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買房還是買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朋友A住的社區有房子要賣,第一時間在群組通知了我們;朋友 B 有興趣,當天詢問了房仲,房型跟朋友A 一樣,開價 3,800萬,不到一天就賣掉了,成交價據說是 3,600萬,而朋友A 四年半前大概花了 2,960萬買的,房價似乎是愈打愈高。短短時間就漲了六百多萬,實在驚人;那麼,如果回到四年半前,你會買房還是買股?
讓我們用數學跟理財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相關計算跟公式在這裡)
A. 買房,四年半的時間,房價從 2,960 漲到 3,600,淨賺 640萬,IRR= 4.45%
(要跟其他投資比較,最好用 IRR<內部投資報酬率>來比較)
B. 買股,建議用台灣五十報酬指數 (https://www.twse.com.tw/zh/page/trading/indices/TAI50I.html)
四年半前的指數是 12,155, 現在的指數則是26,409,IRR = 18.82%
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四年半前如果用 2,960萬買房,現在可以賣到 3,600。但如果四年半前用 2,960萬買0050,並且持續把領到的股息投入0050 中,現在的價值是 6,431萬。
買股的報酬似乎完勝買房,但情況沒有這麼單純,常見的問題有:
  1. 股市這幾年表現特別好,怎麼能這麼比
  2. 買房會貸款,槓桿之後的報酬會更高
  3. 配息要繳所得稅,買賣股票有手續費
  4. 買房不會去注意房價,所以不會頻繁進出;
    買股看到上漲 10%可能就忍不住賣出了
先來看看第一點,的確,股票這幾年的表現特別好,但如果認為股市是一條平滑的上漲曲線,這絕對是錯誤印象。過去幾年,台股在 2015 及 2018皆出現了負報酬,更別說全世界股市在 2020 年三月間暴跌了 30~50%。所以,即使不拿最近幾年做比較,用較長的十年、十五年或廿年來比較,我相信股市的 IRR 都是勝過房價的 IRR。
再來看第二點,一般人"覺得"房價漲幅比較高,應該是槓桿之後的結果。舉例來說, 2,960萬的房價可能只付出 900 萬的頭期款,四年半下來等於用 900 萬賺了 640 萬,報酬率高達 71% (IRR = 12.68%),這是大多數人覺得買房報酬遠高於買股的原因(也是我可能買房的唯一原因)。但是貸款有利息,每年 1~2%的利息會直接導致 IRR 的下降,這個因素也同樣必須要考慮進去。
至於第三點,配息要繳稅,買賣股票有手續費,這個論點相當站不住腳,因為買房衍生的稅務及手續費遠遠高於買股,因為我沒有實際買房的經驗,就不在此展開了。
如果買股的報酬高於買房,為什麼絕大多數人在股市賠錢,卻可以在房市賺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買了房子之後,你會持有好幾年,甚至數十年,真正做到手中有房子,心中無房價。但是股市卻不是這麼回事,因為股價的透明化及高流動性,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像買房子一樣持有數年之久,所以常常追漲殺跌,結果就是賺少賠多。
最後,我覺得買房子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強迫儲蓄。每個月必須繳的房貸會讓你不得不把錢存下來,但買股不具備強制性,沒有人會逼你存錢買股,所以,如果你需要有人協助你儲蓄,買房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FIRE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的實踐者 歡迎來到我的部落格 http://ask-jj.com 逛逛 或是加入我的電子報 http://jjchou.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三個月報酬率 50%,會不會太少?" "去年賺了 100%,可不可以當個專職投資人?" "..." 還記得幾年前必須花很大的力氣來介紹股市及被動投資 一轉眼,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股票 (中午吃飯時,每個人的手機都是紅紅綠綠的數字)
