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Kit Kat在日本的故事:你也可以是人類學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如果你的公司裡還沒有這些專家,身為行銷人的你,只要能以這篇文章所舉的例子和方向作為出發點,持續充實進修、具備征戰國際的能力、也給自己負責的案例更多先見之明,那麼你也可以是到哪裡都很搶手的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

raw-image

《經理人》網站上的〈Google、Apple 都雇用「人類學家」!有什麼幫助?這篇文章提到:

培養人類學視野的第二個重點在於,觀察、傾聽他人的觀點,無論對方有多麼不同。事實上,人們傾向認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正常的,其他都是奇怪的,這是天性。但只有當我們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時,才能更客觀地回顧自己。

重點在於,國際行銷人必須盡可能瞭解不同語言文化中的隱喻、禁忌、或是正面意義,才能發想出貼切的訴求內容、並且讓行銷活動事半功倍。

而上述的《經理人》文章,剛好就同時呈現了這個說法的正反兩面。

正面的是,文中提到了一個日本的案例:

雀巢剛引進奇巧巧克力(Kit Kat)到日本時,銷量並不好,許多家庭主婦認為,這類餅乾對孩子來說太甜了。

……雀巢高管在訪談中發現,Kit Kat 的日文發音,近似於九州方言「一定勝利」。這使得學生在冬季參加考試時,會購買 Kit Kat 巧克力棒,當作幸運、激勵自我的象徵。

起先,雀巢團隊不以為意,他們認為這種細微的文化差異,沒什麼實際價值。

當時,他們的行銷策略主打「休息的時候,來片巧克力」,這在日本沒什麼效果。

……後來,雀巢把廣告標語改為「Kit to Sakura Saku yo」,意思是櫻花一定會盛開,引申願望成真之意,運用相近的發音與意涵,大獲成功。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如果能找到符合當地民情(但可能只在當地有用)的「行銷梗」,就有可能讓產品得以和當地文化建立起「早就存在、只是沒被發掘」(這一點很重要)的連結,因而起死回生。

但反面的意義是,因為這篇文章(內容引用自某本翻譯書)的作者和譯者都應該不懂日文,所以沒辦法在這一點上進一步深入探究,錯失了讓讀者進一步學習的機會,有點可惜。

所以我經常強調,行銷人在第二、三語言和雜學方面的知識,會是很大的優勢;不僅更能幫助吸收理解海外市場的案例,當自己需要經營海外的時候,也更能與當地團隊合作愉快、創造出更好的成果。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來補充一下關於日本Kit Kat這個案例的背景、以及引文作/譯者沒有提到(甚至有點小手誤)的事情。

raw-image

說到日本人的「必勝食品」,就得先聊一下豬排丼。

日本過去曾有長時間的內戰、過去一百多年打的仗也不少,所以非常注重出征時的好兆頭;而近百年間最具代表性的「勝利好兆頭」食物,就是豬排、或是豬排丼飯。

豬排飯之所以是「必勝食品」,是因為它的日語名稱叫做「勝丼」(かつどん,ka-tsu-dong)。

而「豬排=勝」的典故有幾種不同說法,最常見的一種是「肉(豬)排」的英文「cutlet」在傳入日本時,因為字首「cut」的發音類似「勝つ」(ka-tsu),所以就被日本人掐頭去尾引用、再加上「蓋飯」(丼),就變成了「勝丼」。

寫到這邊,想到兩則題外話:

  • 如果當時Kit Kat的日本行銷人員知道「勝丼」的典故,或許第一時間就會讓產品跟「勝利」聯想,變成日本人說的「緣起物」(帶來好兆頭的東西)。不過這當然是後見之明。
  • 在勝丼普及之前(19世紀之前的日本人連豬肉都很少吃),日本人祈求勝利的食物是「栗子」(勝栗,簡單說就是類似中文「勝利」的諧音),另外還有鮑魚、昆布等等。

也就是說,只要是開頭發音類似「ka-tsu」的食品,都有機會變成日本人喜歡的象徵;而因為現在已經不太打仗了,所以這些象徵主要會出現在競賽、運動、或是考試之類的場合。

回到Kit Kat。其實以後見之明的眼光來看(好的行銷人就是要能將它變成「先見之明」),它的日式發音跟日文標準語「必勝」(きっと勝つ,kitto-katsu)的發音已經幾乎相同,應該十分容易聯想。

