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父債子還?談談限定繼承的效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繼承規定歷經了好幾次修法,現在採取了所謂「限定繼承」制度,不會讓繼承人背負過於沉重的債務,讓繼承制度更趨於公平!
(圖片來源:網路)

一、各人債務各自負責,但請注意繼承問題

筆者職業過程中,常常被詢問的問題之一是:「我爸爸/媽媽現在欠了一大筆債務,我需不需要幫忙還債呢?

答案是否定的。民法上有一個「債之相對性原則」,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都只要為自己的債務負責,不需要為他人的債務負責,所以父母的債務,當然也就和子女沒有關係。

但當父母過世的時候,如果沒有特定去拋棄繼承,父母的財產及債務,是會透過繼承的規定由子女承擔,因此現在民法繼承的規定究竟是什麼?以下會向讀者詳細說明。

二、「限定繼承」只以繼承到的財產償還債務

民法第1148條第1項首先規定繼承人必須承受死者(也就是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也就是說,假設父親過世,他生前所擁有的100萬元現金、500萬元借款債務,都必須由他的獨生子繼承。

但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父親名下擁有哪些財產不難查到,至於父親究竟跟多少人借了錢,則是很難查證,所以很有可能那位獨子很開心的繼承到了100萬元現金,但當下根本不知道父親有積欠任何債務,直到半年後債主上門,才驚覺身上背負了500萬元債務。

因此民法第1148條第2項進一步規定,繼承人對於死者(也就是被繼承人)之債務,以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這就是所謂的「限定繼承」。

透過這條規定,獨子既然只有從父親獲得100萬元遺產,所以父親不管債務有多麼龐大,獨子就只要在100萬元的額度內負清償責任就夠了

三、以下情況,不能享受「限定繼承」的好處:

限定繼承的規定,讓繼承人的風險降到最低,不用賠上自己的財產,但以下三種情況,會讓繼承人不能享受這樣的好處,請讀者務必注意:

(一)2年內死者(被繼承人)贈與的財產,視為所得遺產:

民法第1148條之1另外規定,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前二年內,從死者(也就是被繼承人)受有財產之贈與者,該財產視為其所得遺產。父親過世時雖然留給獨子100萬元遺產,而在父親過世半年前父親曾贈與獨子200萬元,要列入獨子獲得的遺產數額,加總共為300萬元(100萬元 + 100萬元 = 300萬元),所以債主來追討500萬元的時候,獨子要償還的數額是300萬元。

(二)未依規定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法院,繼承人可能會賠上自己的財產:

依照民法第1156條、第1157條等規定,繼承人不是閒閒沒事做,而是要整理死者(被繼承人)的遺產項目,再向法院陳報遺產清冊,法院接著會進行公告,要求債主陳報債權,釐清死者(被繼承人)到底有哪些債務。

以上程序完成後,繼承人才可以進行償還債務的動作。

如果違反以上程序要求(例如未陳報遺產清冊、程序沒跑回就偷偷還債),繼承人是可能要賠上自己的財產來還給債務,這樣就沒辦法享受到限定繼承的好處!

(三)有民法第1163條所列的三種不當行為:

如果繼承人有以下這三種情況,也不能享受限定繼承的好處(民法第1163條,此時必須由債權人聲請法院裁定繼承人不得享有限定繼承利益):

1. 隱匿遺產情節重大

2. 在遺產清冊為虛偽之記載情節重大

3. 意圖詐害被繼承人之債權人之權利而為遺產之處分

四、銀行不能針對繼承人的固有財產強制執行:

實務上常常會碰到一種情況,明明沒繼承到任何遺產,但債主(最常見的是銀行),卻還是直接對我的財產強制執行?

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銀行不知道繼承人到底有沒有繼承到任何遺產,所以就先假設你有繼承到遺產,然後就直接對你的財產強制執行,但實際上沒有繼承任何遺產的話,本來就不需要以自己的固有財產償還半毛債務,因此務必依強制執行法的規定,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法院審理後就會撤銷強制執行程序

還有另一種情況,我明明繼承的是父親的土地,結果銀行卻針對我的銀行存款強制執行?