iphone 改變了這個世界,有好有壞 我覺得其中最嚴重的,是手機上癮症 不談那些追劇或眼睛離不開螢幕的人 就看看我們自己吧 iphone 的設定裡有個「螢幕使用時間」 裡面會紀錄手機拿起來的次數及每天的使用時間 我算是個中度使用者 拿起頻率是每天20次 每日平均使用時間一小時30分鐘
周末還有一堆人在問星期一要不要認賠殺出 剩下五個交易日,要不要出清股票才能過好年 (因為國際股市回檔加上台灣疫情似乎變嚴重) 結果今天開高,一路走高幾乎收最高 股市的有趣之處就在這裡 我想來討論是否該抱股過年這件事
ARK 把所有目前主流與技術稍微能及的市場全部納入 感覺上沒有特別挑選,就是一網打盡,幾乎不可能有遺珠 再來,所有的討論都聚焦在技術會更進步,成本會更低,所以應用會更普及 就像兩百年前工業革命帶動的紡織產業
有個觀察是這樣說的 一個人的口味,在童年時就決定了 所以你吃來吃去,會懷念的,是媽媽煮飯的味道 (或者我們稱之為家鄉味) 一個人的音樂品味,在青少年時就決定了 所以你聽來聽去,還是年輕時聽的歌最好聽 (長大之後,到 KTV 點的都是”老歌”)
2021 年,股市用一種近乎瘋狂的上漲結束了第一週 從 2020 年底起算,以下是台股的報酬率 11月:9.4% 12月:7.5% 新年第一週:5.0%  短短十週,股市上漲超過兩成 身邊很多人都賺到錢了
"我三個月報酬率 50%,會不會太少?" "去年賺了 100%,可不可以當個專職投資人?" "..." 還記得幾年前必須花很大的力氣來介紹股市及被動投資 一轉眼,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股票 (中午吃飯時,每個人的手機都是紅紅綠綠的數字)
iphone 改變了這個世界,有好有壞 我覺得其中最嚴重的,是手機上癮症 不談那些追劇或眼睛離不開螢幕的人 就看看我們自己吧 iphone 的設定裡有個「螢幕使用時間」 裡面會紀錄手機拿起來的次數及每天的使用時間 我算是個中度使用者 拿起頻率是每天20次 每日平均使用時間一小時30分鐘
周末還有一堆人在問星期一要不要認賠殺出 剩下五個交易日,要不要出清股票才能過好年 (因為國際股市回檔加上台灣疫情似乎變嚴重) 結果今天開高,一路走高幾乎收最高 股市的有趣之處就在這裡 我想來討論是否該抱股過年這件事
ARK 把所有目前主流與技術稍微能及的市場全部納入 感覺上沒有特別挑選,就是一網打盡,幾乎不可能有遺珠 再來,所有的討論都聚焦在技術會更進步,成本會更低,所以應用會更普及 就像兩百年前工業革命帶動的紡織產業
有個觀察是這樣說的 一個人的口味,在童年時就決定了 所以你吃來吃去,會懷念的,是媽媽煮飯的味道 (或者我們稱之為家鄉味) 一個人的音樂品味,在青少年時就決定了 所以你聽來聽去,還是年輕時聽的歌最好聽 (長大之後,到 KTV 點的都是”老歌”)
2021 年,股市用一種近乎瘋狂的上漲結束了第一週 從 2020 年底起算,以下是台股的報酬率 11月:9.4% 12月:7.5% 新年第一週:5.0%  短短十週,股市上漲超過兩成 身邊很多人都賺到錢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存了一筆資金後,會開始思考要把這筆資金作為頭期款拿去買房,又或者拿去買股繼續租屋比較好呢? 首先買屋的成本除了一開始的頭期款和相關費用外,還包含了之後每年的房屋稅,地價稅,保險和維修等,另外還有裝潢費,家電和傢俱費,至於租屋的成本主要來自未來房租的不確定性,和居住的不穩
Thumbnail
買房與股票投資的優缺點,包括資產增值、流動性和持有成本等各方面。將 2005 至 2024 年的長期投資表現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股票在短期內的增長優於房地產,並針對投資者應考慮的因素提出建議。最終結論是投資選擇取決於個人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投資人需獨立判斷。
Thumbnail
人第一間買的房子 通常都是最有價值,因為會隨著通膨成長 也不會因為任何短期災難去賣房子 除非是其他投資失利最後才選擇賣房子 開始有了錢,買第二間房子開始 最多人賠錢或是瞎忙 因為第二間開始就叫"投資"不是自住 開始去注意周遭建設,任何能影響房價的資訊 最後就是看報紙跟看新聞或聽消息去投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房價穩定增長。投資房地產具有三大好處:儲蓄、槓桿和長期持有。房價由當地有支付能力的人決定,不易暴跌。建議買房自住者應根據收入謹慎選擇,而投資者可考慮好地段的舊房修繕出租。