(至於引文和一般傳說它「近似九州方言」,因為跟標準語就已經很像了,所以或許只是「從九州傳開」而已;這一點我正在請教九州出身的朋友,稍後如果有新資料會補充。)

補充:根據讀者說明、以及查詢到的資料,福岡地區方言的「必勝」說法是「きっと勝っとお」(Kitto Katto-o,懂日文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跟Kit Kat的發音比標準語更加接近。

再補充:據福岡出身的日本朋友說明,這個轉譯的關鍵是「キットカット」(Kit Kat)的最後一字「ト」。很多九州方言會在含有「斷定」或「疑問」語氣的句末加上「ト/と」(相當於這個網頁上提到的終助詞「の」)。

所以,「きっと勝つと!」這個說法在九州各處的方言中都存在;如果翻成東京標準語,就相當於「きっと勝つぞ」或「きっと勝つのだ」。

至於引文後面的這段話:

……後來,雀巢把廣告標語改為「Kit to Sakura Saku yo」,意思是櫻花一定會盛開,引申願望成真之意,運用相近的發音與意涵,大獲成功。

其實我一開始時有點看不懂「Kit to Sakura Saku yo」,後來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應該是因為作/譯者不諳日文、或是用英語的方式思考,所以將包含商品部分名稱的「Kitto」(きっと,一定)拆成了看起來像英文,但是意思卻跑掉了的「Kit to」。

(雖然看起來很像,但是差一點就差很多;很多人寫行銷文件都是因為一開始時「差一點點沒關係」,結果後來釀成產品、公關、以及客服方面的災難,所以最好一開始就把事情作對。)

所以,這句話的原文其實是「きっと桜咲くよ」(櫻花一定會盛開的,隱喻「一定會成功」);但在實際的廣告操作上,因應商品名稱做了兩個調整:

  1. 因為「Kit Kat」是外來語,所以廣告上刻意將整句話用片假名拼字「キット、サクラサクよ」來表現;這樣有一個附帶效果,就是其中的片段「サクラサク」在視覺上會更有「順口溜」、「迴文詩」的效果。
  2. 為了凸顯商品名稱,在「キット」(Kit)之後加上了原本可有可無的頓號,以便跟後面的句子隔開。

以下是Kit Kat當時的廣告影片:

不過有趣的是,在廣告片最後還是可以看到「沒什麼效果」的原始標語「Have a break, have a Kit Kat」(休息時來一片);或許這是基層和高層(老外?)角力之後的妥協、或是在這類地方仍然必須和全球形象策略保持一致的結果。這很常見,不足為奇。

結語

這樣大致說明一下之後,你是不是對引文所說的情境、Kit Kat在日本的案例、以及日本人對「勝利食品」的想法了呢?

引文提到現今廠商會跟人類學家、語言學家合作,這一點是正確的;因為從產品規劃、介面設計、行銷與技術文案撰寫、一直到使用者行為研究,如果有這類專家參與,應該可以讓產品更好用、更切合市場需求、後續問題也更少。