同樣的道理,繼承所得的遺產既然是「土地」,那麼也就只須以該「土地」負清償債務的責任,我的銀行存款是我自己的固有財產,和繼承沒半點關係,不須要拿來償還債務,因此也務必依強制執行法的規定,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法院審理後就會撤銷強制執行程序

結論

繼承的制度歷經多次修法,目前採取的是以「限定繼承」為原則,避免繼承人承受龐大債務而一輩子無力負擔,但筆者也必須提醒讀者,「何時發生繼承」會涉及要適用什麼時候的法律(要適用新法、或是適用舊法),因此遇到繼承問題,仍建議須依個案情況詳細分析為妥。

-

若有進一步的法律諮詢、訴訟案件委託及辯護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電子郵件(lyr@jf-law.com.tw)聯繫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法律事,了解越多當然越有保障,本專題會提供許多法律上必備的「豆知識」,讓讀者在生活上不吃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遺產繼承中,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債務的責任問題。根據民法,繼承人承擔的債務責任是以繼承獲得的遺產為限。即便遺產已分割,繼承人仍需面對未清償債務的連帶責任。文章中以實例說明繼承時需妥善處理被繼承人債務,避免未來可能的法律糾紛,特別是對於未成年繼承人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
摘要 保單保額300萬部分,屬於人壽保險的定額保險部分,免計入遺產總額,免繳遺產稅,增值保額598萬,係按照保險年度以單利或複利計算逐年增加保額,具有儲蓄型保險的特性,應該與其他具儲蓄性質之遺產,如銀行定期存款為相同,皆列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正文 父母過世留下的保單,當心大筆遺產稅
比例清償責任 若父走了,留下 1 億財產,以及 2 億負債(欠甲乙各 1 億),按比例清償,應還甲 5000 萬,還乙 5000 萬 若繼承人偏袒甲,把錢通通還給甲,則乙可以向繼承人行使權利,要求拿回 5000 萬,如果沒有其他遺產了,繼承人必須自掏腰包還錢(除非繼承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這次要來分享2個「身後事」主題,第一個是被繼承人能否拋棄負擔喪葬費用。 【關鍵字】 拋棄繼承、喪葬費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Q被繼承人留有之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用,繼承人拋棄繼承,是否就無須負擔被繼承人的喪葬費用? 按民法第1150條規定:「關於遺產管理、分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一、繼承人之資格。   二、繼承人之種類。   三、繼承人之順序。   四、若無繼承人,於遺產清算後,剩餘財產歸屬「國庫」。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Thumbnail
台灣人如要繼承在大陸的遺產,被繼承人若沒有事先立定遺囑,誰具有法定的繼承資格?遺產和繼承人範圍的確認,都是辦理繼承的第一要務。兩岸繼承法律最大的不同,毋庸置疑,即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範圍,父母更是最大差異所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遺產繼承中,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債務的責任問題。根據民法,繼承人承擔的債務責任是以繼承獲得的遺產為限。即便遺產已分割,繼承人仍需面對未清償債務的連帶責任。文章中以實例說明繼承時需妥善處理被繼承人債務,避免未來可能的法律糾紛,特別是對於未成年繼承人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
摘要 保單保額300萬部分,屬於人壽保險的定額保險部分,免計入遺產總額,免繳遺產稅,增值保額598萬,係按照保險年度以單利或複利計算逐年增加保額,具有儲蓄型保險的特性,應該與其他具儲蓄性質之遺產,如銀行定期存款為相同,皆列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正文 父母過世留下的保單,當心大筆遺產稅
比例清償責任 若父走了,留下 1 億財產,以及 2 億負債(欠甲乙各 1 億),按比例清償,應還甲 5000 萬,還乙 5000 萬 若繼承人偏袒甲,把錢通通還給甲,則乙可以向繼承人行使權利,要求拿回 5000 萬,如果沒有其他遺產了,繼承人必須自掏腰包還錢(除非繼承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這次要來分享2個「身後事」主題,第一個是被繼承人能否拋棄負擔喪葬費用。 【關鍵字】 拋棄繼承、喪葬費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Q被繼承人留有之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用,繼承人拋棄繼承,是否就無須負擔被繼承人的喪葬費用? 按民法第1150條規定:「關於遺產管理、分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一、繼承人之資格。   二、繼承人之種類。   三、繼承人之順序。   四、若無繼承人,於遺產清算後,剩餘財產歸屬「國庫」。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Thumbnail
台灣人如要繼承在大陸的遺產,被繼承人若沒有事先立定遺囑,誰具有法定的繼承資格?遺產和繼承人範圍的確認,都是辦理繼承的第一要務。兩岸繼承法律最大的不同,毋庸置疑,即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範圍,父母更是最大差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