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字展】消逝的老字號 (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批發商店/百貨公司/當舖 等

“連盛棧檳城分行”是繼“金屋”以後還保留著老字號的旅社。它的招牌還保留著吸睛的大紅字,既沒有被拆除也沒有被塗白。這家叫“Campbell Antique Hotel”的旅社與新街的其他旅社比起來相對低調,除了大門,其他地方都看不到他們的標識。
它隔壁倒是家頗有名、行銷手法不錯的“Campbell House”旅社,由意大利老闆經營。這裡也有賣正宗意大利pizza,很好吃但價錢也很漂亮。他們在官網也上傳了Campbell House的前身“大陸旅社”的舊照,還可以看到隔壁連盛棧原本的面貌。
Campbell Antique Hotel的前身是“連盛棧檳城分行”
早期的自由港為檳島帶來巨大的商機,因此很多企業發跡於此。連盛棧雖然總部不在這裡,但這家分行作為貨品的轉運站,對它的崛起起著關鍵作用。
它本來是霹靂州瓜拉古樓(Kuala Kurau)的一家雜貨舖。創立者王水仙28歲繼承父業,後與兄弟一起發展出多項業務:1937年開設碾米廠、1939年在太平開設製冰廠、1950年在北海碼頭建貨倉、1951年在新街創立了連盛棧分行、1958年在古樓建設水仙戲院、1959年在尤汝(我想這可能是現在檳城的Juru,現譯柔府)開設石材加工廠、1960年開當舖。此外,三兄弟還投資瓜拉古樓的航運業、樹膠與椰子種子,以及房屋發展等。
這樣的王水仙自然也是多封號的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也致力於古樓當地的教育發展,是吉輦中學與育才學校的發起人,也是檳城王氏太原堂的信理員。
連盛棧實業有限公司至今還在蓬勃發展中,碾米廠、製冰廠等產業還在,只是新街店鋪這個已經失去自由港光環的驛站,發揮不了太多角色,只好改頭換了面。
早期的新街還有很多可以買到舶來品的百貨商店。“文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如果不是柱子的浮雕上還保留著文公司的招牌,我可能也不會注意到這個被新招牌完全擋去的文公司。文公司早期是主打布、皮料、綢緞等等。
被新廣告板遮去的文公司
近期萬隆金鋪隔壁有家商店結業後把招牌拆除,我也才發現它原本是“萬益環球貨品”商店,主打的也是中西布匹。而現在由中藥行“榮德信”佔據的角頭店鋪,本來也是家“環球公司”,大概也是百貨商店吧,不知道主打的又是什麼呢。
榮信德中藥行牆上還看得到“環球公司”的字樣
新街比較少看到當舖,但當舖在早期的喬治市也是關鍵產業,還有當舖是經營至今的。可惜這家“大華當”已經人去樓空。當舖是各族都會光顧的店,就像售賣清真食品的Hameediyah餐館一樣,因此牆上的字都由四語組成:中文、英文、爪夷文、泰米爾文。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種組合的招牌了。
“大華當”就在“文公司”隔壁。原本在這裡的店鋪用新招牌擋著老招牌,2017年左右該店搬遷到隔壁“文公司”處,招牌被遷走,“大華當”就重見天日了。
(未完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4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個城市呆到了第六年才開始想到要怎麼寫。能有這樣的開始也因為我已經沒那麼急著非得要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但有離心的我也沒有絕望,這個城市有不少熱愛生活的人們,不著急反而能靠近驚喜...想用文字把這幾年來有過的悸動,好好再整理一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整理“新街字展”時,發現牆上一些殘留的字,有的已經被塗上跟牆壁一樣的顏色。還能辨別過去曾是金鋪的,我已經整理在“金鋪與珠寶行(後記)”,其他的就總結在這裡。我不認為我在進行什麼歷史考古的工作,只想在下一次消失前,能有個好好的記錄,以後有機會要細細統整這些資料,也不會錯過太多。
把標題設定為新街字展,主要關注的是新街上的字。因此一些新街的新興產業,會被這樣的設定給邊緣化了,像是成品批發與零售業。這個產業取代了過去新街曾風光一時的裁縫或洋服店,但到了這個年代,便宜、設計多樣的成衣當道,哪裡有人還要定制衣服呢。
