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89 低潮,是時候該放棄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我已經可以整理出思緒,趁著這個機會,就把前陣子低潮的故事告訴大家吧。


  事情發生在某天下午。


  我一如往常地把稿件投給合作多年的出版社,可是這次編輯感覺起來有點為難。


  他說實體書越來越難賣,尤其是長篇的風險會更大,所以目前比較希望收一集結束,或最多上下冊的作品。


  長篇作品對作者而言,會比較穩定一些,因為假設六本簽下去,那就意味著除非真的賣太差被腰斬,否則基本上會有六本的稿費,但對出版社而言,假設這系列賣不好,那他們繼續出下去是可預測的虧損破洞。


  同一件事放在不同立場上,會出現天壤之別。


  偏偏剛好那時候我投的兩部稿件都是三本左右的長篇,等於說才剛投稿不到五秒,連被審閱的機會都沒有就已經被退稿了QQ


  這件事情給我不小的打擊,讓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危機迫在眉睫──實體書市場越來越嚴峻了,大者恆大,弱者恆弱,就連大手的賣量也在持續下降中,甚至有越來越多出版社縮限輕小說的類型,甚至收起來。


  然而,今天出版社縮減出版冊數,以後可能就變成只出大手或者網路上本來就已經有名氣的作品了,因為要保證「能賣」、「會賺」,出版社才能繼續在險峻的環境存活。


  我當然明白出版社不是慈善機構,需要靠金流才能生存,但這越來越限縮的夢想之路,讓我感到前方等著我的可能是斷崖。


  在那件事情之後,我大概有三個多月左右都沒有寫長篇小說,因為腦海總有個聲音:「反正寫了之後也沒辦法出書,這些年我在這搖搖欲墜的行業到底在堅持些什麼?在台灣當小說家已經不是會不會默默無名一輩子的問題了,是根本就活不下去。


  那幾個月裡,我失去了寫長篇小說的動力,就連之前開的稿子就這樣放置PLAY了好久,這和之前的我就算被編輯各種酸言酸語洗臉,還是能一個月拚兩本作品的反被激勵狀態截然不同。


  因為以前是只要我努力,就有可能突破,但現在是不管我怎麼努力,都不一定能改變什麼的狀況,被環境選擇而不是自己去選擇是否衝一把,這種無力感讓我無所適從。

raw-image

  以前我總堅信,只要把自己手邊的事情做好,堅持下去一定會被世界看見的,但血淋淋的現實就擺在眼前,打碎了我曾經的天真,什麼理念與想法,在現實面前居然是如此不堪一擊。


  這邊要特別強調一下,我指的是「台灣大眾小說實體書」的部分,非電子書、劇本與提案等領域除外,而且純文學那邊也是不同的狀況,必須要特別提出來,以免被認為偏頗。


  我意識到,就算在這個行業再怎麼努力,我可能永遠也不可能靠寫書來支撐生活,更別說是那些懷抱著夢想,想踏進這個行業的新人們了,現在就連老手都不一定活得了。


  可是,一個行業是否振興,除了行業的前景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新血,如果這個行業都只有老手在,當他們不再寫之後,那就是一大段的空缺,在越來越多強勢媒體搶注意力的年代,技術不足、沒有人脈與人氣,空有夢想的新人根本無法存活,想成為下一個大手將會更艱辛。


  當市面上的實體小說選擇變少,看來看去都是那些人,或是類似的題材與作品之時,也會局限消費者的選擇,在看書的人口越來越少、3C普及的現在,這無疑是加速滅亡。


  讓我重新思考關於「小說實體書」這塊領域的出路之時,想著,難道除了改編成別的領域的作品以外,沒有其他的可能性了嗎?


  我一邊嘗試著寫不一樣的東西,如你現在看到的鬼島系列、RO冒險日誌、莫名其妙的小故事等等都是,還有一些短篇小說,我沒有停下創作,而是嘗試著更多的方向去探索創作的各種可能。


  沉澱了好一陣子,我再次明白──我果然無法不創作,若完全停筆的那天,大概就是我已經不在,或者是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的時候了吧?