但如果你的公司裡還沒有這些專家,身為行銷人的你,只要能以這篇文章所舉的例子和方向作為出發點,持續充實進修、具備征戰國際的能力、也給自己負責的案例更多先見之明,那麼你就是公司中不可或缺、而且到哪裡都很搶手的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珍珠奶茶 タピオカミルクティー 青蛙下蛋 黒蜜タピオカ(くろみつタピオカ) 檸檬愛玉 レモン愛玉ゼリー(レモンアイユーゼリー) 木瓜牛奶 パパイヤミルク 燒仙草 シェンツァオ葛湯(シェンツァオくずゆ) 豆花 豆乳プリン(とうにゅうプリン) 芝麻糊 ゴマしるこ 花生湯 ピーナッツしるこ 芒果冰 マンゴ
Thumbnail
珍珠奶茶 タピオカミルクティー 青蛙下蛋 黒蜜タピオカ(くろみつタピオカ) 檸檬愛玉 レモン愛玉ゼリー(レモンアイユーゼリー) 木瓜牛奶 パパイヤミルク 燒仙草 シェンツァオ葛湯(シェンツァオくずゆ) 豆花 豆乳プリン(とうにゅうプリン) 芝麻糊 ゴマしるこ 花生湯 ピーナッツしるこ 芒果冰 マンゴ
Thumbnail
食農教育一詞源自於日本,也簡稱食育,並且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韓國也在2009年通過「食物教育支持法案」。不過,食農教育牽涉的學科領域很多,目前還沒有大家都認同的明確定義。依據台灣農業推廣學會在2016年提出的定義是:「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
Thumbnail
食農教育一詞源自於日本,也簡稱食育,並且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韓國也在2009年通過「食物教育支持法案」。不過,食農教育牽涉的學科領域很多,目前還沒有大家都認同的明確定義。依據台灣農業推廣學會在2016年提出的定義是:「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
Thumbnail
從今天起,各位可以在壽司餐廳附近遇到新款的「壽司」飾品皮克敏!新加入的壽司種類一定能讓整個系列更加豐富! 各位準備好接受第二場壽司小學堂嗎?(第一場請參閱這裡。) 1. 軍艦壽司是應客人要求發明的! 軍艦壽司常見的食材是鮭魚卵或海膽,並用海苔從側邊包住。覺得哪裡怪怪的嗎?別緊張,因為1941年勉為其
Thumbnail
從今天起,各位可以在壽司餐廳附近遇到新款的「壽司」飾品皮克敏!新加入的壽司種類一定能讓整個系列更加豐富! 各位準備好接受第二場壽司小學堂嗎?(第一場請參閱這裡。) 1. 軍艦壽司是應客人要求發明的! 軍艦壽司常見的食材是鮭魚卵或海膽,並用海苔從側邊包住。覺得哪裡怪怪的嗎?別緊張,因為1941年勉為其
Thumbnail
《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由人類學者 James L. Watson 主編,書中由五位人類學家分別對北京、香港、臺灣、南韓、日本五地的麥當勞進行田野調查,以麥當勞本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如何進軍東亞市場。相對於充斥著著對速食產業「生產面」的諸多研究,本書特別選擇以「消費」為主軸……
Thumbnail
《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由人類學者 James L. Watson 主編,書中由五位人類學家分別對北京、香港、臺灣、南韓、日本五地的麥當勞進行田野調查,以麥當勞本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如何進軍東亞市場。相對於充斥著著對速食產業「生產面」的諸多研究,本書特別選擇以「消費」為主軸……
Thumbnail
不方便出國的日子,我們用飲食來環遊世界吧!今天介紹這三本書,三種特色食物,讓我們一起來品嚐~
Thumbnail
不方便出國的日子,我們用飲食來環遊世界吧!今天介紹這三本書,三種特色食物,讓我們一起來品嚐~
Thumbnail
如果你的公司裡還沒有這些專家,身為行銷人的你,只要能以這篇文章所舉的例子和方向作為出發點,持續充實進修、具備征戰國際的能力、也給自己負責的案例更多先見之明,那麼你也可以是到哪裡都很搶手的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
Thumbnail
如果你的公司裡還沒有這些專家,身為行銷人的你,只要能以這篇文章所舉的例子和方向作為出發點,持續充實進修、具備征戰國際的能力、也給自己負責的案例更多先見之明,那麼你也可以是到哪裡都很搶手的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
Thumbnail
擷取自漁夫圖文 俗稱的「柑仔店」是四五年級生的童年記憶,是一生的感受! 更是電影的好題材,用九柑仔店。上圖中右邊中間深色螺旋狀的「螺仔餅」,比較有印象!吃起來味道很香,咬起來硬梆梆,卡喫卡喫的,確實是記憶的聲音。漁夫記憶中的吃食,比我還多,台北都市畢竟不是莊腳鄉下可堪比擬的! 另一種比較偏向民生食品
Thumbnail
擷取自漁夫圖文 俗稱的「柑仔店」是四五年級生的童年記憶,是一生的感受! 更是電影的好題材,用九柑仔店。上圖中右邊中間深色螺旋狀的「螺仔餅」,比較有印象!吃起來味道很香,咬起來硬梆梆,卡喫卡喫的,確實是記憶的聲音。漁夫記憶中的吃食,比我還多,台北都市畢竟不是莊腳鄉下可堪比擬的! 另一種比較偏向民生食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