半公里長的新街就有五家中藥行,這算是新街重要的產業之一吧?雖然可能沒有比十幾家金鋪來得關鍵。
我以前會很焦慮,覺得再不保存這個城市美好的一面就會不斷地消失,不斷、不斷地、消失。只是日子久了我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到處衝撞的我也很疲累;而且這個城市不是我一個人的,它不會長成我一個人想要的樣子。
在整理合發公司的招牌資料時,除了漂亮的字,我還注意到書法家名字旁邊有個小小的、廣告社的商標——“時商 Times”。我覺得應該是叫“時商”,而不是“商時”,因為跟他們所做的廣告牌道理一樣,中文都是從右邊唸到左邊,英文則是左邊往右邊的。
廣德只有在過年時才會掛上“唐山臘味”的招牌,每年負責掛這個招牌的是家電器行。這個傳統是上一代店主安排好的,下一代一直延續到今天。招牌是用鐵條和鐵板做的,電燈像走馬燈,會自動亮燈,並發出五彩光芒。這招牌會在佳節期間掛足十五天,之後電器行又會安排人來收回。
在整理“新街字展”時,發現牆上一些殘留的字,有的已經被塗上跟牆壁一樣的顏色。還能辨別過去曾是金鋪的,我已經整理在“金鋪與珠寶行(後記)”,其他的就總結在這裡。我不認為我在進行什麼歷史考古的工作,只想在下一次消失前,能有個好好的記錄,以後有機會要細細統整這些資料,也不會錯過太多。
把標題設定為新街字展,主要關注的是新街上的字。因此一些新街的新興產業,會被這樣的設定給邊緣化了,像是成品批發與零售業。這個產業取代了過去新街曾風光一時的裁縫或洋服店,但到了這個年代,便宜、設計多樣的成衣當道,哪裡有人還要定制衣服呢。
半公里長的新街就有五家中藥行,這算是新街重要的產業之一吧?雖然可能沒有比十幾家金鋪來得關鍵。
我以前會很焦慮,覺得再不保存這個城市美好的一面就會不斷地消失,不斷、不斷地、消失。只是日子久了我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到處衝撞的我也很疲累;而且這個城市不是我一個人的,它不會長成我一個人想要的樣子。
在整理合發公司的招牌資料時,除了漂亮的字,我還注意到書法家名字旁邊有個小小的、廣告社的商標——“時商 Times”。我覺得應該是叫“時商”,而不是“商時”,因為跟他們所做的廣告牌道理一樣,中文都是從右邊唸到左邊,英文則是左邊往右邊的。
廣德只有在過年時才會掛上“唐山臘味”的招牌,每年負責掛這個招牌的是家電器行。這個傳統是上一代店主安排好的,下一代一直延續到今天。招牌是用鐵條和鐵板做的,電燈像走馬燈,會自動亮燈,並發出五彩光芒。這招牌會在佳節期間掛足十五天,之後電器行又會安排人來收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這是在檳城新市街的一家中餐廳吃的,新世界是檳城的一個小型Mall,沒有很多家店,另一半是美食區,算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地方的。 來這裡,好像每一餐都有魚,大概是這裡的盛產吧。既然來了就夾了,不用客氣,幾天下來大家也混熟了,沒太多講究。 這是蚵仔煎,用厚厚的雞蛋包裹起來,沾上酸甜的醬汁,還滿好吃的,湯
Thumbnail
檳城(Penang)作為馬來西亞的一個著名旅遊城市,不僅以其美麗的海灘和歷史文化著稱,更以其多元化的街邊小店和街邊小吃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檳城的街頭巷尾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販,尤其是賣榴槤的小攤位,為當地的美食文化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檳城的街邊小店 檳城的街邊小店種類繁多,從手工藝品店到紀
Thumbnail
來到檳城的第一個景點是著名的姓李橋。這是一個獨特的水上社區,代表了早期中國華僑在當地的發展歷史。這裡的房屋建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個別具一格的生活社區。據說,當時的華僑是為了避免英國殖民者在陸地上徵收稅款,才選擇在水面上建造房屋,並形成了這樣的水上社區。 不過,這裡的一些景觀設計或許並不合每個人的口
Thumbnail