  尋找各種出路的可能,後來我發現了網路上連載小說的連載平台,雖然這種方式從很早以前就存在,但能真正拿到收益,且收益可以跟實體書稿費相拚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打賞那些功能以前也還沒開放,或者是根本沒那風氣,掛著斗內鈕也不會有人理睬。


  而如今,斗內以及訂閱的風氣漸漸起來,許多小說平台也開始有更多的功能,讓我再次注意到這個可能性。


比起販賣實體書,網路平台的連載及訂閱的方式,以作者而言反而能得到更好的分潤,門檻也較低,對於讀者而言,也能以低廉的價格支持作者的創作。


  這樣的平台越來越多,但都還在萌芽階段,可是我從中看見了新的一條路。


  因此我現在把重心放在網路連載上,雖然這也是一條不簡單且遙遠的路,但似乎挺值得去努力看看,除此之外,我還不斷嘗試去發展不一樣的創作之路,如今你們所現在看見現在的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雖然我不曉得我這樣嘗試到底能有什麼突破,或者能走到哪裡,但我都會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並且分享給你們,希望有志想一直創作下去的你也可以得到些什麼。


  老話一句,如果沒有路,那就自己開一條吧!


  我把視野借給你們了,一起加油~


  底下是上次和香港平台合作的創作者茶會精華~

這是Youtube新頻道喔~只放各類剪輯精華

之後有其他系列規劃影片也會放這

歡迎大家踴躍訂閱,不要錯過影片囉>w<

您的支持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鬱兔的金幣窩
136會員
288內容數
商業實體出版近40冊的小說家鬱兔,以幽默的筆法,記錄自己在業界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希望能給予同行或心人一些想法與方向。
鬱兔的金幣窩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老實說,在我接案子之前,還真的沒有思考過「成本」這件事情,所以每次當有人問想要和我合作的話價位怎麼算的時候,我通常都要思考一下我要怎麼做,或者是上網搜尋一下大概的價位。   以前總是很天真地覺得多少就多少,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接案有很多「隱形成本」藏在裡面——例如底下準備的時間、車程花費和
Thumbnail
2025/04/10
  老實說,在我接案子之前,還真的沒有思考過「成本」這件事情,所以每次當有人問想要和我合作的話價位怎麼算的時候,我通常都要思考一下我要怎麼做,或者是上網搜尋一下大概的價位。   以前總是很天真地覺得多少就多少,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接案有很多「隱形成本」藏在裡面——例如底下準備的時間、車程花費和
Thumbnail
2025/03/19
  現在這時代,我認為只會一項技能是不太夠的,應該是要複數技能串連起來,達成那個獨特的你——也就是斜槓或合作,要把技能集結起來,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並且透過行銷,將作品送達到正確的客群面前。   現在大家應該都可以隨意就找到一些非常優質的作品,例如畫工細緻又劇情精湛的漫畫作品,或者是影音頻台上搭配圖
Thumbnail
2025/03/19
  現在這時代,我認為只會一項技能是不太夠的,應該是要複數技能串連起來,達成那個獨特的你——也就是斜槓或合作,要把技能集結起來,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並且透過行銷,將作品送達到正確的客群面前。   現在大家應該都可以隨意就找到一些非常優質的作品,例如畫工細緻又劇情精湛的漫畫作品,或者是影音頻台上搭配圖
Thumbnail
2025/03/12
  剛結束了第二次的擺攤,我決定暫且先不擺了。   最核心的理由不外乎就是收益,其他還有對於曝光度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有用,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經營方向,或者是擺攤的眉眉角角出了問題,但這些可能還需要我繼續深度地探討,或請教他人想法才能明白。   這次我擺攤,書及印製再加上通勤與住宿費用、擺攤租費,
Thumbnail
2025/03/12
  剛結束了第二次的擺攤,我決定暫且先不擺了。   最核心的理由不外乎就是收益,其他還有對於曝光度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有用,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經營方向,或者是擺攤的眉眉角角出了問題,但這些可能還需要我繼續深度地探討,或請教他人想法才能明白。   這次我擺攤,書及印製再加上通勤與住宿費用、擺攤租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相信有許多寫小說的人,都很嚮往著有這麼一天的到來——出書!   在書局看到自己的書被放在顯眼的地方,也許還有大型宣傳廣告看板展示,這是一件多酷的事啊,親朋好友不把你奉為神都很難!這不僅可以滿足虛榮心,也是一件很值得誇耀的事情。   然而,喜歡看網路小說的大家,特別是對岸的超長網文作品,應該
