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底的時候,曾經合作的出版社之一發出要熄燈的訊息。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是百感交加。
因為這是我很喜歡的出版社之一,之後有機會的話也會想繼續和他們一起合作新書,但卻沒有這個機會了……聽說是因為編輯們身體欠安,只剩下總編輯一人扛不起來,頓時又體會到出版業的寒冬仍在加劇。
出版業的衰弱,早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榜單長期被全盛期的作家們佔據,幾乎讓小萌新沒有喘息的機會,就算幸運被選上,幾乎也只是陪襯的命運(當然不否認有些出版社仍有細心規劃與培育新作家)。
電子出版會是出路嗎?坦白說,我自己與身邊的友人們,幾乎都還是希望能將書捧在掌心閱讀的感覺,用螢幕看文章實在太傷眼睛,但也許新一輩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我接觸到的小朋友們,生活和3C產品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閒暇的時候就是盯著手機看影片或玩遊戲,很少會看到捧著書本的孩子了。
大陸那邊也開始了有聲小說的出版,讓小說不需要「閱讀」,這無非是對眼睛來說的確是一大福音,不過呢,似乎不是像小說那樣是單人作業,也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成本去製作,門檻也提高了不少。
近年來興盛的IP產業,其實也是少數中的少數才有機會達到改編的機會,絕大多數的作品就算是被簽約,也只是眾多基數中的一位,極有可能只是擺著好看罷了。
我也遇過詢問影視版權的部分,但對方提出的出版品的所有版權都在出版社的身上,講明之後,對方表示他們只要版權在作者手中的部分,到底是不想讓出版社抽成,還是省得跟出版社協商?又或是另有其他原因呢?(聽說通常要改編,第三方幾乎是直接和出版社洽談,再禮貌通知作家的)
這些我不清楚,但就算簽了,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畢竟真正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屈指可數。
不過我相信有一些有名的作家有受到比較好的待遇,也確實讓一些人有機會可以出頭。
最近,大陸那邊的創作者也遭遇了打壓,一些類型的小說,或是描述的部份的作品,都被強迫下架,有的創作者甚至因此吃了官司,某些熱門的發文網站的發文量僅剩一成。
應對方法也五花八門,據說有些創作者便開啟了掛羊頭賣狗肉的生涯,例如賣場上是掛生鮮食品,其實賣的是本本之類的……雖然如果因此被逮,可能吃不完兜著走,但是對於作品的愛,怎樣都無法被攔阻吧?
不曉得之後是否還會遇到更多的大風大浪,但如果有心持續創作的話,終究還是會找到一條活路的吧?
不然,只好乖乖去擺地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