開幕於2023.02月,首間進駐古蹟的星巴克門市,真的在巷弄內不仔細看還真的會找步道呢~小提醒:這裡禁止寵物進入喔!位於新港鄉知名的林家老宅「培桂堂」內,目前免費進入參觀培桂堂,在古色古香的環境尋找星巴克的足跡,培桂堂為當地的詩人良醫,日治時期所興建的診療所及住宅留到至今還非常完整的古蹟,融合洋式、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在檳城5日的行程中,遊客可以來回在舊城區與植物園之間穿梭,感受植物園的熱帶風光和舊城區的古老建築,並探訪一些觀光景點。文章中還分享了家族一同遊玩的點滴,讓遊客感受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其中還包括美食體驗和文化尋訪等豐富的旅程內容。
Thumbnail
單價偏高的古蹟建築,優秀的地理位置和舒適度,強烈建議停留幾晚。推薦指數 ⭐️⭐️⭐️⭐️⭐️
Thumbnail
金獅樓是一家在西門町的港式飲茶老店,提供豐富的港式點心和菜色,店家保有少見的復古懷舊推車文化, ,文章中詳細介紹了用餐菜色和價位,提供了交通和營業資訊,並分享了用餐心得。
Thumbnail
遲遲沒有開文,因為想查查梧棲老街的建築歷史,結果一查,查到百年廟宇傳承,查到第一個日式古蹟民宿在梧棲,活化古蹟經驗更新昔日海港風光,原來大年初二的塞車,自由順心走入一個跨時代的古蹟建築之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這是在檳城新市街的一家中餐廳吃的,新世界是檳城的一個小型Mall,沒有很多家店,另一半是美食區,算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地方的。 來這裡,好像每一餐都有魚,大概是這裡的盛產吧。既然來了就夾了,不用客氣,幾天下來大家也混熟了,沒太多講究。 這是蚵仔煎,用厚厚的雞蛋包裹起來,沾上酸甜的醬汁,還滿好吃的,湯
Thumbnail
檳城(Penang)作為馬來西亞的一個著名旅遊城市,不僅以其美麗的海灘和歷史文化著稱,更以其多元化的街邊小店和街邊小吃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檳城的街頭巷尾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販,尤其是賣榴槤的小攤位,為當地的美食文化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檳城的街邊小店 檳城的街邊小店種類繁多,從手工藝品店到紀
Thumbnail
來到檳城的第一個景點是著名的姓李橋。這是一個獨特的水上社區,代表了早期中國華僑在當地的發展歷史。這裡的房屋建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個別具一格的生活社區。據說,當時的華僑是為了避免英國殖民者在陸地上徵收稅款,才選擇在水面上建造房屋,並形成了這樣的水上社區。 不過,這裡的一些景觀設計或許並不合每個人的口
Thumbnail
開幕於2023.02月,首間進駐古蹟的星巴克門市,真的在巷弄內不仔細看還真的會找步道呢~小提醒:這裡禁止寵物進入喔!位於新港鄉知名的林家老宅「培桂堂」內,目前免費進入參觀培桂堂,在古色古香的環境尋找星巴克的足跡,培桂堂為當地的詩人良醫,日治時期所興建的診療所及住宅留到至今還非常完整的古蹟,融合洋式、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在檳城5日的行程中,遊客可以來回在舊城區與植物園之間穿梭,感受植物園的熱帶風光和舊城區的古老建築,並探訪一些觀光景點。文章中還分享了家族一同遊玩的點滴,讓遊客感受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其中還包括美食體驗和文化尋訪等豐富的旅程內容。
Thumbnail
單價偏高的古蹟建築,優秀的地理位置和舒適度,強烈建議停留幾晚。推薦指數 ⭐️⭐️⭐️⭐️⭐️
Thumbnail
金獅樓是一家在西門町的港式飲茶老店,提供豐富的港式點心和菜色,店家保有少見的復古懷舊推車文化, ,文章中詳細介紹了用餐菜色和價位,提供了交通和營業資訊,並分享了用餐心得。
Thumbnail
遲遲沒有開文,因為想查查梧棲老街的建築歷史,結果一查,查到百年廟宇傳承,查到第一個日式古蹟民宿在梧棲,活化古蹟經驗更新昔日海港風光,原來大年初二的塞車,自由順心走入一個跨時代的古蹟建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