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供應器廠全漢(3015) 研究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前言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 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此先感謝2位巨人先前對全漢之研究:
(一)燈大FB「燈火闌珊處」(https://www.facebook.com/LanternInvest)
(二)FB「勳仔的理財小角落」(https://www.facebook.com/shiuncorner)- 台股分析-世界級電源供應器大廠-全漢(https://shiuncorner.com/2021/04/11/tw_stock_3015/
※重點摘要:
(一) 全漢此波行情主要受惠於:
1、 持有旭隼4,500張以6月29日旭隼收盤股價1330元計算,市值達58.5億元(供獻每股淨值31.2元)。旭隼是好公司,但目前本益比已高達51倍(歷史最高本益比為40倍)。
2、 受惠於疫情宅在家影響,「Gameing電競」類產品熱銷,銷貨營收應用佔比(Application Percentage)由17.1%→21.4%,提升3.1%。並且因缺貨導致各類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提升
(二) 後續觀察:
1、 轉投資旭隼是好公司(歷年平均ROE達37.6%),但目前本益比已高達51倍(歷史最高本益比為40倍),目前獲利成長幅度能否配合得上?
2、 注意歐美等主要國家疫苗普遍施打後解封情形,是否會影響「 Gameing電競」類等產品銷售,及各類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如營收成長有趨緩、甚至下滑,應提高警覺。
3、 自2015年來全漢本淨比未曾超過1,主要是電源供應器行業競爭激烈,往醫療電源、工業電源、LED電源、儲能系統方向轉型也未見突出成績。2020年我國電子產品外銷訂單拜疫情所賜年增率創25.28%新高,惟對比全漢營收僅成長4%(營業毛利還不錯提升35%),顯示全漢於2020年大市之際,表現仍不如整體,更未見有穩固長遠的競爭力及護城河(2015年EPS 1.73元→2019年EPS 0.7元)。
4、 桃園三廠預定今(2021)年落成,對於特殊網通、工業類產品營收之提升貢獻。
5、 投資全漢之價值,主要還是著眼於持有UPS系統大廠旭準股票,但如本業競爭力於疫情後未見提升,股價應仍會受限於天花板本淨比1倍左右
二、利多面:
(一)投資UPS不斷電系統的大廠旭隼等投資收益:
1、持有旭隼4,500張(股權佔比5.15%;名列第二大股東),以6月29日旭隼收盤股價1330元計算,市值58.5億元(供獻每股淨值31.2元)
2、佳必琪3,000張(股權佔比2.46%)、市值1.09億元。
3、文曄1,000張(股權佔比0.74%)、市值0.48億元。
4、109 年認列轉投資股利收入共計1.07億元(供獻每股EPS 0.56元)。
資料來源:全漢公司109年年報
(二)銷貨營收應用佔比(Application Percentage)
1、受惠於疫情宅在家影響,「Gameing電競」類產品熱銷,2020年佔比由17.1%→21.4%,提升3.1%。
2、疫情大流行使得「醫療照護」類佔比(Application Percentage)由3.4%→4.3%,提升0.9%。
資料來源:20210414全漢法說會簡報資料
(三)毛利率、營業利益率、EPS 連續 4 季較去年同期成長
三、利空面:
(一)電源供應器行業競爭激烈:
1、電源供應器行業競爭激烈(依據國際研究機構Statista 預測,全球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僅為2.3%。),往醫療電源、工業電源、LED電源、儲能系統方向轉型也未見突出成績。2020年全漢「Gameing電競」類、「醫療照護」類產品佔比提升,研判係受惠疫情致大環境轉變,可能並非該公司於此二類產品之競爭力提升。
2、另外,根據經濟部統計電子產品近5 年外銷金額,2018 年至2019 年間受到中美貿易戰衝擊,電子產品終端市場需求不如預期,當年度電子產品外銷訂單陷入衰退困境。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但第二季起因遠距辦公、線上教學及宅經濟等商機興起,拉動電子產品成長動能,2020 全年度年增率創下逾25.28% 新高。(※資料來源:工商時報-搶先看「台灣50產業地圖⑦」特刊https://ctee.com.tw/topic/tw0050/technology#techn05
3、對比全漢營收由2019年142.6億元提升為2020年147.9億元,僅成長4%,似乎站在風口上,也飛不起來?!(營業毛利還不錯提升35%)
(二)併購擴充醫療產線,未見成效:2007年併購普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Protek Power Inc.;現為全漢高雄分公司),擴充醫療用電源產品線,惟2020年營業比重僅佔2.1%。
(三)尚未有穩固長遠的競爭力及護城河(2015年EPS 1.73元→2019年EPS 0.7元)。
三、比較觀察面:
(一)與同業新巨、博大等公司在毛利率、ROE、研發費用、人均產值等比較:
1、 顯示全漢除平均研發費用佔營收比3.13%略高於新巨外,在毛利率、ROE、研發費用、人均產值等方面(博大>新巨>全漢),全漢均落後於其他2家公司。
2、 股價(5年還原權息月線)其實也反映此一狀況,5年投資報酬率全漢直至2019年底均一路絲亳未漲,拜疫情所賜拉動電子產品成長動能及旭隼股價大漲,才在2020年大幅超前,5年投資報酬率達188%。
avatar-img
2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昨天沒有出意外的話,果然還是順利地創新高了。現在有幾個股票都在200 元上下。可以見下圖,鴻海、長榮及元大台灣 50。對於鴻海是台灣前三大的權值股,在電動車還沒有爆發,今年少了選總統的政治因素之後,開始吃AI 的果實了。長榮則是海運的貨櫃價格持續上揚。在這一波,看能不能再創新高。
Thumbnail
最近我從一家資料中心營收佔比75%的領導廠商中,其電源管理為主要營收來源之一,電源管理則包含了不斷電系統(UPS),因此我就從台廠中尋找相關的概念股,只有只做代工的旭準跟有自有品牌的碩天,就發現旭準評價高到嚇人,這篇文章的主角 碩天 似乎有點委屈呢!