Thumbnail
  我相信有許多寫小說的人,都很嚮往著有這麼一天的到來——出書!   在書局看到自己的書被放在顯眼的地方,也許還有大型宣傳廣告看板展示,這是一件多酷的事啊,親朋好友不把你奉為神都很難!這不僅可以滿足虛榮心,也是一件很值得誇耀的事情。   然而,喜歡看網路小說的大家,特別是對岸的超長網文作品,應該
Thumbnail
自從加入了經紀公司,首要任務就是要將目前手上的所有作品都整理出來,然後我原本還以為自己應該很多作品可以填表單,但真要填的時候,卻比想像中還要少。 會這麼少的原因,是因為有不少是系列作,一部系列作只能算一個作品,因此清單列下來會比較少,大概才六十幾項……好吧,我也不想找藉口,我在這兩、三年的時間,確實
Thumbnail
自從加入了經紀公司,首要任務就是要將目前手上的所有作品都整理出來,然後我原本還以為自己應該很多作品可以填表單,但真要填的時候,卻比想像中還要少。 會這麼少的原因,是因為有不少是系列作,一部系列作只能算一個作品,因此清單列下來會比較少,大概才六十幾項……好吧,我也不想找藉口,我在這兩、三年的時間,確實
Thumbnail
  時不時就聽到有人提這個問題──到對岸去經營創作。   老實說,我也曾經有去大陸那邊貼文過,但一陣子之後覺得那邊的環境不太適合我,所以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首先,我個人覺得它的畫面我不太能接受,可能是看慣了之前便於閱讀的使用者介面,突然來到一個排版密密麻麻的頁面,真的有點難適應,看沒多久
Thumbnail
  時不時就聽到有人提這個問題──到對岸去經營創作。   老實說,我也曾經有去大陸那邊貼文過,但一陣子之後覺得那邊的環境不太適合我,所以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首先,我個人覺得它的畫面我不太能接受,可能是看慣了之前便於閱讀的使用者介面,突然來到一個排版密密麻麻的頁面,真的有點難適應,看沒多久
Thumbnail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我已經可以整理出思緒,趁著這個機會,就把前陣子低潮的故事告訴大家吧。     事情發生在某天下午。     我一如往常地把稿件投給合作多年的出版社,可是這次編輯感覺起來有點為難。     他說實體書越來越難賣,尤其是長篇的風險會更大,所以目前比較希望收一集結束,或最多上
Thumbnail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我已經可以整理出思緒,趁著這個機會,就把前陣子低潮的故事告訴大家吧。     事情發生在某天下午。     我一如往常地把稿件投給合作多年的出版社,可是這次編輯感覺起來有點為難。     他說實體書越來越難賣,尤其是長篇的風險會更大,所以目前比較希望收一集結束,或最多上
Thumbnail
對寫作者來說,出書或許是一枚勳章,或稱為寫作的里程碑,但也同時存在著進入商業市場廝殺的種種殘酷,這是基本認知,可惜一開始出書的作者可能有太多期待,認為賣書有什麼難的,但真的很難。
Thumbnail
對寫作者來說,出書或許是一枚勳章,或稱為寫作的里程碑,但也同時存在著進入商業市場廝殺的種種殘酷,這是基本認知,可惜一開始出書的作者可能有太多期待,認為賣書有什麼難的,但真的很難。
Thumbnail
一、實體出版社的興衰。          已邁入2021年的現在,手機、網路發達,現代人已經很少拿著書本,認真翻閱書本,民眾大多利用上下班等捷運的時間,又或者接送孩子上下課的空擋,拿起手機簡單閱讀可能五、六千字的短篇,再者,大家在網路上就可以看到優質的文章了,何必花大把鈔票去買實體書,閱讀習慣改變,
Thumbnail
一、實體出版社的興衰。          已邁入2021年的現在,手機、網路發達,現代人已經很少拿著書本,認真翻閱書本,民眾大多利用上下班等捷運的時間,又或者接送孩子上下課的空擋,拿起手機簡單閱讀可能五、六千字的短篇,再者,大家在網路上就可以看到優質的文章了,何必花大把鈔票去買實體書,閱讀習慣改變,
Thumbnail
最近新書即將出版,雖然已出過好幾本書了,但這回特別不容易,有的人可能會很納悶,都打通了渠道,出版的書大部份也都賣斷貨了,怎麼會更艱辛呢? 這份艱辛,其實和大陸這十年來的市場變化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先簡單回溯一下這十年的發展。 第一個時期 2008年,我第一次出書,和大家一樣,拿首印數*版稅的錢。 前三
Thumbnail
最近新書即將出版,雖然已出過好幾本書了,但這回特別不容易,有的人可能會很納悶,都打通了渠道,出版的書大部份也都賣斷貨了,怎麼會更艱辛呢? 這份艱辛,其實和大陸這十年來的市場變化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先簡單回溯一下這十年的發展。 第一個時期 2008年,我第一次出書,和大家一樣,拿首印數*版稅的錢。 前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