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從閱讀思辨到經濟思辨:大學生的金融素養課

T34從閱讀思辨到經濟思辨:大學生的金融素養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笨、太貪心,才會被騙、政府應該管控。為什麼政府不管理?如果有錢就要買房子。等等。

學生的評論大多落在責任的歸咎,而沒有意識到其中的複雜與多元。

提醒學生:我們過去練習了一個多學期的閱讀思辨,如果沒有一些專業知識,基本上無從判讀,所以要來學金融素養。

 

看得見與看不見


拆解一個看似簡單的新聞,一步步追問學生。(人人有講XD)


從他們所說「應該管制高利貸的利率」開始,追問「所以誰會去借高利貸」。

「沒有錢的人!」學生理所當然地回答。

「有沒有可能是突然需要用錢的人?突然家人生病、被裁員、走投無路等等……」我追問。

學生瞬間瞪大眼睛,身為伸手領零用錢或偶爾打工的大一生,他們沒想過人有許多境況。

 

「如果管制高利貸,這群人借不到錢,他們怎麼辦?」我問。

「呃……可能會去偷去搶……」

「還有呢?」我轉頭問另一個學生。

他們想不出來。

「有沒有可能因此走上絕路?」我反問另一個人。

把問題一直想下去,就會發現原來是一環扣著一環。

 

在介紹基礎的概念後,我們練習一步一步從生活推論出重要的交易元素。這時,再打開剛剛寫的評論,問他們兩題的答案內容有沒有自相矛盾?

他們一瞬間像被雷打到😆

 

有點像這樣XD

有點像這樣XD


如果高喊「素養」卻沒有「知識」,基本上只是個人自以為的觀點。

一旦在頭腦裡有了分析工具,我們就有機會看懂經濟新聞,看清自己的生活與處境。

avatar-img
時間學苑——經濟思辨教育
51會員
87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過年,孩子又領了一些紅包。家長會怎麼處理?孩子又會怎麼使用呢?網路上不乏有是否給孩子自行使用的討論,也有為此而親子吵架的苦惱貼文😌。 其實金錢是一個重大議題,可以有許多思考,成人可以靈活運用孩子的生活經驗,作為討論素材。 ⭕️第一可以先讓孩子練習記帳!讓具體事物有感。 算錢是很開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過年,孩子又領了一些紅包。家長會怎麼處理?孩子又會怎麼使用呢?網路上不乏有是否給孩子自行使用的討論,也有為此而親子吵架的苦惱貼文😌。 其實金錢是一個重大議題,可以有許多思考,成人可以靈活運用孩子的生活經驗,作為討論素材。 ⭕️第一可以先讓孩子練習記帳!讓具體事物有感。 算錢是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