找個股我喜歡找唯一,項是去年的國統,昨天觀察的裕國,今天這支全訊,算是新股,也觀察很久了,上市之後業績沒有變差(台灣太多上市之後業績開始變差,因為假財報一堆),全訊是2021年上市的,也兩年多了! 全訊的新聞大家就自己去查詢了~ 技術面方面目前上下整理不到20%,突破半年新高,業績成長,又是唯一
Thumbnail
【全新「有聲文」試聽中!】那些在2022年末買完超微/英偉達/ARM等......半導體股票後就被嗤嗤蠅叮咬昏睡了一年後醒來的股民,再看到他們翻了數倍的身家後八成又樂的失心瘋再度昏厥。 就連體量已經高達十九兆台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都能在今年年初至今的短短兩個多月暴漲三成市值⋯⋯
Thumbnail
輝達B100將登場!黃仁勳有望拋「重要風向球」這3大廠迎春風 重點複盤與明日自選:宇瞻、日揚、旭軟、波若威、聯鈞 前一週投信大戶佈局個股:雙鴻、台燿、上詮⊕ 、堤維西⊕、華星光 個股QA:太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還蠻好玩的,這周強勢在 半導體設備、LED類股、COWOS相關、線材以及觸控面板
Thumbnail
股東內容很堅強,很少有一家公司的大股東內容這麼堅強的! 兩家公司的持股約占比42% 閎暉區域佈局多角化,擴產+轉型開展業務量能 閎暉實業(3311)總經理徐幼珍(附圖,MoneyDJ資料庫)指出,閎暉今年9月正式自Iwatsu手中取得其位於馬來西亞的森美蘭廠股權,未來將和閎暉檳城廠呈現產品與產
Thumbnail
本文第一部分從半導體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群聯去年營收表現。第二部分從租賃股角度分析中租、裕融去年營收表現。
Thumbnail
今天又要來說說宏全的故事 有在Follow我文章的讀者也許已經看過了N遍 但宏全的威力真的太強,不得不一再紀錄它的歷史新高 宏全是一檔我個人持有成長性蠻不錯的一檔標的 在2022年過年結束後,價格還在70幾元我就買進 當時股市有一波不小的漲幅,家人都跟我說價格太貴先不要進場 我研究完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昨天沒有出意外的話,果然還是順利地創新高了。現在有幾個股票都在200 元上下。可以見下圖,鴻海、長榮及元大台灣 50。對於鴻海是台灣前三大的權值股,在電動車還沒有爆發,今年少了選總統的政治因素之後,開始吃AI 的果實了。長榮則是海運的貨櫃價格持續上揚。在這一波,看能不能再創新高。
Thumbnail
最近我從一家資料中心營收佔比75%的領導廠商中,其電源管理為主要營收來源之一,電源管理則包含了不斷電系統(UPS),因此我就從台廠中尋找相關的概念股,只有只做代工的旭準跟有自有品牌的碩天,就發現旭準評價高到嚇人,這篇文章的主角 碩天 似乎有點委屈呢!
找個股我喜歡找唯一,項是去年的國統,昨天觀察的裕國,今天這支全訊,算是新股,也觀察很久了,上市之後業績沒有變差(台灣太多上市之後業績開始變差,因為假財報一堆),全訊是2021年上市的,也兩年多了! 全訊的新聞大家就自己去查詢了~ 技術面方面目前上下整理不到20%,突破半年新高,業績成長,又是唯一
Thumbnail
【全新「有聲文」試聽中!】那些在2022年末買完超微/英偉達/ARM等......半導體股票後就被嗤嗤蠅叮咬昏睡了一年後醒來的股民,再看到他們翻了數倍的身家後八成又樂的失心瘋再度昏厥。 就連體量已經高達十九兆台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都能在今年年初至今的短短兩個多月暴漲三成市值⋯⋯
Thumbnail
輝達B100將登場!黃仁勳有望拋「重要風向球」這3大廠迎春風 重點複盤與明日自選:宇瞻、日揚、旭軟、波若威、聯鈞 前一週投信大戶佈局個股:雙鴻、台燿、上詮⊕ 、堤維西⊕、華星光 個股QA:太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還蠻好玩的,這周強勢在 半導體設備、LED類股、COWOS相關、線材以及觸控面板
Thumbnail
股東內容很堅強,很少有一家公司的大股東內容這麼堅強的! 兩家公司的持股約占比42% 閎暉區域佈局多角化,擴產+轉型開展業務量能 閎暉實業(3311)總經理徐幼珍(附圖,MoneyDJ資料庫)指出,閎暉今年9月正式自Iwatsu手中取得其位於馬來西亞的森美蘭廠股權,未來將和閎暉檳城廠呈現產品與產
Thumbnail
本文第一部分從半導體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群聯去年營收表現。第二部分從租賃股角度分析中租、裕融去年營收表現。
Thumbnail
今天又要來說說宏全的故事 有在Follow我文章的讀者也許已經看過了N遍 但宏全的威力真的太強,不得不一再紀錄它的歷史新高 宏全是一檔我個人持有成長性蠻不錯的一檔標的 在2022年過年結束後,價格還在70幾元我就買進 當時股市有一波不小的漲幅,家人都跟我說價格太貴先不要進場 我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