問,其一「為什麼是赫斯特?」,其二「為何曼克維奇原先放棄掛名權利,事後卻反悔而極力爭取?」。藉著以上兩個疑問,《曼克》開展了它的敘事走向,從曼克維奇的視角出發,帶領觀眾理解他在三〇年代的派拉蒙片廠如何風光一時、才華洋溢⋯⋯
Thumbnail
大衛・芬奇所執導的《曼克》重探這段影史秘辛,從兩個切入點叩問影史所留下的疑問,其一「為什麼是赫斯特?」,其二「為何曼克維奇原先放棄掛名權利,事後卻反悔而極力爭取?」。藉著以上兩個疑問,《曼克》開展了它的敘事走向,從曼克維奇的視角出發,帶領觀眾理解他在三〇年代的派拉蒙片廠如何風光一時、才華洋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