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挑戰?實驗教育引導與課堂實錄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課前,創辦人問我要怎麼上課?我先客氣地回答,會先了解孩子的學習起點,包含文言文經驗等等。「不行這樣,這是一般體制會用的方法,先問你知道了什麼,再開始教學。我們這邊不這樣做,不然學生的慣常對應會起來。」創辦人這麼說。

raw-image

我看了一下創辦人,安靜地想著。一邊四處走動觀察,看看書架上陳列的書、看學生在做的事,再聽創辦人跟我介紹學生姓名。

聽著、想著,然後我們就要上課了。

顯然不能用原來的開場,那麼即使接下來要做的閱讀與討論多麼有趣,可能都與這群自學生&創辦人(&付錢給我的老闆)想得不太一樣。所以就用剛剛觀察到的素材與平日閱讀,跟學生做連結。談他們名字給我的想像、談環境布置的聯想、談學生在玩的象棋板子上寫著「楚河漢界」,談古典世界是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內容等大概念。

詢問學生的想法,提出兩個方向:

1. 老師根據某些(有趣而貼近的)主題講述,大家一起討論,也許再岔開來研究。

2. 直接根據學生有興趣的主題做探索,老師引導陪伴。

raw-image

創辦人旁聽到這裡,先中斷問了一下,「這樣妳都可以嗎?」

雖然我內心很想說,「啊!不然呢?妳剛剛不是說不要用一般的教學方式嗎?」「如果不行,難道我唸20年是假的?」大概就是金田一「我賭上我爺爺的名聲」那樣的任性吧……哈哈。

raw-image

因為考量到有些孩子的個性可能是想要全部看過再選擇,就像是去美食街,我是那種想要先看過一輪再決定的人,但也有人是「我就是想吃某種特定食物!」無關好壞,就是不同的性格。所以本來是希望讓學生看到更多可能性,先順著很熱情的學生需求,讓他們先寫出來感興趣的主題再解釋、討論。

但創辦人說「這樣會亂掉」。

好吧!那就跳回上述的選項QQ

結果是2!!!

好,果然是(趨近於「開放」一端的)自學生。一點都不驚訝啊~(茶)

raw-image

於是,我發下紙張請學生寫下感興趣的主題、方向或類別。各種答案就出爐了~~(同時,也下課了)

經過下課十分鐘很複雜的腦中分類、架構與想像(當然是我),一一確認學生的大組別與興趣,接著,就是根據主題給予不同的引導了。

是,就是15個研究生的概念!(驚)

當然,中小學生在閱讀理解、知識探索、實踐力道與碩博士生相比,有一些差距。但是,在跳脫教與學的常態模組後,這樣(對我)理解全局會比較快速,也是結構化與反思引導的方向。

在大組別中,依據學生性格與可能的產出方式,再細緻區分為彼此實作、觀摩、對話與思辨。推進或等待,大概就是目前的方向。(引導者如我就繼續閱讀與聯想「而已」……)

離開的路上,發現自己比起四年前穩定許多,算是有所成長(呼~)。雖然,我也不曉得會不會有接下來的文章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文生態系
51會員
88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與文生態系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