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破時間場景的它

劃破時間場景的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年的「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其實是繼「花蓮石藝嘉年華-美石巡迴展」睽違10年再度舉辦的南北巡迴展,除了由花蓮各石藝協會,與石/玉雕創作者提供展品,所組成的「諸法石相」及「時間場景」兩大展區外。菲比邀請了王安琪、王意婷、Sky Gemstone主理人簡占元,以隕石開場劃過天際,展開一場「時間場景」,以其作品/藏品各表時空,另「很久很久以前……」現身展覽敘事,化為序亦為跋的邀遊者,伴您走一段未完待續的未竟之徑。

時間場景」以天外飛來的隕石破題。在時空敘事中曾深刻致命墜落的隕石,歷經被撇除、被燃燒,最終以超高速撞擊地球後俐落現身,故事中,雖曾被宇宙甩入黑暗,最終因遊歷地球翻轉劇情,令人類觀賞之際,腦內同步放映的經典場景。

若時間有方向性可言,以隕石尚為星體時的立場而言,其方向性曾趨往錯誤方向(以菲比有限心智的觀點而言,隕石是被宇宙選擇消滅的星體,但凡一個生命被消滅,對其本體而言應該偏向於錯誤的方向。),但當本體將念想交託於時間靜候,最終,再度掌握生命流向,畢竟,時間之於有形之物,實為關鍵。

Sky Gemstone 提供數件經典國際隕石藏品。人們在地球發現的奇石中,隕石是唯一來自太空的實體物質,其前身多為小行星,數十億年前與太陽系天體系統同生,它們相互碰撞,偏離軌道,行經地球引力範圍被其吸引,穿越大氣層摩擦燃燒後墜落地表。因受高溫燃燒,形成帶棕黑色熔殼的波狀形體,彷彿來自太空的雕塑創作。

瑞典M鐵隕石(Muonionalusta) 最早於1909年在瑞典北部穆奧尼奧河(Muonio)附近被發現,研究顯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隕石,年齡估計45.6億年。大約在一百萬年前的第四紀來到地球,歷經四次冰河時期的無數氣候變遷及風化掩埋,通常都是在厚實的地底下被發現。

充滿結構感的隕石原石 MUONIONALUSTA METEORITE原石表皮經北極圈輕度風化,並帶有魏德曼紋理 ( Widmanstatten )

充滿結構感的隕石原石 MUONIONALUSTA METEORITE原石表皮經北極圈輕度風化,並帶有魏德曼紋理 ( Widmanstatten )

而石隕石則屬太陽系最古老的岩石,球粒結構凝聚宇宙塵埃。來到地球的隕石最多為石隕石一類,其中以球粒隕石最為常見,凝聚太陽系中的原始物質。此件原礦(見下圖)皮留有熔殻的表面和風蝕痕跡,並帶有矽酸鹽礦質與金屬斑塊。


凝聚宇宙塵埃的小行星—石隕石剖面塊 STONE METEORITE6.2 x 5.0 x 2.0 cm  88.8gNWA869石隕石 ( Chondrite 低鐵群球粒隕石 )發現地: 西北部非洲

凝聚宇宙塵埃的小行星—石隕石剖面塊 STONE METEORITE6.2 x 5.0 x 2.0 cm 88.8gNWA869石隕石 ( Chondrite 低鐵群球粒隕石 )發現地: 西北部非洲

鐵隕石組成則類似地核,其切片特有的魏德曼紋理,是鎳紋石與鐵紋石交織而成的美麗圖紋,圖紋是原星體核心中含有鎳鐵成分,經歷燃燒高溫和緩慢降溫而成,是地球岩礦沒有的結晶構造,因此也被當作判斷是否為鎳鐵隕石的重要特徵之一。

細晶魏德曼圖紋的隕石切片GIBEON METEORITE鎳鐵隕石 Gibeon (屬IVA群的細晶八面隕鐵)發現地:納米比亞

細晶魏德曼圖紋的隕石切片GIBEON METEORITE鎳鐵隕石 Gibeon (屬IVA群的細晶八面隕鐵)發現地:納米比亞

而石鐵隕石(Seymchan)內含透光的橄欖石晶體與鎳鐵合金相間,如瑰麗的馬賽克玻璃,亦是地表岩礦未見的奇異特徵。石鐵隕石最早於1967年在西伯利亞的東邊被人發現,年齡估計有45 億年。此件隕石(見下圖)切面可見有粗有細的魏德曼紋理,其中亦夾有澄澈黃綠色橄欖石,是原小行星異質交匯處交織融合而成。局部魏德曼線條彎曲應是當它作為流星穿越大氣層時的劇烈力量所造成,使它圖紋構造特別有趣和與眾不同。


含外星寶石的隕石切片SEYMCHAN METEORITE16 x12.5 x 0.32 cm 264g石鐵隕石 Seymchan( Pallasite 橄欖隕鐵 )發現地:俄羅斯

含外星寶石的隕石切片SEYMCHAN METEORITE16 x12.5 x 0.32 cm 264g石鐵隕石 Seymchan( Pallasite 橄欖隕鐵 )發現地:俄羅斯


此外 Sky Gemstone 還帶來能重現很久很久以前,遠古人類使用岩石製成生活工具的例子——黑曜岩手斧、刀具與箭頭。黑曜岩屬火山熔岩而形成的天然玻璃,美洲原住民自古以來取來手工敲打使其成銳利狀,結合動物骨角製成各種工具於日常使用(下圖展件為近代手工製作)。


美洲石器系列—黑曜岩小刀26 x 4 x 8 cm黑曜岩+鹿角產地:美國

美洲石器系列—黑曜岩小刀26 x 4 x 8 cm黑曜岩+鹿角產地:美國


以及受隕石衝擊而生成的似曜岩(Moldavite,俗稱玻隕石)因隕石高溫瞬間液化地表物質,飛濺後回落地面的玻璃質原石,表面冷卻後的自然流紋構造各異其趣,在人類歷史中曾被製成工藝品或飾物,與黑曜岩被人類使用的場景類似。

近1500萬年前形成的似曜岩是最知名的玻隕石(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產物)表面紋理受它降落的土壤所影響,最早發現於捷克伏爾塔瓦河(捷克語:Vltava,又稱莫爾道河,德語:Moldau)附近。古時人類將其視為護身符,也曾將其切割成寶石製作首飾。 此件原礦(見下圖)有細緻豐富小鋸齒狀表面紋路,深綠色能透光,內含流紋和氣泡。

綠色奇蹟—捷克隕石 MOLDAVITE5.6 x 5.0 x 1.6 cm 41.9 g捷克隕石 Moldavite ( Tektite 似曜岩 / 玻璃隕石 )發現地: 捷克

綠色奇蹟—捷克隕石 MOLDAVITE5.6 x 5.0 x 1.6 cm 41.9 g捷克隕石 Moldavite ( Tektite 似曜岩 / 玻璃隕石 )發現地: 捷克

久遠石成 花蓮美石巡迴展
展期:2021年9月16日-9月26日
開放時段: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大直美麗華商圈 Lili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73號1F)
展覽官網:https://lapierre0926.wixsite.com/my-site


avatar-img
沈菲比的沙龍
27會員
117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沈菲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