Thumbnail
總是聽到散戶買股票賠錢,你可曾聽過誰買房子賠了錢!不是沒有,而是相對少。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直覺,當你需要買房、當你想買房時,房價貴的不得了!;當你想買股、當你想投資時,股價總是不便宜! 這不是錯覺,這是事實。
Thumbnail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投資獲利固然令人開心,但投資人常因未做好資金定義而隨市場起舞,做出錯誤決策。 深入分析投資者面對高獲利時的抉擇,從三個面向評估投資決策,才能有效管理資產。
Thumbnail
房子與股票投資各有優勢,但購買自住房是對一般人來說最合理的第一筆投資。本文介紹了先買自住房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漸進的方式來達成理想房產的目標。並且介紹先買股和先買房的優勢。
Thumbnail
在股票市場,若要能大幅的獲利,關鍵應該不是買更多是什麼時候可以賣出 有一位朋友,他說他的股票在最近的一波漲了蠻多的決定要賣出了 我就說「太好了,大概賺了多少」 他說「賺了約 5 %,但是最多的時候,有賠到了30%」 而在剛解套的時候,他覺得有賺就好了 漲高是否就要獲利了解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存了一筆資金後,會開始思考要把這筆資金作為頭期款拿去買房,又或者拿去買股繼續租屋比較好呢? 首先買屋的成本除了一開始的頭期款和相關費用外,還包含了之後每年的房屋稅,地價稅,保險和維修等,另外還有裝潢費,家電和傢俱費,至於租屋的成本主要來自未來房租的不確定性,和居住的不穩
Thumbnail
買房與股票投資的優缺點,包括資產增值、流動性和持有成本等各方面。將 2005 至 2024 年的長期投資表現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股票在短期內的增長優於房地產,並針對投資者應考慮的因素提出建議。最終結論是投資選擇取決於個人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投資人需獨立判斷。
Thumbnail
人第一間買的房子 通常都是最有價值,因為會隨著通膨成長 也不會因為任何短期災難去賣房子 除非是其他投資失利最後才選擇賣房子 開始有了錢,買第二間房子開始 最多人賠錢或是瞎忙 因為第二間開始就叫"投資"不是自住 開始去注意周遭建設,任何能影響房價的資訊 最後就是看報紙跟看新聞或聽消息去投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房價穩定增長。投資房地產具有三大好處:儲蓄、槓桿和長期持有。房價由當地有支付能力的人決定,不易暴跌。建議買房自住者應根據收入謹慎選擇,而投資者可考慮好地段的舊房修繕出租。
Thumbnail
總是聽到散戶買股票賠錢,你可曾聽過誰買房子賠了錢!不是沒有,而是相對少。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直覺,當你需要買房、當你想買房時,房價貴的不得了!;當你想買股、當你想投資時,股價總是不便宜! 這不是錯覺,這是事實。
Thumbnail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投資獲利固然令人開心,但投資人常因未做好資金定義而隨市場起舞,做出錯誤決策。 深入分析投資者面對高獲利時的抉擇,從三個面向評估投資決策,才能有效管理資產。
Thumbnail
房子與股票投資各有優勢,但購買自住房是對一般人來說最合理的第一筆投資。本文介紹了先買自住房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漸進的方式來達成理想房產的目標。並且介紹先買股和先買房的優勢。
Thumbnail
在股票市場,若要能大幅的獲利,關鍵應該不是買更多是什麼時候可以賣出 有一位朋友,他說他的股票在最近的一波漲了蠻多的決定要賣出了 我就說「太好了,大概賺了多少」 他說「賺了約 5 %,但是最多的時候,有賠到了30%」 而在剛解套的時候,他覺得有賺就好了 漲高是否就要獲利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