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的獲利與勞動積極性;而「關稅」是針對進口商品徵稅,主要作用在於影響貿易價格與交易結構。
關稅在交易過程中起到「篩選」與「調節」作用,可能導致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影響消費結構以及產生國際貿易摩擦。
關稅通常是在進口環節由海關徵收,可以依據進口商品的價值(徵收百分比,即從價稅)或數量(徵收特定金額,即從量稅)來計算。徵收方式與稅率設置,往往受到國際貿易協定與國內法律制度的約束。

面對關稅,不要悲觀喔~
談判本來就是市場經濟的一部分
從奧派角度來看,關稅似乎違反了自由市場的精神。但儘管是WTO,都一定會有干預(例如有「最惠國待遇」),所謂的完全自由市場實際上不可能做到。
在沒有辦法完全做到的前提下,妥協、談判都很正常,目的是為了能促進交易。因此,「關稅」不是靜態,而是浮動的(所以有的國家趕著談判)。
從奧派角度來看經濟運行,每個人的條件都會不斷改變。儘管是確定的關稅,供應商與進口商之間也會再談判彼此負擔的比例。所以說,談判是為了促進交易的常見行為(例如烏俄戰爭中,川普也一直在談判)。
喘口氣,冷靜來看這件事,關稅其實牽涉三個面向:
• 法律制度(誰定義了條件)
• 市場運作(價格如何反應)
• 人的行動(企業家的判斷與選擇)
關稅不是單方面的阻力,而是交易的「摩擦成本」。會變動、會回彈,會讓人調整策略——這才是市場的特性。也就是說,關稅只會讓交易條件有所改變。
回到交易最重要的三個元素來看,只要「人」、「市場」與「法律制度」的結構沒有被改變,經濟都會持續運行。(台灣最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私有財產權」被改變。)
應對關稅新政策,該怎麼辦才好?
就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觀點來看,商業世界永不休息,隨著時間推移,企業得不斷創新,才能享受穩定的利潤。T30用來解讀台積電赴美投資案裡的「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ialism) 就提到企業家做投資決策時,並非基於完美的數據與確定性,而是基於主觀判斷與市場機制的運作:
- 企業家必須考慮主觀價值 (subjective value),即市場需求如何變化,以及未來的可能趨勢。
- 企業家的決策本質上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應對,因此這是一種「冒險行為」。
- 財產權與市場自由是企業家精神發揮的基礎,這也與文中提到的「交換三要素——人、政策與市場」相呼應。
在這樣的過程裡,企業主需要找到更多方法來應對目前處境與解決問題。例如相關報導提及:「根據紡拓會報告指出,台灣紡織出口美國金額每年不超過10億,這次影響相對較小,同時,遠東新集團以在美設置新產線應對全球關稅衝擊,聚陽、儒鴻、廣越,也早已透過分散生產基地、多元產線因應。力麗、集盛則指出,過去中國、東南亞低成本至成衣製造搶市,如今,美對越南、中國等國家實施關稅,台灣產線反有望因此受惠迎接轉單潮。」
經濟學家法蘭克.奈特 (Frank Knight) 在他的成名作《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提及,企業所賺取的利潤,來自其所承擔的「不確定性」。
從上述報導也可以發現,有些企業早已搶先佈局(儘管一開始不能確定是否一定正確),有些企業則因此受惠。
幾乎可以說,新的關稅政策下,沒有做到「企業家精神」,就會被淘汰。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2002年「兩兆雙星」的例子來說,政府當年希望培植面板業,而給予補助,卻是下場悽慘。反觀當年沒有獲得補助的「元太科技」,卻持續精進,成為現在電子書的面板龍頭。
面臨不同危機,企業都只能讓自己更加成長、茁壯。因為危機就是轉機,在關稅的情境下,其他家廠商也面臨同樣考驗。
「團隊」裡的企業家精神
但企業並不是只有董事長說了算!
所謂的「企業家精神」是以同心圓的概念, 範疇小至個人,大到全台灣、全世界。企業最希望的就是所有員工都具有企業家精神,即形成某種追求創新,敢於應對未來的「企業文化」。例如Facebook採用黑克松 (hackathon) 的方式,集合許多程式設計師,共同創造出「讚」的按鈕。
因此,不需要一直思考市場會如何萎縮、世界會如何變壞,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總會尋尋覓覓地找尋機會所在。
在川普的出招下,無疑是所有企業面臨的一道新考題:「如何不斷研究出新的做法,以在競爭中保持領先?」
關稅消息一出,大家也許會恐慌,但這都是短暫的。國峰老師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回想新冠肺炎時期,是不是更無法預測呢?
但預測不到怎麼辦……?
國峰老師分享在前公司時,身為投資長的他很常被問,「預測不到怎麼辦?」
他笑著說:「無法準確預測,只求萬全準備。不要被踢出市場就好。」所謂的「萬全準備」與「不要被踢出市場」有兩種意思,一個當然是俗稱的「被斷頭」,一個則是自己在「心理上斷頭」。把時間拉長來看,當年他初出社會時遇上的亞洲金融風暴,不也過了嗎?
川普的關稅是一張考卷,考的是企業家的彈性、市場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判斷能力。回頭看,我們能做的,不是恐慌,而是理解規則、提升經濟素養,做出更好的應對。
你準備好成為「看見不確定性也能應對」的人了嗎?
看了這麼長的文章,希望我們都有機會增加經濟素養與思辨的能力。今年夏天,時間學苑又與喜閱樹合作【從生活裡學經濟——中小學生經濟思辨夏令營】 ,趕快報名吧~

【營隊時間】
第一梯次 2025/7/21-7/25 09:00~16:30
第二梯次 2025/8/11-8/16 09:00~16:30
【營隊地點】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235號
【招生對象】升6-8年級學生;招收4~8人
【營隊費用】單一梯次9500元(營隊費用含講師費、教材費、場地費、保險費與午餐等)
【優惠方案】
1. 早鳥優惠價:2025/6/15前報名,享早鳥價9000元。
2. 團報優惠價:兩人團報可享團報價8500元/人團報優惠喔!
備註:
本營隊由「時間投顧」創辦人廖國峰先生進行專業指導,廖國峰先生曾榮獲2002年「標準普爾最佳基金(一年期)」、2003年「標準普爾最佳基金(三年期)」等,抱獎無數,所創辦的「時間投顧」是目前國內投顧合法擁有代操執照中,唯一由自然人所發起設立的投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